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8岁以后一定要读的心灵故事
8091500000029

第29章 远去的歌

亚平宁半岛的春天是世界上最美的春天,到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台伯河水欢畅地流着,一如热情豪放的意大利人。

随着春天的到来,两个来自瑞士的青年莫雷尔和他26岁的朋友丹尼尔·萨特——一个英俊、刚毅的弗里堡的金发小伙子一同踏上了这片洋溢着罗曼蒂克情调的土地。畅游在意大利旖旎的风光里是这两个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记得早在5年前,当他们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两人就对前往意大利旅游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从那时开始就为这次旅游作了长达5年的漫长而精心的准备。今天如愿以偿,两个年轻人怎能按捺得住激动的心情?

性情豪放的莫雷尔对着萨特大叫:“朋友,这里是意大利,有何感想?”深沉的萨特沉吟片刻,微微一笑道:“毫无疑问,我的心情和你一样,太激动了,莫雷尔。”是的,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绝对是百分之百的相同。

幸福喷泉让他们流连忘返,比萨斜塔让他们“为之倾倒”,从罗马到热那亚,从米兰到都灵,这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让这两个来自异邦的年轻人陶醉了。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奥斯塔河谷登山,然后再于晚些时候前往“威尼斯商人的故乡”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的古韵遗风。美丽的水城威尼斯是萨特心驰神往的“圣地”。他曾不止一次地对莫雷尔说:“来意大利,就要去威尼斯。如果不能成行,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作为亲密无间的好友,莫雷尔知道,萨特说这样的话并非偶然,莎翁脍炙人口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对萨特影响极大,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朋友,九死不悔,甘愿让放印子钱的犹太商人夺去生命的侠肝义胆使萨特深受感动。他说:“我理解安东尼奥,也崇尚他的价值观,然而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在我们西方,有多少人的所作所为与安东尼奥舍己救人的精神格格不入。”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人着想,救人于危难之中,这样的事他究竟做过多少,他不知道,莫雷尔也记不清。难怪哈佛学友都叫他“安东尼奥”。

莫雷尔永远不会忘记在奥斯塔河谷那难忘的5天,永远不会忘记萨特在料峭的寒风中捋一下金色的长发,然后掏出匕首将他与自己维系着的惟一的一根绳索,也是他藉以生存的一线希望毅然割断的悲壮一幕。

当暴风雪下到第4天时,他们迷路了,接着又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很快食物也要吃光了,此时河谷中两个饥肠辘辘的登山者赖以充饥的食品,只剩下不足17磅的牛肉了。入夜,在温暖的帐篷中,在熊熊篝火旁,萨特望着这“最后的晚餐”,若有所思地对莫雷尔说:“吃下去!”莫雷尔无言,萨特又重复了一遍,几番推让,莫雷尔终于将这少得可怜的食物吃了下去。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都很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出路,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这对于饥寒交迫的登山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莫雷尔吃下最后一口食物时,萨特已将所有的登山器械背到了自己身上,并将维系两人的一条绳索作了最后一次检查。

一阵强劲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过,突然萨特脚下一滑,身体摔向谷底,但有一条绳子维系着他年轻的生命。

悬空的萨特在身体失衡后的下坠过程中重重地撞在了岩石上,致使手臂粉碎性骨折,更可怕的是随身携带的许多攀岩器械也在这沉重的一击中遗落了,而这一切的不幸也正是莫雷尔在营救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

几个小时过去了,莫雷尔尝试着各种手段,以期挽救萨特,无奈两人身边都没有得力的攀岩器械,再加上萨特的手臂严重受伤,所以两人的每一次努力都失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在寂静的河谷中流逝。“再不割断绳子,莫雷尔也在劫难逃。”身体悬在岩壁中间的萨特想。此时,头顶上又传来莫雷尔的声音:“萨特,坚持!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一定会走出困境!”眼看夜幕又将降临,这样的喊声在萨特的耳畔几乎回荡了二十四小时。

“朋友,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了,你应该活着……”萨特喃喃道。此时,他想到了死。为了不连累莫雷尔,他决心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不能再犹豫了。“莫雷尔,听着,只有牺牲我,你才可以脱险。我要割断绳子了。祝你好运,永别了!”说着他拔出了随身携带的登山匕首……尽管头顶上又传来了莫雷尔近乎愤怒的劝阻声,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割断了绳索,任由自己的躯体向深谷下坠,下坠……

悲痛欲绝的莫雷尔在两天后获救,而萨特却殒命了。在出事地点,救援的人员看到了积雪中的萨特,他静静地躺着,在他的腰间,人们看到了人间的大勇、世间的挚爱,那是一条被割断的绳子,是他的生命线,也是他亲手割断的。

奥斯塔河谷悲壮的一幕,在莫雷尔看来,似一首远去的悲歌……

心灵有一种永恒叫友谊,生命有一种追求叫奉献。这是一个人情薄如纸、金钱重如山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慨叹“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似乎觉得朋友总是在远方,在别处。其实,只要我们自己付出真诚,就一定能找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