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10

第10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心里能承事,就算遭受算计,也不急于“敲打”对方,等到合适的机会再给予一定的警醒,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不准,十年之后,你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菜根谭》上有句名言说:鄙夫念头迫促。鄙夫也就是小人,干什么事毛毛躁躁、急急切切、鼠目寸光,假若受到伤害,也一定要马上以牙还牙。君子则不然,君子沉稳干练,了解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明白凡事有个过程。小人和君子都会受到伤害,小人受到伤害不马上报复就吃不香、睡不着,痛苦不堪。君子受到伤害先把帐记下来,等待合适的机会,思考,冷静处理。君子受到伤害时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该干什么事还干什么事,而且可能比前面干得更好,等到时机成熟了,思想成熟了,再进行一定的“敲打”。君子报仇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泄心头的愤懑,而是为了让对方明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要再去伤害别人。小人受到伤害马上报复,思想也不成熟,行为也过激,可能招来更大的报复,报复来报复去,冤冤相报何时了,恶性循环苦人生。君子等上一段时间再报复,很多事可能也就一笑了之了。时间会赋予一个人淡然和智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生活指导:急于报仇只能让我们丧失理智

仇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所谓仇恨,就是我们想让别人痛苦的一种想法,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仇恨的时候我们自身也是痛苦的。人类为什么要产生仇恨?是因为别人让自己感到了痛苦。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别人的无意之举冒犯了我们,我们产生了痛苦,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另一种是别人故意损害我们的利益,冒犯我们的情感,我们心里愤恨不已。

前一种情况,我们是小人,我们把自己放得过大,谈不上什么报复不报复,这时候的所谓报复,就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比如早上某个同事不跟我们打招呼,我们想着哪天要算计他一下,但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不主动打招呼?第二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才谈得上报仇。

当别人故意损害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击,但不要被仇恨所统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活着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也是正常的,当别人损害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难免产生仇恨情绪,仇恨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对自身利益的一种关注,反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维护。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过急、过激。

我们可以继续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失去正常的生活,不要丧失理智,我们可以感受到伤害,但不要把伤害放大;我们可以偶尔愤恨,但不要一天24小时都这样;我们可以感到灰暗,但不要不相信光明。

我们可以等待时机,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当我们足够有力量的时候,我们可以给敌人以“一击”,这一击,不是为了发泄我们的心头之恨,而是为了让那个家伙明白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此,才是一个君子所为。

而小人受到伤害时是怎么样的呢?小人气愤难平、火气攻心,恨不得要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心里整天想着要怎样打击,怎样报复,茶饭不思,度日如年。由此他会采取过激的行为,别人打了他一拳,他就要捅别人一刀。但这样会引来更大的报复,或者他本身就会将自己葬送。

小人心里承不住事,受到一点小伤害就爆发,就马上还击。他不管条件成熟不成熟,自己的方式合理不合理,合度不合度,只想尽快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他只是为了泄恨,只要看着别人痛苦,他就高兴,看着别人比他更痛苦,他就更高兴。但这种高兴是虚假的,短暂的高兴之后他又会痛苦。这就是小人的心理,永远缺少绿色,永远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向君子学习。

齐襄公是个无道的昏君。当时的齐国,有两位高瞻远瞩、经天纬地的人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他们两人商议说:“国君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必然会丧失政权。齐国的各位公子中值得辅佐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我们各侍奉一人,先得志的一个就招揽另一个。”

他们说的公子纠是齐襄公的长子,是鲁国女子所生;公子小白是次子,是另外一个国家女子所生。于是,为了避难,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出奔另外一个国家,而管仲护送公子纠逃亡鲁国。不久,公孙无知弑君自立,旋即又被乱兵杀死,造成了君位空缺。

众大臣派人去鲁国迎公子纠为君,公子纠就带着管仲,在鲁军的护送下向齐国进发。公子小白在另外一个国家也听说了齐国的内乱,现在君位空缺,就与鲍叔牙商议,向所在国借得兵车百乘,也回齐国争做国君。

当时,管仲带兵埋伏在要道上,见小白的车子驰来,一箭射倒车上的小白,以为他必死无疑,随同公子纠一行慢慢地向齐国出发。

其实,管仲的箭只是射在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咬舌吐血,用装死骗过了管仲。当管仲离开后,他急忙同鲍叔牙等人抄近路昼夜兼程,终于抢先赶回齐国都城,捷足先登君位,被立为桓公。

鲍叔牙是齐桓公的功臣,很受桓公信任和敬重,桓公任命他做了军队统帅。他没有忘记管仲,找机会向桓公推荐管仲。起初,桓公不肯任用管仲,因为他曾经与自己为敌,还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命。鲍叔牙向他解释:管仲和我一样,当初都是各为其主,并没有错什么,如今我们想干成事情,就要心胸开阔一点啊。

于是,齐桓公不计前仇,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宰相,管仲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齐桓公也成就了一代霸业。

