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8125200000003

第3章 让自己的心柔软起来

禅修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转化,让身心灵达到柔和的状态,你会发现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与客户的交流、跟团队的协作、和上司的相处,以及同家人朋友的联系,你都能自然的做到最好。当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水一样,像空气一样而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你所遇见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记得一次分享课上,我问大家,怎么样才能将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大家的回答有很多,比如忍耐、爱心、包容、奉献、利他、大度、放下、不计得失、让自己开心、关爱他人等等,这些答案都很好。

心如何才能真正的柔软呢?把心打开。因为打开的心才能灿烂、和谐和自在。如果你的心有障碍,不能打开,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这就说明心之柔软,关键在于自己。当别人从你眼中看到的是真诚、接纳、喜悦时,你的眼神就是柔软的;当你的身体语言是自在、从容和洒脱的时候,你的心就是柔软的。心的柔软与否,身体上的点点滴滴已经告诉了别人。

《故道白云》中写佛陀走在路上,他的神情是慈和、自在、超脱的,有幸目睹其风采的人全都为之震撼和感动。这就是柔软带来的力量。

有时候,话语代替不了神情举止的力量,因为真正的感动源自无声;有时候,说一万句抵不过一个眼神的力量,因为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柔软能让一个人没有憎恨、没有敌对、没有排斥,这个时候,在他的神情和举止中只有超然的安宁。

我认为,禅修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转化,让身心灵达到柔和的状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将变得美好。在生活中,与客户的交流、跟团队的协作、和上司的相处,以及同家人朋友的联系,你都能自然的做到最好。当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水一样,像空气一样而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你所遇见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柔软就是一种轻安,柔软就是一种放下,柔软就是一份爱,柔软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接纳与包容。它是正面的力量,它能帮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把自己从里到外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用柔软的方法把以前狭隘的思维和习性,统统改变。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好朋友和你分裂,机会总是与你擦肩而过,原因是什么?你的内心是否有过对离你而去的朋友充满怨恨?是否有过生活对你不公平的抱怨?实际上,这和外在的环境以及你的朋友无关,关键在于你,在于你自私自利的心在作祟,正是这种心态左右着我们的一切。于是,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它?如何接纳,解决它?解决了之后,你又该如何放下它呢?

我们必须学会,在哪里拿起来,就要在哪里放下。放不下,只会让你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最后,背不动,走不动了,你就会倒下。可是,拿起什么、放下什么呢?把真正要做的事情拿起来,把不该有的心理障碍放下,从而获得身心灵的自在,喜悦地面对每一天。这就是修行。

一切都得靠自己用心去感受。智慧并不是一种习得的知识。这就是修行。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天生的盲人,他从来不知道颜色是什么。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一条白布,他就会去摸摸那些柔软的布匹;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洁白的鸽子,他就会去摸摸那些带体温的鸟儿;可是你又告诉他,白色应该像白雪,他就认定白色是冰冷的。你无法理解,他怎么一直曲解你的意思。他没有这样的概念,任你怎么解释也是无济于事的。修行就像这个故事里的“白”,没办法用言语说清楚,没办法用比喻解释明白,理解和领会它全凭你自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就是修行。

禅的境界其实离我们很近。下班回家,将心静下来,把一天的疲惫赶走,此时此刻的宁静、舒展和放松就会予你快乐与祥和,这就是禅。

禅修就是提升我们的自我觉性。觉什么?不是觉你的工作,而是觉生命的本质。觉性之人,在生活中无所畏惧,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面对一切都可坦然从容。因为当你站在觉性的角度,你已经具足了智慧,而当我们具备这无量智慧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能障碍到自己。

不管你是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哪怕一天,你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它们会打扰你的生活,影响你的心情。比如你觉得今天中午的饭不好吃,今天某个人对我不好,今天我还没睡够就得起床,这么多无法称心的事一直在你身边出现。

你潜在的不安一直都没法消失,因为今天的健康不代表明天的疾病不会来临;今天和睦的人际关系不能担保明天的忠诚;今天顺利的工作有可能在明天就会被打乱。

如此多的问题总在缠绕着你,你要如何应对?用一颗智慧、平和、接纳的心去解决问题吧。你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你每时每刻产生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出现的?这些,可能你从未清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