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8118000000005

第5章 秦始皇赢政——-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4)

赵高是个私生子,他的父母都是秦国的罪人,据说是秦统一战争中灭赵时的俘虏。他父亲被处以宫刑,母亲被没为官奴,后与人私通生下赵高,即所谓的“奴产子”(奴产子照例也要被处以宫刑,永世不得生育)。秦始皇听说赵高长得膀大腰圆,臂力过人,又熟知法律,就任命他为中书令,并让他教胡亥学习律令。赵高曾经触犯刑律,秦始皇责成蒙毅(蒙恬的弟弟)处理。按照法律应处以极刑,但秦始皇舍不得,破例赦免了他,又官复原职。因此,赵高对蒙氏兄弟恨之入骨,伺机挟嫌报复。

如今,秦始皇一死,胡亥便与赵高、李斯二人合谋伪造秦始皇给丞相的遗诏,立自己为太子。接着,他们篡改了始皇给长子扶苏的信;斥责扶苏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屡次上书诽谤皇上,蒙恬失职,不能及时规劝扶苏改邪归正,二人一并赐死。扶苏接读诏书,内心十分悲痛,泣不成声。扶苏为人老实厚道,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了。蒙恬却不肯做冤死鬼,最后被囚禁在阳周的监狱里。

在得到扶苏自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为了防止秦始皇的儿子们争夺皇位而导致天下大乱,丞相李斯封锁了消息,将秦始皇的尸首放在车里继续向咸阳赶路,但天热尸体开始腐烂,散发出臭气,为了掩盖,李斯让每辆车上都装一石鲍鱼,用鱼臭掩盖尸体的腐臭。

通过这场宫廷政变,胡亥获得了最高权力,赵高也升为郎中令,全权掌管宫中警卫,成为最高决策者的一员。丞相李斯则白忙一场,啥也没捞着,仅保住了他的丞相职位。

赵高与胡亥二人夺取权力后,胡亥感觉自己是少子,分量不够,底气不足,惧怕诸公子夺自己的帝位;赵高则因自己出身卑贱,担心那些累世功勋重臣不服自己擅权专政。为了保住各自的权位,为了卑劣的私利,他们再一次勾结在一起,在宫闱中又一次刮起腥风血雨。

赵高建议秦二世把从中央朝廷到地方郡县官吏中的有罪者,统统杀掉。他认为这样干有两个好处:一是往上说,可以使皇帝的威严震慑全天下;二是往下说,可以除掉皇上一向所不满意的人。

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大杀戮,共有12个公子被诛杀于咸阳,并于街市斩首示众。有6个公子被诛杀于杜。胡亥和赵高也丝毫不肯放过柔弱的公主们,共有10个公主在杜被磔死。磔是当时的一种酷刑,即分裂肢体。这些公子、公主的财物被全部没收,统统归二世皇帝所有。因与公子、公主们有牵连而被治罪者比比皆是。

为了争夺继嗣之权,兄弟之间,甚至同胞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在宫廷史中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像秦二世这样,一气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共计33人几乎全部诛杀或逼迫自杀,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充分反映出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和这场斗争的残酷。而且,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下的距今2200年前的这场宫闱之中的血腥斗争情况,已被2200年后的考古发现完全证实。

秦二世二年七月,秦二世胡亥又把李斯、冯去疾、冯劫等功臣通通以谋反罪名抓起来,投入监狱。冯去疾、冯劫知道消息后说:“士可杀,不可辱。”自杀身死。经过严刑拷打,定李斯为腰斩罪,弃市咸阳。

赵高害死李斯后,取而代之当了丞相。秦二世把国家大事全都交给赵高全权处理。赵高的贪心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想挑起天下大乱,乱中夺取最高政权。他唯恐群臣不服,就想法先试探一下。一天,赵高牵来一头鹿进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这分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就挨个问左右的大臣,有的缄口不言,有的说是马呀来逢迎赵高,也有的说是鹿。说是鹿的人可就倒霉了,赵高在暗中将他们谋害。过后,群臣都怕赵高,再也不敢不顺着他说了。

在秦二世封赵高为中丞相后不久,大泽乡陈胜、吴广就揭竿而起,燃起农民起义之火,这时赵高认为天下已乱,时机成熟,欲篡位称帝。

二世派人以盗贼事责备赵高,赵高慌了神,便私下里与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赵成谋划,打算废掉二世。阎乐与赵成同时闯入宫中,二世自杀身亡。秦二世在位仅仅三年。

二世死后,赵高立二世的侄儿公子婴为秦王,以草民的礼仪将二世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而作恶多端的赵高最终也自食其果,落了个被刺杀的可怜下场。

自此,秦朝的江山也在风雨中分崩离析,秦始皇想传到千代万代的王朝仅到二世便结束了。

地下冥宫谜团重重

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开创了辉煌帝业,还留下了一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省临潼县成城东五公里外,南靠骊山,北临渭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帝王陵墓。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帝王即位常称“南面称孤”,这“南面”也就是面朝南的意思。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

很多史学家认为,秦始皇生前派谴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又多次亲自出巡,对东海仙境十分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信,回归无期,使始皇帝亲临仙境的愿望变成泡影,这不能不成为秦始皇晚年的一大遗憾。即使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天国,于是秦始皇便建造了这坐西向东的陵墓。

秦始皇的骊山陵墓高有50米,周长2公里,像座山陵一样。皇帝原来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后来,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样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规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无上的皇帝陵墓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百姓的墓,不但要称为“坟”,还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触犯法律,要受处罚。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中国古代帝王均立后,秦始皇却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国家制度已臻完善,秦统一中国后更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定出了皇帝的正妻为皇后、母亲为皇太后的制度。但是秦始皇却始终没有设立皇后,这成为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土呈平顶的四方锥体,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

据说,陵墓建得很豪华,因为墓室很深,可能会有泉水渗进,为了阻止泉水,便用铜汁浇铸。墓顶则用无数珠宝镶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样子,底部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的样子。墓室里还有文武百官排列两边。一切都仿照在世时的样子。为了防止偷盗破坏,墓中遍设机关,如有人进入,弓箭会自动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