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不太平
8094100000030

第30章 农民起义的口号:替天行道

历代农民起义,都提出过自己的政治口号。例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就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认为自己头上的黄天,终当取代帝王将相头上的苍天。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公开反对贫富不均的封建社会,提出了“吾疾贫富不均,吾为汝均之”的政治口号。元末农民起义军痛恨现实社会的不平等,提出了“天遣魔军杀不平”,“杀尽不平方太平”的口号,奋起作战,长征万里,终于摧垮了元王朝。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号召。这些口号,有的有时间性,有的有阶段性,农民能够长期用下去的政治口号,只有“替天行道”这一条。梁山泊里,水浒寨中,忠义堂前,立了一根大旗杆,杆头挂了一面杏黄旗,旗上有四个大字:“替天行道”,足见《水浒传》的作者对这四个字的重视。“替天行道”的含义究竟是什么?400年来,学者们的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天”是神化了的皇权,“道”是封建社会里的秩序,“替天行道”就是支持皇权来巩固封建秩序。笔者不赞成这种说法,而是另有解释。笔者认为:在封建社会中,不论是大一统的大皇帝,偏安一隅的小皇帝,还是恬不知耻的儿皇帝,总说自己受命于天,千方百计制造一些符瑞受命的故事,说明他的统治权是上天给的。尽管天与皇帝关系密切,与老百姓关系疏远,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天与皇帝等同起来。皇帝是受命者,天是授命者,授受之间,地位显然有别。即天比皇帝要高一档次。有道明君顺天行事,受人拥护;无道昏君逆天行事,被人反对。老百姓可以反对无道昏君,但是不能反对天。从来只有无道昏君,不闻无道昏天。皇帝有好有坏,天总是正确的。因此,“替天行道”的口号,对于皇帝是个威胁。如果你不顺天行事,我就要取而代之。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既然“替天行道”,我们就要追问:什么叫做“天道”?“天道”与“天命”不同,“天命”是天给予皇帝的统治权。而“天道”,则应解释为“上天的意志”或“自然的规律”。迷信的说法认为“天道”是上天的意志。例如《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这是说,上天可以惩罚人间的统治者。不迷信的说法认为“天道”指自然的规律。例如《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顺应它,却无法去改变它。

在45年前(1958年),笔者发表过一篇短文《关于〈水浒〉里的“替天行道”的解释》,原文不长,现在转录如下:

中学各级文学课本,一再选录了《水浒》里的故事。通过教师的介绍,不少学生对《水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外阅读它。有些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忠义堂前杏黄旗上的“替天行道”四个字,是不是水浒英雄的政治口号?他们“替天”“行”什么“道”?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水浒》全书的内容看来,毫无疑问,“替天行道”正是水浒英雄的政治口号。我们要了解《水浒》一书的思想内容,有必要先弄清这四个字的出处和它明确的含义。

在许多研究《水浒》的论文中,对于“替天行道”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替天行道”并不是起义农民自己的政治口号,而是他们抄袭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口号。

另一种解释是:“替天行道”是起义农民自己提出来的政治口号。他们所行的“道”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是根本对立的。

这种解释,我是赞成的。但是我认为仍然应该探讨一下“替天行道”的出处,才能了解它的明确的含义。

我认为:“替天行道”出于《道德经》。它的原文是这样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损不足以奉有余!”用这句话来概括地说明一切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残酷压榨,真是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我认为,水浒英雄所坚决反对的,正是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他们要“替天行道”,就是要实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怎样实行呢?那就是“杀尽贪官污吏”、“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对头”,以“劫富救贫”“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口号,反映了起义农民朴素的政治理想。他们想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手段,来建立大家劳动,没有剥削的社会。尽管这种想法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口号带有强烈的革命性,它大胆地向当时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挑战!

要替这种说法找一些旁证并不困难。例如在宋江起义的一百多年前,四川王小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公开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政治口号(见《渑水燕谈录》)。和宋江同时代的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公开提出“平等贵贱,均平财富”的政治口号。这一口号吸引了无数的贫苦农民,《三朝北盟会编》说“人众乐附而从之,以为天理当然。”(注意这里的天理二字,这可与“天之道”相印证。)

起义的农民为什么会在道教的经典中去找政治口号呢?这个问题也不难答复。在宋江起义的宋徽宗时代,道教很流行。宋徽宗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设道阶26级,让道士参预国政。我们从《水浒》本身,也可以看出道教流行的情况。例如“宋江遇九天玄女”和参拜罗真人……都说明道教的势力。道士公孙胜是梁山泊军机大事的重要决策人,石碣受天文的事情完全是由他主持的。因此,梁山泊的领导集团从道家经典中找出一句话来,作为自己的政治口号,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杏黄旗上的“替天行道”并不是从封建王朝那里借过来的老生常谈,而是起义队伍自己的政治口号。他们觉得:封建王朝所行之道是冒牌的。那种层层剥削、锦上添花的道实际上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而非“天之道”。大名府的梁中书搜刮十万金珠奉献给蔡太师,作为庆贺生辰的贺礼,也正是奉行“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起义军所行之道,即打富济贫、雪中送炭之道,才是真正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因此他们十分自豪地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把“替天行道”作为共同的长期的奋斗目标。虽然只靠一些人去打富济贫根本实现不了“均平财富”的梦想,但是几百年来,许多民间秘密组织还是一直以“替天行道”为口号。

只要提起老一辈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大家就会想到太平天国史,好像罗尔纲先生与太平天国史之间可以划等号。罗尔纲先生确实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代宗师,他既是20世纪中全面发掘史料进行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又是一位集大成者。199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4大本《太平天国史》正是一部集大成的传世之作。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罗尔纲先生对《水浒传》也很有研究,而且起步甚早。他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探索《水浒传》的原本问题,比研究太平天国史还要早些。

他对《水浒传》的研究,非常重视考证,言必有据,无征不信。《水浒传》的书名是怎么来的,是他考证的重点之一。“浒”这个字并不常用,《说文解字》中说:“浒,水涯也。”就是水边上的意思。《水浒传》的作者选用一个平时很少用到而又没有什么深意的“浒”字作为书名,必有原因,值得加以探讨,看看其中是否隐含褒义或贬义。因为古人为自己的著作取书名,必然十分郑重,不会随意为之。后来罗尔纲先生偶然从《诗经》中发现了“水浒”二字的出处,非常高兴。《诗经·大雅·绵》中说:

古公 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古公 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因有仁德,得到百姓拥戴,在岐下开疆拓土,建立了周王朝开国的根据地。《水浒传》的作者把梁山泊里的水浒寨比作周王朝的开国根据地,这自然是隐含褒义,肯定他们的起义是正义的事业。既然《水浒传》这个书名已是隐含褒义,那么,忠义堂前旗杆上的杏黄旗上所写的“替天行道”4个大字,亦必有深意存焉。1958年初,笔者查出了此语的出处与真实含义,就贸然发表一文,公诸同好,征求意见。2001年12月9日新华网上所发的信息中,也提到了这件事:

史式教授研究《水浒》已有数十年。早在1958年,他发表了《关于〈水浒〉里的“替天行道”的解释》一文,指出“替天行道”系出自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得到许多史学家和《水浒》研究者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