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荡三十年(下卷)
8125900000060

第60章 ·2005年:深水区 (2)

因为,每次都要买丹麦产乐高(Lego)玩具作为礼物。家居用品即使出了故障也无法修理。因为,表面上虽然是“美国制造”,但配件全都是中国产品。吸尘器里过滤灰尘的过滤器全都是中国产品,结果只能与“垃圾”为伴。从以往帮助住在郊区的一家人家轻松抓住讨厌的老鼠的捕鼠器到照亮住宅外面的电灯、生日蜡烛、爆竹等,要想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简直难如登天。一年后,邦加妮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inChina”)的书籍,她得到的结论是:“美国人完全无法摆脱‘中国制造’。”她在书的最后宣布:原本想让中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但后来才明白中国原来已经深透道到我的生活中,这令我非常吃惊。我和家人决定向现实妥协,否则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价真是太大了。在今后购物时,只要觉得中国产品比其他国家的产品“更加实用”,就会购买并使用。

没有别的故事比邦加妮的经历更能说明现实了,廉价、廉价、还是廉价,这是“中国制造”制胜的唯一武器,也是最难以抵抗的竞争力。而事实的另一面便是,在中国商品的冲击下,各国的制造工业受到了致命的挑战,贸易摩擦随之而来,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是世贸成员国中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全球7件反倾销和贸易救济案中就有1件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因此每年损失的贸易额达500亿美元。各种反倾销事件层出不穷,成为近年来最醒目的一个国际性政经事件。

在一开始,中国舆论把各国的反倾销视为一种“歧视”,有的人甚至用“八国联军”来形容各国对中国商品的围剿。在某种意义上,对反倾销的反抗,成为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在这时候,一直以制造低廉商品而闻名的温州商人再度成为国家英雄。

2002年6月底,欧盟宣布对中国温州地区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调查,这被认为是中国加入世贸协定后的“反倾销第一案”。当时,温州几百家打火机企业生产了世界上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其制造成本只有日本打火机的十分之一。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组织骨干企业应诉欧盟,在该协会提供的调查显示,“中国价格”的低廉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温州工人的年收入比欧洲工人低了20倍。结论是“中国企业没有做亏本买卖”。此项诉讼最终以欧盟撤诉告终,国内舆论一时相当自豪,在应诉中最活跃的温州商人黄发静当选2003年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认为,“他以民间的力量推动公正的世界贸易秩序;最关键的是,他——嬴了。”

“打火机保卫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反倾销浪潮的汹涌而至,在整个2003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共有540多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其产品从节能灯、彩电、洗衣机、木制家具到钢材、纺织品等等。2003年的圣诞节前后,62岁的温州鞋匠林达夫随同老板到西班牙的东部小城埃尔切去考察市场。西班牙是欧盟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大鞋类出产国,埃尔切则是该国制鞋工业的摇篮。林达夫看到,温州鞋在那边的势头很好,已经占领了80%以上的市场,同样档次的皮鞋,中国鞋的价格比当地的要低30-50%,例如一双女式长靴中国企业卖9·8欧元,西班牙企业至少要20欧元。林达夫的老板很开心,打电话给温州的媒体记者,宣称“温州鞋靠质量和价格优势,全面击败欧洲鞋,为国争光,扬眉吐气。”而林达夫却不这么认为,他看到埃尔切的制鞋工厂有六成都倒闭了,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所到之处,当地人都用怨恨的眼光盯视忙碌而得意的中国商人。

在归国的飞机上,这位老鞋匠对老板说,“我预感迟早要出事。”几个月后,果然出事。2004年9月16日,埃尔切爆发火烧温州鞋的暴力事件,数百名西班牙鞋匠冲进运货码头,将价值100万美元的16个装满了温州皮鞋的集装箱被付之一炬,此外还捣毁了一个皮鞋仓库。一周后,埃尔切再次爆发排斥华商的示威游行,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有数千人上街。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此事,举国哗然。对温州鞋表示抗议的还有意大利鞋匠,据意大利鞋业联合会统计,过去两年里,有超过2.5亿双中国鞋进入意大利,其市场占有率猛增700%,该国鞋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对于这个一向以制鞋业为骄傲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致命打击。意大利舆论将一切的不景气都归罪于中国鞋,认为中国鞋导致了意大利本土制鞋业的崩溃,令近8000名鞋业工人丢掉饭碗。到2005年,这种针对中国商品的对立情绪开始在欧洲各国弥漫,欧盟为了安抚当地制造商,甚至设计了一个“非中国制造”的标签。

中国的专家及官员则试图从自己的立场来化解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今年5月3日,履新不久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就在那几天,7000多万件纺织品滞留在欧洲各大港口,无法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进行调查并实施制裁,当地主流传媒都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当被问及中国政府对此的态度时,善辨的薄部长举例说明中国纺织品的低薄利润,“各位也许没有计算过,中国只有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一个相关的数据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购买了30架空中客车飞机,其中五架是昂贵的空客380。

贸易摩擦的战争此起彼伏。就在薄熙来为了衬衫与欧洲人磨来磨去的同时,韩国又因为泡菜向中国企业发难。9月,韩国的国会议员认定产自中国的泡菜有低价倾销和质量不佳的嫌疑,要求实施反倾销。中国商务部出面与韩国贸易部门官员谈判,然而,就在谈判桌上,薄熙来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事实——中国大陆上90%的泡菜企业都与韩国有关,要么是韩国商人投资的,要么是他们参股或控股的。“他们到底要跟谁过不去?”薄熙来问。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查是这样的:原来在过去的几年里,大量韩国企业把生产基地搬到了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在青岛、沈阳和成都等地形成了大规模的泡菜生产出口基地,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出口韩国的泡菜只有393吨,而2004年,达到了7.26万吨,四年足足增长了185倍,而这个势头还在上升。廉价进口泡菜的大量涌入,不但让那些没有搬到中国来的泡菜公司大呼吃不消,更是连带使得相关的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泡菜的主要用料白菜和罗卜,于是,一些代表农民利益的国会议员便发起了这场针对中国泡菜的贸易战争,而其对手事实上是在中国办企业的另一群韩国人。让人更加意外的是,这场泡菜风波在两个月后突然就偃旗息鼓了,因为那些发起事端的韩国公司发现,对“中国产韩国泡菜”的质量质疑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泡菜在国际市场上的动销,在欧美的超市上,韩国和中国的泡菜同时遭到撤柜。

