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8093900000064

第64章 搞好内部关系,让和谐的氛围成为企业成功的保障

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中庸之道被奉为经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华之处就是以和为贵。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是和解。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你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而不是别人。与同事和睦相处,在上司眼中,你的分数将会又上一个台阶,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更是工作上、生活上的需要。

和同事相处是一件容易的事。和谐的同事关系让你和你周围同事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简单,更有效率。

要知道这个社会也许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美好,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么险恶。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在一间破庙里躲避风雪。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他们谁都以为对方会开口求自己,因此谁都不愿先开口。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对自己说:“饿了,吃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自言自语:“冷了,盖条被子。”就这样,他们一个不停地吃包子,一个不断地往身上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一个饿死了,一个冻死了。

生活中也不乏有像上面故事中的那样人,奉行着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的人生哲学,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殊不知,转移主动权的同时,生存的权利、成功的机会也同样被转移了。

有许多人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总是难于向别人启齿,或者不希望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是不对的。因为一方面你不向别人求援,别人就不知道你的困难,那么你就失去了一个解决困难的机会;另外一方面你不向别人求援,别人就会误认为你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以后别人一旦有事自然就不会和你倾吐衷肠了。因此,大家日后在遇到困难事情时,应该勤于向同事求援,这样反而能表明你对同事的信赖,从而能进一步融洽与同事的关系,加深与同事之间的感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

工作中,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然而在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又各不相同。如果你的同事,也包括你自己并不明了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目标是什么,那么不妨请教上司,让他帮你们弄清(老板通常会很乐于帮助你们)。如果目标明确,那么实现目标就容易得多。反之,还会在同事之间造成许多的误会。

平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事谈谈你们共同的工作志向,一来可以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另外还可以得知你周围的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工作的。清楚自己的权限职责,并懂得如何朝着目标迈进,这种良性循环,会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并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在同事们都有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同事之间出现的问题往往都因担心影响工作而很快解决。

和团队工作没多大关系的简单手势也可以提高你和同事相处的能力。随时对他人保持兴趣,也不要整天对你的同事喋喋不休地谈论工作上的事,你完全可以利用早上的一点时间,问候一下你的同事,或者聊几句,例如,他们坐什么车上下班,或者是问问他们在这个公司做多久了都可。

你的同事对你的了解也相当的重要。制造一些机会和大家一起外出,如果你收到别人的邀请,要欣然接受。和同事一起打球,一起共进午餐都是和同事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良性的工作伙伴关系。

如果你的同事今天很糟糕,并且对你又有些出言不逊,这时最好不要计较,因为这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如果某人的行为真让你忍无可忍,并且像你上司一样对你指手画脚,并对你大吼大叫支使你做这做那,你很可能会想要找你的上司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不是个坏主意。但大多数情况下,老板比较关心某人的行为是否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士气,或是工作有没有按时完成。

尽可能和同事保持一致,并要注意,你现在是不是太尽责,或是有点不合群,还是责任心不够。如果你离开,想泡杯咖啡,问问你周围的同事他们是否需要。你如果想尽能力所及去帮助他们,他们会更乐于回报你,付出你想得到的。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

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你可以随时请求上司的帮助和指导。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也可以寻求公司里资历深的同事进行咨询和协调,或者读一些关于如何和同事相处融洽方面的书。因此,搞好内部关系是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所必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