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不太平
8094100000037

第37章 李岩一席话可以安天下

李岩,河南杞县人,曾经中过举人,1640年参加李自成的农民军。据《明季北略》记载,他和李自成见面的时候,“相得甚欢”。两人商谈了建国大计之后,李自成高兴地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当时河南大饥,他劝李自成均田免赋,救济灾民,打击豪强,收揽人心,并创作童谣曰:“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处传唱。因此农民军所到之处,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灾民中的青壮年纷纷投军。李自成在陕西时,因大败而藏匿山中,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了河南之后得到了大发展,俨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自成起兵已经十多年,多次受到挫折,几乎一蹶不振;但在得到李岩之后,就能顺利发展,可说是一帆风顺。

起义军顺利打进北京,既是一件大喜事,也是遇到了一个大危机。在这兴衰成败的关键时刻,李岩一再向李自成进谏,先是口头说,然后又写成书面建议。建议的内容大致有以下4项:

一、驻大军于城外,严守军纪。

二、只对少数贵族贪官追赃助饷,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民心。

三、以大国封明太子,安抚明臣。

四、招抚吴三桂父子,重视边防。

他认为: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只要民心安定了,边防巩固了,其他各事,虽缓办也无妨。可惜在一片锣鼓、鞭炮声中,李岩的声音太微弱了,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李自成嫌他太 嗦了,只批疏曰“知道了”,不再作具体答复。他的这一份“可以安天下”的奏疏,也只作为一件普通的文件,湮没于故纸堆中。

在300多年之后的今天来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就会觉得李岩的建议简直是一副特效药,可以立刻扭转局势,起死回生。李自成在当时还不算完全糊涂,至少比牛金星、刘宗敏要清醒得多。如果他读了李岩的奏疏之后,能够像发高烧的人服了一副清凉剂,头脑再清醒一点,能够把李岩的建议付诸实行,那么,大局必然会立即稳定下来。许多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是至少吴三桂不会叛变,清兵不会进关,战争可以暂告结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疮痍可复,百废可兴。总的说来,大顺王朝开国的形势并不比大明王朝开国的形势要差,老百姓恨的是贪官污吏,对于皇帝(崇祯帝)并没有多大的仇恨,正如李自成檄文中所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贿通宫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既然如此,新王朝上下齐心,惩治贪官污吏,虽不能完全治本,总可以治标于一时,国家从此由乱世走向治世,不也是很有可能的吗!

在现在的历史书上,1644年是一场40年大战的开始。这场大战包括清兵追击李自成、张献忠;包括清兵打败南明王朝,征服全国;包括清兵与台湾郑氏三代的海上战争;也包括清兵与吴三桂等人(即所谓“三藩”)的战事。直到1683年,清水师提督施琅攻下台湾,40年的大战在形式上才告结束。但是“反清复明”的会党起义与秘密活动则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时期。如果当年的大顺王朝能够站稳脚跟,不论以后的历史如何发展,至少这40年的大战可以避免,千百万人的鲜血可以不流,许多老百姓不会流离失所。那么,历史就会是另一种写法,比现在的写法要好得多。

李岩一席话,确能安天下。他并不是神仙,只不过是他了解当时的国家形势和农民军内部的真实情况,所以才能作出真正对症下药的建议来。李自成从北京仓皇西撤的时候,必然会认识到李岩建议的价值,可惜机会已失,时不再来。李自成及其老部下在离开北京时大都想跑回西安,因为在来到北京之前,他们早已在西安建立了一套政权班子。而李岩则主张暂时退往河南,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因为李自成农民军是在河南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河南颇有群众基础。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李岩的建议是正确的。虽然北京不守,李自成退到河南,有利于和南明政权合作,共同抗清。可惜李自成非但不予采纳,还认为李岩主张退到河南是有“异心”,把他处死。

李自成在退出北京之后冤杀李岩,有他不可告人的私心。作为农民军的领袖,他的能力远远不如李岩。他们过去苦战了十余年,一筹莫展;到了河南,采纳了李岩许多建议之后,发展十分顺利。这一段历史,全军有目共睹。在北京败退之前,李岩提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李自成漠然视之,结果招致大败,这也为大家所熟知。长此以往,李岩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有取代自己领袖地位的可能,不如早日杀之,以绝后患。于是,飞鸟未尽而良弓藏,狡兔未死而走狗烹,李岩为李自成农民军立了大功,自己却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令人无限惋惜。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们通常都不是败于敌人的强大,而是败于自己的顽固与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