书城管理格力真相:中国“营销女皇”董明珠背后的秘密
8135000000006

第6章 改变行规的小人物(3)

董明珠在铜陵向那家经营医疗器械的经理谈合作问题的时候,这个经理曾向她抱怨空调生意不好做,要向电力部门交增容费,要向控办提出申请等,很麻烦。刚跟经理谈的时候,董明珠对这话还不是非常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当她在街上走着,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既然空调机与供电局与控办有这么大的关系,要是让供电局与控办与自己合作经销空调产品,岂不是畅通无阻,有很强的政策壁垒,海利可以很快获得竞争上的优势。董明珠的这个想法与华为1993年的做法差不多,有趣的是,两个大企业都考虑了同一条路,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1993年,华为与各地邮电部门合资成立了默贝克电源公司,各地邮电部门自愿入股,没有任何股份限制。1997年以前,默贝克公司在全国共有18个省的电信局股东。1998年先与铁通成立北方华为,又与当地电信管理局、政府,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为原则,分别成立了沈阳华为、河北华为、山东华为、四川华为、北京华为、天津华为、成都华为、安徽华为、上海华为等合资公司。共计27个合资公司,遍布全国。

关于合资公司的目的,华为对内部的解释是:“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达到巩固市场,拓展市场和占领市场之目的;利益关系代替买卖关系;以企业经营方式代替办事处直销方式;利用排他性,阻击竞争对手进入。”

华为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华为也发展迅猛,通过渠道创新,华为1997年的销售额实现了41亿元,同比增长60%。这个业绩在金融风暴的环境下尤显可贵。

董明珠一边想一边暗自兴奋,她是一个想到就干的人,打定主意之后,马上开始行动,第二天就直奔供电局。

当时,经营热潮席卷全国,很多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经济实体,美其名曰“响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那时候国家对机关办实体规定得不严格,存在着不少政策上的空隙,很多企业便是在政策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

董明珠没有进供电局的时候就想,供电局是一个实权部门,很适合办实体,应该也会有一个实体。走进供电局的大门,董明珠向门卫一打听,门卫马上热情地说:“有,有啊,我们单位也有一个经济实体。”然后他用手一指,接着说,“看到了吗,那就是营业部门。”

董明珠闻听此言,很是高兴,马上顺着门卫指点的方向走过去,看到他们的营业部果然不一般,面积很大,摆着不少家电,走进一看,发现还经营空调,这更让董明珠欣喜万分。她在商场遛了一圈,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这里顾客稀少,摆在这里的空调品种不全,而且都是质次价高的货色。这里的营业员对顾客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电力部门一向有“电老虎”之称,牛气冲天,对顾客还放不下面子,低声下气地求人。

董明珠心想,有问题更好,如果没有问题的卖场,自己还找不到入口,仔细查看了一下后,归纳了一下商场存在的问题,董明珠来到了一个女营业员的面前,说道:“请问,你们的经理在哪里?”

女营业员交叉着手,一边打量着董明珠一边揣摩着这个女人的来头。这次的董明珠完全是一个乡下大嫂的打扮,穿着一双旧球鞋,背着一个旧书包,衣着朴素,风尘仆仆的样子,怎么看也像一个来告状的。董明珠看出了她眼中的疑惑,把自己的工作证给女营业员看了看,女营业员看了半天才将信将疑地吐出五个字:“经理在楼上。”

董明珠听后谢过女营业员,然后上楼找经理,上楼的时候想,电力部门从来都是“旱涝保收”的单位,财大气粗,不知道能不能看上海利的空调。

“咚、咚、咚”,董明珠来到经理室前敲门。

“请进。”里面很快传来温和的声音。

董明珠于是推门而入,一见经理,董明珠马上做了自我介绍,以说明来意,消除经理的陌生感。经理一听马上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泡了一杯茶给董明珠。董明珠发现这个经理是一个很和气的人,永远笑意盈盈的感觉,给人的印象很亲切随和。

泡完茶以后,经理感叹地说:“哎呀,董小姐,你来得正好,说实话我们也卖空调,但我们做生意是门外汉啊,不知道你对我们有何建议,尽管提来,不要客气。”

董明珠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客观务实地说,以取得经理的信任。况且,她也是一个直性子,见经理这么直接,也就不客气了。她跟经理说:“现在的空调市场啊,品种很多,做空调得有选择……”

董明珠的话头一打开就刹不住车了,滔滔不绝地讲电力局应该如何经营自己的实体,从空调市场谈到每个空调的品种,再谈经营规则。经理则一边点头一边听,没有说话的份,连插话都很困难。

讲了一大堆之后,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对经理说:“光顾着我自己讲了,你别见怪。”

经理哈哈大笑,说道:“讲得非常好,你是一个内行,这样,今天我们要下班了,明天我有个会,你后天来怎么样?”

此话一出,董明珠心里大喜,说明经理对自己与自己说出来的合作方式开始感兴趣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从此,董明珠便成为了电力局的常客,常与经理一起谈论空调市场的运作,有时候,遇到经理忙,她就在商场里转圈,一边看市场一边想如何跟经理谈合作的事。

一天又一天,经过十几个来回,董明珠跟经理混得很熟悉了,但是,每次去经理那里的时候,董明珠依然小心翼翼,进经理的房门之前都会想如何跟经理谈,用什么样的话来谈,什么样的话才能吸引人,如何才能激发经理对于经营空调更大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磨合与沟通,经理终于被董明珠说服了,他对董明珠说:“我是很想和你做成生意的,但是这么大的生意,我一个人不敢做主,我得跟我们的局长汇报一下,再给你答复,怎么样?”

