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8081600000068

第68章 假设成交法:你假设可以成交,它就真的的可以成交

假设成交法,是指营销人员在假定客户已经接受销售建议,同意购买的基础上,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成交问题,直接要求客户购买销售品的一种方法。

比如,你已将一部汽车开出去给顾客看过了,而感到完成这笔交易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时你就可以进一步地处理这个问题,使顾客真正地签下订单。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杨先生,现在您只要花几分钟工夫就可以将换取牌照与过户的手续办妥,再有半个小时,您就可以把这部新车开走了。如果您现在要去办公事,那么就把这一切交给我们吧,我们一定可以在最短时期内把它办好。”

经你这么一说,如果顾客根本没有决定要买,他自然会向你说明;但如果他觉得换取牌照与过户等手续相当麻烦而仍有所犹豫的话,那么你的这番话该可使他放心了,说明手续不成什么问题。这种方法有一种推动的力量,尽管顾客迟早会下决心的,但如果没有这种推动力,他也许要过一段时间购买,或许根本不想买了。

采用假定成交法有利于节省推销时间,并提高推销效率。而且在整个推销过程中,顾客随时可能流露出成交意向,若推销人员能及时觉察的话,就可正确使用假定成交法,将成交信号转化为成交行动,及时促成交易。

“王先生,如果您要买的话,您愿出多少钱?”

“我顶多拿70块钱,多一点儿我也不想要。不过我现在还没决定买。”

“嗯,我知道。要是您需要我公司的产品,在这三个样品中,您对哪种最感兴趣?我没有强迫您买的意思,只是问问而已。”

“我看这种不错,外形美观大方、功能齐全,把另外两种的优点全包括了。而且,价钱又不是很吓人。”

“我就知道您肯定会选这种,它是我公司的最新产品,曾获得尤里卡发明大奖,在国内可是第一流的!”

“是吗?看起来确实名不虚传。”

“您如果要买的话,您会买多少呢?您是批发单位,想必不会少于5000台吧!”

“哎哟,可别把我吓死。我们那么一个小批发单位,怎么会要5000台。不过,我想2000台还是可以考虑的。”

“那您觉得什么时候取货合适?”

“哦,我还没想那么多呢。好像这一个月不会再进货。”

“没关系,我跟公司先联系一下,给老板先打个电话。”

“老板说了,2000台绝对没问题,而且有四种规格,任您挑选!”

结果交易成功。

上面就是一个成功的假设成交法事例。营销人员在运用假设成交法时一定要注意:你不能像初入行的销售新手一样,到了要签约的时候才假定这笔交易会成功;在整个洽谈过程中的每一步,你要假定你的客户将要购买你的产品,你一遍遍地假定你会成交,客户也会开始假定他将要购买你的产品。

当客户一再发出购买信号,却又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可采用此种技巧。比如,你的客户还没下定决心要购买哪种类型的产品,这时你就可以对客户说:“请问您是想买A款还是B款?”或是说:“请问您是买一套还是两套?”此种问话技巧,其实就是要你帮客户拿主意,让他下决心购买了。

有人将这种心理假设法称为“洗脑”。它类似潜意识形态的广告。就像电视或电影广告传播一个信息给你,而你在潜意识里留下印象一样,这个速度快到你无法用肉眼瞧见的地步。但你的潜意识会把它挑选出来,而它会反应你的想法!让我们回头检视这一幕:把潜意识手法的广告实验放进电影院,观众会接收一个微弱的信息:“你很渴,你很渴。”几分钟内,观众排成长龙站在柜台前买饮料。

在假定成交时,你可以运用下面技巧:

“我会直接把发票寄给您。”

“请把名字签在这里。”

“您同意后,请在这里签字,写用力一点。”

“我要恭喜您作了明智的决定。”

“我会把它当成礼物包起来给您。”

但是,推销人员若在把握时机上出现偏差,盲目假定顾客已有了成交意向而直接明示成交,很容易给顾客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导致可能成功的交易失败。这种方法若使用不当,还会使顾客产生种种疑虑,使推销人员陷于被动,增加了成交的困难。

专家点拨

当营销人员使用假设法询问客户时,客户在内心中不会把它当成真正的交易,有退一步的余地,不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就很容易达成交易。

营销人员必须善于分析顾客,对于那些依赖性强的顾客,性格比较随和的顾客,以及一些老顾客可以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