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原是赵国管理田赋的小官,他为人正直,认真执法,按时收取国税,对宗室贵戚也不例外,因此,遭到当权者的痛恨。当时,赵国的大贵族、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富甲一方,权势煊赫,他的家臣却依仗权势,拒不交纳田赋。这件事被赵奢查获,他根据赵国的法律,严厉地惩办了赵胜的家臣,杀了赵胜手下管事者九人。赵胜得知后,大发脾气,立誓要杀掉赵奢。赵胜派人把赵奢抓了起来,对他进行责问,赵奢毫不畏惧,反而质问赵胜说:“你是赵国的贵公子,却放纵你的管家,不按国家的规定交纳国赋。这种行为会破坏赵国的法律,削弱了法律,国家就要衰弱,各国诸侯就要乘机侵犯我们,赵国就要灭亡啊!到那时候,你平原君还能保持现在的高贵的地位和巨大的财富吗?凭您的地位,如果带头奉公守法,作表率,赵国上下就会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这样国家自然就强大和巩固起来,您是国君的宗室,就只考虑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国家的利益吗?”赵奢这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他认为赵奢贤能,有才干,于是向赵惠文王推荐了赵奢。赵惠文王立即任命赵奢主管全国的财政和税收。
后来,赵奢又表现出杰出的将才,被赵王任命为将军。
周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派遣大将胡阳带兵攻打赵因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阏与是赵国的边境重镇,西部的门户,它东边靠着太行山,西边面对晋中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军占领阏与的目的是要把它作为进攻赵国的前哨阵地。阏与被占,赵国的西部大门洞开,秦军即可长驱直入,对赵国威胁极大。赵惠文王对这点十分清楚,当他听到阏与被围的消息,立即召集大将们商讨对策。赵惠文王首先想到能征善战、长于谋略的大将军廉颇,向他问计,廉颇回答说:“阏与距离邯郸很远,而且路险难行,实在无法救援。”赵王又询问大将乐乘,结果乐乘也认为阏与道险不可救。赵惠文王又向大将赵奢问计。赵奢静静地想了一会,果断地向赵王说:“阏与地处边塞,道路艰险,正如前边两位将军所说。但正因为是这祥,就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相斗,哪一只勇敢些就会取得胜利。”
赵奢的这些独到见解得到赵王的肯定,他立即任命赵奢为大将军,率兵解阏与之围。
赵奢率军西行迎战秦军,在距离邯郸城西仅三十里的地方,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并宣布如果有人在作战问题上提出什么建议,都将立即斩首。这道命令的目的是为了迷惑秦军,使他们失去警觉。但是这条命令下达之后,赵军将土们都不理解,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军队即使日夜兼程,恐怕也解不了阏与之因,为何刚刚出城三十里,却又安营扎寨,不再前进了呢?况且行军打仗,应该集思广益,主帅为什么又不许部下提任何作战意见呢?因此将士们便在下边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赵军与秦军在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对峙下来。秦军人喊马嘶,声音之大,连武安城内的屋瓦也震动了。赵军将士见秦军如此猖狂,侵入赵地如入无人之境,心中十分气愤。达时赵军中一名负责侦察敌人的军侯忍耐不住,不顾命令,建议起奢发兵解救武安之危。赵营立即下令把这名军官斩首,从此再无人敢议论军情了。他命令全军修筑营寨,深沟高垒,作出长期间守的姿态,以怯敌畏战的假象麻痹秦军。赵奢一直按兵不动,长达二十八天之久不仅毫无进军的动向,反而命令修建更多的堡垒以加强防守。
秦军主帅胡阳感到有些奇怪,为何赵军一直陈兵不战,他要摸清赵若的意图,派了间谍潜入赵军驻地探查虚实。赵奢明明知道来人是秦军的奸细,佯装不知,命人用好酒好饭招持他们,并让他们观看新增的堡垒和固守不进的情况,然后又让他们自由地离去。秦军的间谍回去后,向胡阳报告:赵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的地方就驻扎下来了,不断修建营垒,准备长期防守。他们不想来解阏与之围了,赵国已经不把阏与当作他们的国土了。胡阳听后大氰认为赵军怯战,不敢迎战秦军。秦军于是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放松了警惕,疏于戒备。
赵奢看到秦军已经中计,便命令全军日夜行军,仅用二日一夜的时间就突然出现在阏与前线。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他命令部队将附近的有利地势和制高点全部占据,以便随时攻击敌军。
胡阳听说赵军突然赶到阏与战执惊慌失措,命令秦军不分昼夜迎战赵军。等秦军到达阏与前线时,有利的地形、地物已经全被赵军占据。胡阳不能坐以待毙,只得命令秦军争夺北山的高地。但由于秦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赵军以逸待劳早有准备,秦军虽然几经争夺,最后还是无法攻上山,只好在山下列阵。
正当秦军无计可施之际,赵奢组织好军队兵分两路,从山上山下同时发起猛烈的攻击。在赵军前后夹击下,秦军全线崩溃,大败而逃,赵军获得了大胜,阂与之围解除了。起奢胜利班师凯旋。
就是在这场战役之后,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相等。
惠文王进了赵府大门,经过书房,看见一个身材挺拔的少年,正在水池边挺身肃立着高声念诵。听得几句,却是《孙膑兵法》。噢,对了!惠文王心中一动,早听说马服君有个天赋不凡的儿子,莫非这便是了?看这模样,马服君便在书房廊下了。别急,看看这父子做何功课了。惠文王向身后内侍挥挥手,便站在竹林边不动了。
片刻之后少年吟诵停止,昂昂高声道:“赵括已背完兵书十三部,请父亲点评。”
“你脑瓜好,记得牢,这固然好。但要记住,打赢战争靠的是实战经验,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
“那也未必。都是出色的将领要身经百战,可是谁真能经历一百场战争?孙膑只指挥过两场战争,一场桂陵之战,一场马陵之战,庞涓的大军便灰飞烟灭。姜太公七十多岁才遇到周文王,之前根本没有打过仗,不也写出了《六韬》吗?”赵奢论辩起来滔滔不绝,父亲根本说不过他。
惠文王大为赞赏,拍着手从竹林走出来,说道:“后生可畏,赵家又出了一个好儿郎呀!”
赵奢连忙站起施礼参见,赵括也跟在父亲后面行了大礼。
赵奢问:“主公今天莅临寒舍,有何嘱咐?”
惠文王这才想起正事,便将秦国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事说了一遍,末了道:“此事棘手,马服君有何评判?”
赵奢思忖一阵便道:“秦国此等做法,意在挑起事端,真令我们左右为难。老臣之意,两难斡旋,便需邦交猛士。若有一智勇兼备之特使,专司和氏璧周旋秦国,或可得完满结局也。”
“有理。”惠文王轻轻敲着座案,“马服君以为,何人堪当特使?”
“老臣不谙邦交,尚无人选。我王不妨召集大臣举荐,或可得人。”
惠文王一拍案,“好!便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