跨国界的贸易战打到这个份上,已经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了。

中国商品如何应对状况百出的反倾销风波,这成为中国经济学家想要解答的难题。今年9月,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提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大胆建议——“我们为什么不去买下沃尔玛?”据他的推算,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才3.51%,前五大加起来市值不过240亿美元。项兵说,“花240亿美元做一间世界顶级公司的最大股东,让别人为你打工,多好的主意啊。

”这一奇思的最大想象空间在于,变成了中国公司的沃尔玛理所当然会成为中国商品最好的贩卖渠道,所谓的反倾销自然迎刃而解,用项兵教授的话说,“虽然我们不能绝对要求沃尔玛采购中国商品,但作为董事会的股东,我们至少可以影响沃尔玛的采购策略,使更多的中国主流产品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一个能支撑项兵观点的事实是,自2002年起,沃尔玛中国采购商品出口总额持续大幅提升,到2005年已经接近180亿美元。在沃尔玛的6000家全球供货商中,中国企业就占了80%!项兵的这项建议可能是本年度最大胆、最富创意,也最具争议的一个商业构想,它甚至引起了《纽约时报》的注意,该报记者在评论中说,“这也许是一个几乎没有全球品牌、但产品数量巨大的国家,向价值链上方攀登的好主意”。让人遗憾的是,当项兵在各种论坛和场合上鼓吹这一建议时,所有的官员均微笑颔首而不置可否,这个“好主意”看上去缺乏一个可操作的“好方法”。

就当中国商品在海外遭遇反倾销烦恼的时候,那些显赫的跨国品牌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这实在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映照。今年以来,宝洁、索尼、雀巢、戴尔等一向被视为学习典范的国际公司均在中国连连遭遇公关危机,有人因此将2005年称为跨国公司在华“问题年”。

今年3月7日,江西南昌消费者吕萍状告全球最大日化公司宝洁出品的高级化妆品SK-Ⅱ宣传不实。宝洁在一份产品使用手册上宣称:“SK-Ⅱ是当今最有效击退细纹及皮肤粗糙松弛的科技……使用后10分钟出现奇迹,两星期明显击退细纹及皱纹,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这些用词被认为违反了《广告法》。状告事件很快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报道,宝洁公司在应对时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傲,它一方面大量举证SK-Ⅱ确有“年轻12岁”的功效,另一方面对消费者的诉讼要求置若罔闻,并暗示其“恶意炒作”、“动机不纯”,对媒体则采取了拒而远之的姿态,仅肯承认是“定义不够清晰”、“描述不够全面”。这种处理方式遭来众多媒体的不满和炮轰,进而有记者曝光SK-Ⅱ在日本市场上被查出含有腐蚀性成分,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之查处,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来自日本的SK-Ⅱ品牌多项化妆品中被查出含有禁用物质铬和钕。宝洁陷入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第二天,宝洁公司发表声明,坚称无错,不过“有需要的消费者可以在SK-II的授权专柜办理相关产品的退货手续。”,同时,它要求消费者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其中包括“消费者有过敏史,并同时出具医院的相关证明;持有购物小票或电子票根,同时不能跨专柜退货;所退产品的剩余量不少于该产品总量的1/3。”等,在退货的时候,消费者还需要填写一份名为《非健康相关非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快速退货处理简易协议书》,协议书中写道:“尽管产品本身为合格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为您做退货处理,经双方协议同意退款××元。此处理方案为本案例一次性终结处理。”这种态度和条件如同火上浇油,把宝洁与消费者、舆论推得越来越远,讨伐和唾弃之声四起不绝。9月22日,上海质检局宣布再次查出3种SK-Ⅱ产品含违禁物,至此,宝洁不得不宣布“SK-Ⅱ全面撤柜、暂时退出中国市场,所有消费者均可以无条件退货。”一位叫张晓晖的新闻观察员在《中华工商时报》撰文评论说,“表面看,这次危机公关是宝洁公司公关体系的幼稚,实质上,体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在处理消费者与公众知情权问题上的傲慢与偏见。”

就当宝洁在SK-Ⅱ风波中焦头烂额之际,全球著名食品公司亨氏和肯德基也身陷在一个更为凶险的重大危机中。今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紧急责令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召回亨氏、联合利华在内的359个品牌食品,它们被怀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一号。中国的国家质检总局随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进入中国市场,广东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被查出含有苏丹红,30万瓶产品被当众销毁。3月16日,据媒体曝光,肯德基的调料中也被发现含有苏丹红成分,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肯德基是中国市场上最为成功的跨国快餐企业,自1987年进入中国后,已先后在各城市开出1100家连锁店,其最忠实的消费者为幼儿和青少年,因此,肯德基调料中发现致癌成份,当即引起惊恐式的轰动,“苏丹红事件”一时成为举国关注的大话题,它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也使人们对一向膜拜的跨国品牌产生了疑虑,3月31日,一向慎言的《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中质问说,“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肯德基只在中国有苏丹红,难道憨态可掬的山姆大叔认为我们这里是苏丹红的“安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