董明珠也在机关里待过,知道机关是要走很多程序的,连忙说:“好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电力局的局长才来商场视查工作。

局长看了看浑身冒土气的董明珠,经理连忙对局长说:“这是海利空调的董明珠女士,负责海利空调在安徽的市场。”

听了经理的介绍,局长微笑地点点头,董明珠见状,知道自己上阵的时间到了,于是大大方方地与局长谈起铜陵市的空调市场来。她对局长说,铜陵是一个工业城市,盛产铜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有钱购买空调。其次,铜陵是长江中下游的货物集散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说完市场之后,董明珠把话题引到海利的产品上来,向局长推销,说海利的产品返修率低,质量好,抗干扰。

董明珠一番话说得局长眉开眼笑,点头称是,最后局长对董明珠说:“好,就这样定了,就进你们的货!”

见局长拍了板,董明珠异常高兴,说:“好,太谢谢你了。”

局长拍了板,经理办事就有底气了,二话不说,先把第一笔货款50万元汇到珠海,50万元的款一到珠海,全厂轰动,董明珠在公司营销部门成了传奇般的人物。

货很快就发到了电力局的商场里。董明珠想,50万元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要走得更好,须帮助电力局建立一种营销模式,唯有模式成功了,电力局的生意才会蒸蒸日上,海利的产品才会源源不断地销售出去。

董明珠在商场闲逛的时候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她觉得第一步是培训商场的员工。

商场的员工多为女性,多是电力局内部的家属,他们养尊处优,对于商场营销可谓是一知半解,完全是门外汉。他们的素质不提高,很难把空调营销下去。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董明珠天天泡在商场里,讲解空调的有关知识,教员工如何做空调的营销。费了好大的劲,他们才学会如何介绍空调,营销空调。

董明珠的第二步工作是培训电力局的空调安装队。原来,顾客到电力局的商场买了空调后,电力局的空调安装队上门安装空调需要收取手续费,董明珠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让他们不要收取安装费。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对董明珠的建议不以为然,认为是断了财路。董明珠于是耐心地来劝说道:“做空调生意,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安装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只卖不安装,那产品只卖了一半。空调机不像其他产品,放在哪里都行,一插电就能用。空调安装很重要,安装得好,不仅可以决定空调的寿命,还可以减轻噪音……”

好说歹说,安装队的表现才好点了,但是仍没有达到董明珠的要求。于是,董明珠便和民营的经销商组织了一支专业的空调安装队。这支安装队成立后,经过刻苦训练,很快就受到了好评,成为解决空调问题的救火队。

培训结束后,电力局的商场依照有利的条件,空调销售直线上升,这让董明珠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与铜陵电力部门的合作这么顺利,产生了那么大的效益,也可以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安徽省各个地方,与电力部门结成同盟,共进退。这样一来,就可以占据其他空调厂家占据不了的市场。此后,董明珠积极与合肥、芜湖、安庆等城市的电力系统形成合作伙伴。后来的事实证明,董明珠的这一做法相当英明,几年后,供电系统的空调销售量占据了安徽市场的1/3。

铜陵之战费时较长,但是顺利结束。完成铜陵之战后,董明珠欣喜地看到,海利这个品牌的产品在安徽几大地区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1992年底,海利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营销中产生的灵感帮助董明珠开辟了一个无人涉及,无人竞争的领域,为格力在安徽市场的迅速扩张打下了基础。

这是营销中的蓝海,与企业经营要寻找蓝海一样,营销也需要寻找蓝海,一片蓝色的海洋会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利润。

这便是现在经常听到的蓝海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的董明珠便是蓝海战略先行者。

什么是蓝海战略?

“蓝海”一词源自于一本全球畅销的管理学著作,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两位知名学者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提出,两位学者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为了寻求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往往与其对手针锋相对地竞争。它们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为实现差异化而战。

然而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即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他们认为,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

两位学者认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涵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

这就是蓝海战略的要义。

在董明珠做营销的时候,尚处于市场还没有完全饱和的时代,还属于卖方市场,但是在铜陵之战的一两年后,由于产能的扩张,市场竞争就开始加剧,使得家电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劣质品牌迅速消亡,优秀品牌高度集中,各品牌的成本结构趋同,产品技术功能趋近,甚至促销方式都趋于一致。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商家盲目靠拼成本、杀价格的割喉式价格战,最后的结果往往“增产不增收”,不仅大幅降低了行业的利润率,更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后面爆发的空调大战即是市场饱和时发生的现象,此时的商家已陷入了红海之中。

但是董明珠一直避免让海利的产品陷入割喉式价格战中,从铜陵之战中就显露出端倪了。那么,营销上如何避免陷入红海之中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营销。只有不断创造不同的产品与服务,不同的营销模式与行销方法,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与感受,才能让消费者与你产生共鸣,承认你的价值,在众多的商品中选择你的产品。

董明珠的方式则是采取了不同的营销模式,为海利开辟了一片蓝海。

其次是要注意产品的综合实力,企业的蓝海战略,不能把思维都放在营销模式上,营销只是一家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研发,生产,财务管理等也应该是蓝海战略的组成部分。现在的竞争也体现在企业的综合实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