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这样说,客户才会买
8081600000065

第65章 得寸进尺效应:销售不要放过任何一笔小生意

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做“得寸进尺”。这是个贬义的词语,事实上,它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性的真实。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把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又要求她们把一个更大而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同时,他们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那些将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对于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两组家庭主妇的态度如此不同呢?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当你对人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难以拒绝,因为拒绝了似乎“不近人情”。而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如果你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和前一个要求有了继承关系,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总想保持一致的形象,不愿被人看做是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结果就更容易同意后面提出的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就是“得寸进尺”效应。

在人们进行消费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得寸进尺”的影响。例如,你正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两边是数不胜数的服装店,你并没有要买衣服的打算,但是突然有家店门口的售货员对你说进来看一下吧,你就会想:“看一下又无大碍,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于是你接受了对方“并无大碍”的要求,抬脚迈进了那家服装店,这时,热情的售货员又说:“喜欢就试一下吧,不买也没关系。”于是你也会想:“既然不买也没关系,那就不妨试一下吧。”又一次“无大碍”的小要求被你接受了,当你穿上以后,售货员忙不失时机地说:“带走一件吧,穿在您身上多合适呀!”你感觉这衣服穿在身上虽然不是非常好看,但也的确不难看,再加上售货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你便不好意思拒绝了。由此可见,循序渐进是攻破人的心理防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销,当被拒绝时才开始。“这是有名的推销专家,被称为世界第一的雷德曼所说的一句名言。确实也是如此,一名推销员若因客户的一句微不足道的反驳就退缩的话,则根本谈不上业绩了。所谓推销手段的高明与否,就是在于即使被拒也要突破,并设法跳进对方的口袋里,掏出对方的钞票。那些推销高手们使用的方法就是,即使被拒于门外也决不退缩,反而鼓足勇气对他说“你只要听我说几句话就可以了”或“借给我五分钟就够了”等等,提出一些让对方接受的限定条件。

此时,如果客户已有那种商品,或他很忙,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对方若无明确的理由来拒绝你,一经你提出这类限定条件,依人情而言他是不好拒绝的,因为只是听你几句话或者只需五分钟就够了又何尝不可。一旦这关被你突破,则你已成功了一半。别说是5分钟,就是10分钟、20分钟对他来说也无关紧要,只要可能打动他的心,让他与你成交就并不是困难的事了。

比如,当一个销售员敲开门,跟客户进行交谈时,可以说已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客户买一件小东西,那么他就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小成功。然后,他如果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销售更大金额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被满足。这是因为客户之前答应了一个要求,为了前后保持一致,对后面的要求也比较难拒绝。

美国用电的历史刚开始的时候,费城电气公司的威伯到一个州的乡村去推销用电,他到了一家富有的农家面前,叫开了门,户主是个老太太,一见是电气公司的代表,猛然把门关闭了。

威伯再次叫门,门勉强开了一条缝。威伯说;“很抱歉打扰了您,也知道您对用电不感兴趣。所以这次并不是来向您推销电的,而是来向您买几个鸡蛋。”老太太消除了一些戒意,把门开大了一点,探出头怀疑地望着威伯。威伯继续说“我看见您喂的道明尼克鸡种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回城。”

听到他这样说,老太太把门开得更大一些,并问道:“你们自己家没有鸡蛋吗?”威伯充满诚意地说:“因为我家的鸡生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好看,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

这时候,老太太走出门口,态度温和了许多,并和威伯聊起鸡蛋的事情。聊了一会儿,威伯指着院里的牛棚说:“夫人,我敢打赌,您丈夫养的牛赶不上您养的鸡赚得多。”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丈夫总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把威伯视为知己,带他去鸡舍参观。威伯边参观鸡舍边赞扬老太太养鸡的经验,并说,如果能用电灯照射,鸡产的蛋会更多。老太太对用电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而问威伯用电是否合算。当然,她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两个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

前面所说的“限定条件”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是为了让对方能够接受你的要求所采用的一种办法。人的心理警戒线一旦被突破后,就会显得格外的脆弱。原来只是让一步,到最后会变成让了一百步。

可见“得寸进尺效应”的作用有多大。也就是不要急于求成,而要顺着客户的意图一步一步引导客户走向你设计的方案,让他在你的引导中同你签合同。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道理。循序渐进的魅力是不可忽视的,见面后单刀直入给人的感觉往往不如循序渐进好,循序渐进不仅是给你过渡的时间,也是给客户过渡的时间,双方在心理上都有过渡这样谈判起来会很好接受。

运用这个心理效应,首先要注意的是抓住客户的意图,看客户喜欢什么样的话题,然后尽量把话题与你想要说的事情联系起来,承上启下,过渡到你的话题上。

专家点拨

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小要求,就比较容易接受随后提出的大要求。如果客户对成交犹豫不决,销售员可在小问题或局部问题上,先征得客户同意,然后再提出全面成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