齐桓公以德报怨,令人敬佩,最终也成就了自己。齐桓公完全可以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齐桓公也完全有能力杀了管仲,但齐桓公没有这样做。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胸,才可以成就一代大业。齐桓公无疑是君子中的君子,咱们一般人可能做不到这样,但咱们至少要努力做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齐桓公如果杀了管仲,虽然泄了心头之愤,但也失去了一代名相。一个人在气愤的状态下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导致恶果,另外我们在谋划报复一个人的时候,也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这样会让我们更加疯狂。而上帝在让一个人灭亡之前,往往使其陷入疯狂。秦桧因妒陷害岳飞,就被人们称为丧心病狂。科学表明,人在气愤的时候呼出的气体会让小白鼠死掉,也就是说,人在极度的气愤的时候是带有毒性的,而这种毒性,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庞涓和孙膑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期间两人情深义厚,孙膑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招贤纳士的时候,庞涓耐不住寂寞,下山追求功名利禄去了。临行前兄弟两人握手泪别。

庞涓也确实有能耐,下山见到魏王后,魏王问他治国安邦、带兵打仗的策略。庞涓滔滔不绝。魏王大喜,封他为大将。自此,庞涓不断带兵入侵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一时风头无两。

在此期间,孙膑一直苦心学习。再加上他本身比庞涓踏实,深得师傅信任。

一天,魏国一位大臣听闻孙膑贤慧盖世,诚请孙膑出山。师傅也答应了,孙膑便出山了。孙膑来到魏国后,果然才智、能力不凡,人人赞叹。这引起了庞涓的妒忌。于是庞涓准备设计陷害孙膑。

庞涓以孙膑回家祭祖为幌子设了一条毒计,离间了魏王跟孙膑。庞涓趁机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使他完全成为了一个废人,又在他脸上刻了“私通敌国”的黑字。

孙膑忍辱负重,他先装疯卖傻,保住自己性命。当庞涓来看孙膑的时候,孙膑满口吐出的污物,污秽不堪。孙膑又是磕头又是哈哈大笑,完全一副疯了的样子。庞涓又将孙膑扔在猪圈里,以此来试探孙膑。孙膑披头散发,满身泥水,又哭又笑。庞涓又派人在夜晚,悄悄送食物给孙膑,并对他说:“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来给您送点吃的,不要让庞涓知道!”孙膑一把打翻食物,哭骂道:“你又要毒死我吗?”下人气急,拿起猪粪给他吃,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于是下人来报:“孙膑真的疯了!”

孙膑骗过庞涓,悄悄被人营救到了齐国。孙膑的杰出才能,很快就震惊了齐国。但这个时候孙膑还没有向庞涓寻仇,他在等待更合适的机会。

齐宣王继位后,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听从孙膑的建议,先让韩国和魏国交战,然后再帮助韩国打败魏国。

庞涓领着大军气势汹汹向韩国扑来,等交战了一段时间后,孙膑和田忌领兵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间接救助韩国。庞涓紧急掉军回魏,咬牙切齿要灭掉可恶的孙膑。

当庞涓气势汹汹扑来的时候,孙膑弃城而逃,庞涓拼命追赶。庞涓派人去查看孙膑的营灶,第一天竟有十万人之众,吃了一惊。到第二天时,只有五万人的了。庞涓很高兴,判断齐军有一半人逃跑了,快追!到第三天时,齐军只有三万人的营灶了,庞涓大喜:“快追!务必活捉孙膑!”

当追到马陵道的时候,孙膑已让人在树上刮下大片树皮,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安排五千弓弩手待命:见树下火把点亮,就一起放箭。

庞涓赶到马陵道,已黄昏时分。士兵报告:“前面谷口,有断树乱石堵住道路了!”庞涓大喜:“这说明敌军畏惧,而且马上要追上他们了!快追!”说罢,一马当先,率部队冲入峡谷。

忽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无星无月,只冷风飕飕,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只见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立刻大惊失色,但一声锣响,他已被乱箭射死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这个仇报得漂亮,不但时机非常合适,而且具备了很高的军事水准。可以说是一门“报仇艺术”。庞涓之死也是罪有应得。不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假如孙膑刚知道自己被设计陷害时就扬言要报仇,他报得了这个仇吗?他一定会被杀死。当他逃出魏国后就心急要报仇,也未必能报得很漂亮,他也许能找人暗杀庞涓,但仅仅也就是报了仇而已。而孙膑的报仇,不但报了自己的仇,而且也与国家的利益深深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后来,孙膑的报仇不是单纯的发泄心头之恨,而是一种高超的军事艺术的展示。孙膑如果急于报仇,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精兵减灶”的智慧故事了。

“老人家”教导我们:

有些仇还是要报的,不报就代表着我们纵容小人。当然在此期间,我们也要防止成为小人。在如今和谐社会,我们一般不提倡报仇,宽大为怀,万不可睚眦必报、有仇急报。如果要报,也要在我们完全理智,完全有能力的情况下,反戈一击,让作恶多端的小人知道,作恶多端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