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险公司会计(第三版)
8115500000059

第59章 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7)

1.明确分析的目的

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目标是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最终归宿,明确分析目的对于我们的分析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我们取得有益的分析结果,提高分析效率。没有目标的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分析;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所需要的资料及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

2.搜集有关财务信息

关于一个公司财务信息的来源,主要是财务报告资料。在获取公司的财务报告时,分析者要对公司所揭示的会计政策加以特别的关注。这些会计政策是公司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所依据的各项会计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此原则与方法的特殊应用,所以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者而言,是调整不同公司财务报表,促使其可比性的基础,公司的会计政策通常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另外,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也是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

如果会计师表达的意见有所保留,就意味着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着某种缺陷,必须引起财务会计报告分析者的注意。除上述各种信息来源外,其他专业性的信息或咨询服务机构、保险行业协会、保监会、证券交易所等提供的有关公司所在行业的资料、有关宏观经济环境的相关资料及公司管理人员对该公司当年年度营运状况的评论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都可以作为财务会计报告分析者的信息来源。因此,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3.整理并审查各种财务信息

在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数据后,必须核查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确定其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分析目标相关。核查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选择具体的分析方法得出分析结论

在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中,分析人员必须根据分析的目的,对所搜集的财务信息,选择适当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大量的财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设定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以此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的好坏,完成特定的分析结果,最后得出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方法很多,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或是几种方法的结合运用,这要看分析的目的、对象、要求以及所掌握的资料的性质、内容而定。

5.传递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结果

传递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结果主要通过分析报告的形式来进行。根据分析报告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分析报告分为概括性报告和技术性报告。概括性报告用非完全财务性语言对报表分析结论进行阐述,目的是使高层次信息使用者或非财务人员理解和吸收研究结论;技术性的报告则大量采用财务术语和概念,涉及详细的数据、公式、图表和运算论证,是一种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完全消化的报告。在实务操作中,提供何种分析报告,主要取决于分析的目标和使用的对象。

第二节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方法

一、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它是将同期会计报表上有关数据加以比较求得各种比率,以说明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以求发现和借以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西方会计界运用财务比率来评价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借助于财务比率分析,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司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准确地把握公司财务状况也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科学分析方法。

具体运用比率分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只有计算比率的项目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才可以加以对比,使之形成新的会计信息,对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毫无意义的。

(2)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应注意会计原则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即同一公司不同期间或不同公司同一会计期间会计原则的采用是否一致。

(3)比率分析法只是一种分析的手段,而不是分析的目的,和其他分析工具相配合,才能了解事实的全部真相。

(4)只凭单个比率评价公司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掌握公司前一年的比率以了解所考虑的事情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趋势是怎样的;或者我们应该将一家公司的比率指标和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或具有可比规模的其他公司相比。

二、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

比较分析法是将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主要项目或财务指标与选定的基准相比较,确定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这里,财务指标的含义不仅仅是指财务报表数据和财务比率,而且还包括利用财务报表数据或财务比率等得出其他的、与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相关的指标。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没有比较也就没有分析。

财务会计报告的绝对数值或财务比率或其他财务指标,除非与其他数值或比率或指标进行对比,否则毫无意义。通过比较分析,能够洞悉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所在,即提出进一步应该分析的对象。

2.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原则

(1)合理选择比较的对象。

合理选择比较的对象是指进行比较的项目要具有针对性,切合财务报表分析目的的要求。

(2)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是指进行对比的指标与基准性质相同、内容一致、计价标准一致、时间范围一致等。

(3)多种比较形式的结合。

多种比较形式的结合是指在财务会计报告比较分析中,最好能同时使用几种形式的对比,既进行公司自身前后期的对比,又进行和同行业公司的对比,这样可以避免轻率地作出结论,同时还能为某些发现提供佐证。

3.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形式

比较分析法的关键就是和某些选定的基准相比较。比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这些基准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比较分析法的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应用于财务报表的分析中,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形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四种类型。

(1)与历史标准相比较。

历史标准指的是公司相应财务指标的上期或前几期的实际数额,或者是公司该指标的历史最高水平。将公司本期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以前各期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前后期的比较还可以进行多期的比较。比如,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要求公司提供最近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而以公司历史最高水平数额作为比较的基准,有助于对公司经营的激励。

(2)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或预算相比较。

以计划标准为比较基准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通常是将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相关数据与本期的计划(或预算)资料进行对比。它有利于确定实际同计划的差距,反映出公司计划的完成情况。比如,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就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在业务报告中分析说明本年度的主要财务数据与计划(预测)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3)本公司与同行业公司比较。

