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定成就的66条营销警示
8081300000044

第44章 忽视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

营销活动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其中关键的一环还是人才创新。人才没有创新,营销中的其他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21 世纪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他们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较高的文化素养。

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

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美结合。

知识应用能力很强。

企业营销活动能否在 21 世纪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之一就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知识型的营销人才。我国许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也包括了忽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没有网络知识型的营销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重视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

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营销模式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营销模式

中国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海战术”的竞争,是靠大量的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投入来进行竞争,这就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度消耗与浪费,人均效率的低下。在新的、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残酷的现实要求企业必须从“人海战术”转向“精兵简政”。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营销模式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营销模式,从营销的原始模式走向营销的现代模式;从单一的掠夺资源、无节制的资源投入与损耗转向资源集约与整合,转向营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所谓“精兵”,就是要致力于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员工的能力建设,提高员工的人均效率;所谓“简政”,就是要基于市场与客户,简化组织与流程。所谓“资源的整合与集约”,就是要从单一掠夺资源、无节制的资源投入转向提高资源的有效性,对营销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要真正把营销资源上升到经营管理的层面。它包括经营客户资源、经营人才资源、经营信息与品牌资源等。

从单一地使用营销人才到系统的营销人才能力建设

在过去的营销领域,我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如何用人,而不注意对营销人员的能力建设,不注重营销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是在对营销人才的培养,对营销人才的开发上投入不足。同时,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途径过于简单划一,对营销人才的激励也多以短期业绩为导向,导致营销人员创业激情衰减,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销行为短视,核心人才忠诚度差,“跳槽”情况频繁,营销人员缺乏事业感、成就感。从本质上看,企业营销活动的建设,其核心在于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企业从单一地使用营销人才过渡到系统的营销人才能力建设。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人力资源的机制创新。

营销人力资源的机制包括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淘汰机制、约束机制。所谓牵引机制,即告诉营销人员企业的目标在什么地方,企业对营销人员的期望是什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所谓激励机制,即企业如何通过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使得营销人才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所谓竞争淘汰机制,就是真正把市场压力传递到所有人的身上,“你干不好就下台”;所谓约束机制,就是通过目标责任体系,既要使营销人员富有活力,同时又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控制。

通过这几个机制促使企业营销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营销目标,制定长远的营销计划以谋求更好地发展。

(2)建立营销人员的胜任能力模型。

根据企业营销人员具体的个人素质特点,规划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给每个营销人员制定符合他个人的特点,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销模式;同时开放多种职业通道,建立企业营销人员任职资格标准,使营销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更使营销人员具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增强他们为企业奉献的决心。

(3)强化营销人员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增加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开发投入。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观念也要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观念。知识营销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成果,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以往的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中取胜。我国企业的许多营销人员头脑中还存留着落后的营销思维观念,长久下去,非常不适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大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并且使他们加深对组织文化的了解,使他们以自己的企业为荣,从而认同自己所服务的企业。

现在众多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在强化自己的员工对自己组织文化的认同,比如企业要求员工每天都要参与企业的升旗仪式,定期开展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体育比赛、文化讲座等等。

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体系,注重情感激励,提高营销人员的内部与外部公平感

企业对员工进行情感激励是提高营销人员的内部与外部公平感的重要途径。科特勒曾说:“大多数销售代表是需要鼓励和特殊的刺激才会努力工作的。”

一个开明而又有作为的企业领导应该明白营销代表的处境,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营销领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复杂性,营销人员往往在营销活动中遇到众多困难。如果不能在金钱方面有所获得、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营销人员就不会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了。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保险业务的发展主要在于营销业务的业绩。于是,公司就把激励对象定位在众多的女性营销人员身上。平安的员工在体会营销压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动力,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来源于平安保险公司对员工丰富的物质激励和高尚的精神激励。平安保险公司在致力于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营销人员的工资水平,在实行员工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扩大职工合股基金的持股面,并通过工作激励、支持激励、竞争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了营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