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8125200000022

第22章 一壶水的生命

琴弦长时间绷紧就容易坏掉,好的老师弹完琴以后都会把琴弦放松,第二次要弹的时候再重新调。我们的身体跟弦一样要松紧有度、劳逸结合,在生活当中要时刻注意身心的和谐。你能和谐就不会过激,这样就能保持从容的心态去生活。

放逸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跟着感觉走,无节制地做任何事情。有人说,放诞是魏晋风度中最吸引人的东西,比如“天生刘伶,以酒为名”。这一点我不能同意,魏晋名士的放诞是一种生命的藏锋,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的伪装。今天的人,喜欢喝得酩酊大醉,喜欢夜生活就通宵玩乐,这样的放诞往往是形式超过内容。放纵自己的感官享受,最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

所谓物极必反,我们过分地透支身体的能量,必然会短命。就像一壶水,你用小火可以烧一天,如果把火加大好几倍的话,可能几十分钟就把它烧干了。身体的能量也是这样,你本来可以活100岁,但是你一直在透支,那么寿命就会变短。如果想让自己健康、长寿,就不能过度。生活要不断地保持和谐,保持身体和心灵和谐,和自然和谐,和事业和谐。

琴弦长时间绷紧就容易坏掉,好的老师弹完琴以后都会把琴弦放松,第二次要弹的时候再重新调。我们的身体跟弦一样要松紧有度、劳逸结合,在生活当中要时刻注意身心的和谐。你能和谐就不会过激,这样就能保持从容的心态去生活。

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觉察自己的行为,不要妄自判断别人的是与非、对与错,那些都是别人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但我们总是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等等,找一大堆的理由,然后给自己制造一大堆是非和烦恼出来。为什么要贬低自己?为什么不让自己放下?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当这样的愚者,不会用更开阔的心去面对每个当下。这说明我们是众生,是愚者,看待问题还很肤浅。

很多母亲教育孩子要成为什么大官,什么大学的教授等等,当所有人都往一个塔尖去挤的时候会怎么样?只能让自己挫败得更严重。三毛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大家长大了要当什么?很多同学都讲要当科学家、国家元首、企业家等等,只有三毛讲她要成为一个快乐的拾荒者。老师就找她谈话了,你的理想怎么可以是一个捡垃圾的人呢?如果在坐的家长你们的孩子说长大以后要捡垃圾,你们会怎么样呢?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吗?是不是也会把你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所认可的那种方向强加给孩子呢?

很少有人去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自己渴望的东西。对孩子应当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你要让他学书法,首先就要让他喜欢上书法,才能学好;不要强制他去做一些事情,让他无可奈何地接受。真正智慧的父母亲应该要学会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人家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喜欢的事物当中,他才会很投入地去做这件事情;反之就会痛苦不堪。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就需要父母好好去引导,人家说孩子最好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最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多拿点时间陪陪你的孩子,多拿点时间跟他去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