本公司与同行业公司比较是指将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相关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或竞争单位的同类数据比较,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优劣。由此可见,与同行业公司的比较包括两类:其一是与同行业中的个别公司相比较,例如与同行业中的先进公司或是竞争对手等比较,其二是与本行业的标准或者说是平均水平相比较。

(4)与绝对值标准比较。

绝对值标准又称为公认指标。在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领域,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些以绝对数值作为财务指标的比较基准。最为常见的如流动比率应为2,速动比率为1等,此外,还有诸如流动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率关系、匹配型财务结构等一些比较的基准。这些绝对值标准往往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长期的公司管理经验而产生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是根据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确定的参考标准。简言之,它是一种经验规则。来自“经验”也正是绝对值标准的缺陷,它引起不少争议,常常不符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一般只能作为比较分析的参考使用。

三、趋势分析法

1.趋势分析法的概念和作用

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化繁为简,提供一个明确的趋势概念,而且可以通过对过去的研究与观察,研究其变动规律,显示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未来财务预测提供依据。

2.趋势分析法的形式

就单独一项或几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主要形式有下述三种。

(1)绝对金额式趋势分析。

绝对金额式趋势分析就是以连续数期的同一指标的绝对金额或变动额为依据,观察其变化趋势。

这种分析形式,难以更准确地观察逐年变动的幅度大小及其变动趋势,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增长变化的比率或趋势百分比,以相对变动数据观察其趋势。

(2)环比式比率趋势分析。

环比式比率趋势分析即以环比增长比率为依据观察指标变动趋势。环比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环比增长率=(本期实际数-上期实际数)÷上期实际数×100%

(3)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

定基百分比分析即以某一期为基期,计算各期的定基比增长率,以观察其变动趋势。定基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

定基百分比=某期实际数÷基期实际数×100%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基期的选择应持谨慎的态度,因为所有趋势百分比都是和基期相联系的,因此基期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基期不得为零或负数,并且应剔除非常年度的极端资料,并配合绝对数字一并观察。

②单独就某一项目进行趋势分析时,很难发现事情的真相,应当与相关项目同时分析才更有意义。

③如果前后各期的会计原则、政策不一致,趋势分析就会失去意义。

④趋势分析所涉及的时间跨度越长,因而物价波动对财务信息造成的扭曲程度也就会越严重。

四、共同比分析法

共同比分析又称结构分析,是分析某一经济现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进而从比重构成的分析中掌握事物的特点,借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讲,结构分析的特点就是把分析对象的总体作为100%,借以分析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所占的比重,以认识局部与总体的关系和影响。按照这种思路,结构分析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结构百分比=部分÷总体×100%

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百分比分析通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述公司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其财务会计报告项目与某一共同项目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财务会计报告各项目间的纵向关系。具体来说它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一关键项目金额作为100%,再将其余有关项目的金额换算为对该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以揭示出财务会计报告中各项目的相对地位和财务报表的总体结构关系。这种技术也被称之为垂直分析法,因为人们阅读报表时眼睛是上下移动的。通过共同比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我们可以从财务会计报告中每一项目的结构变化,充分掌握公司各项结构内容的动态配置,并且可以将原来不能比较的绝对数字,转换为同一基础上的数据以便于比较。可以说,编制共同百分比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进行共同比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时,仍要结合绝对数字的增减变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

五、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是以各种图形(如饼图、曲线图、直方图等)或表格来表示公司在同一年度或不同年度内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各种关系与趋势。

从严格意义上讲,图表分析并不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分析结果的一种表达方式,以这种方式表达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使用者一目了然,能够迅速地掌握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趋势,使会计信息更具可理解性或更有可比性,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在很多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中屡见不鲜。

第三节保险公司财务分析指标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本指标用于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比值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从理论上讲该指标等于1即可,表示1元的流动资产正好可以偿还1元的流动负债;但是由于流动资产在变现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应收保费、短期投资、拆出资金、短期贷款在一年内有可能收不回来,因此该指标应大于1。如果比值大于或等于1时,说明公司可以用其短期资产偿还短期负债;小于1时,说明公司的短期资产不足以偿还短期负债,需要通过变卖长期资产或借款等形式偿还短期负债。

2.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所谓现金等价物,通常的解释是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和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现金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它可以说具有百分之百的变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