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一到前线,即全盘废弃廉颇的战略战术,任意更换了将校。他刚愎自用,求胜心切,无视主客观条件,下令西渡丹河,全线出击。
而白起则一反王龁三年来一味进攻的态势,偏偏运用兵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所谓欲擒故纵,“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战争遂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赵国四十余万主力大军,被五十余万秦军困在了长平河谷。
对赵军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被围,而是粮道被阻断。四十万大军被围,浴血大战何惧之有?若仅凭血战,秦军根本不可能奈何赵军猛士。然则赵国腹地无法向上党运粮,石长城仓廪无法向长平大军运粮,这便立见危机。
赵括神色凝重,召集将领升帐议事。他对众将说:“诸位想必已经明白,我军两垒已经被秦军分割,长平大军陷入困境。我军失利,责任在我!然我军主力尚在,请诸位公推一谋勇之将统帅全军破围!赵括自请一军死战开路,以赎罪责!”
大家见一向高傲的赵括坦承自己的过错,也很感动。生死存亡时刻,也没时间责怪他了,只有同心戮力,置之死地而后生。便齐声说:“拥戴上将军!统率三军,杀出血路!”
“好!诸将回营,厉兵秣马,午后立即出战!”赵括命人取酒来,与大家共饮盟誓。
赵国主力大军四十余万倾营出动,主攻方向是秦军王陵的阵地。
赵括将十五万大军分做三路:主力步军十万分做两阵,半个时辰一换,轮番进攻,不给王陵营垒以任何喘息之机;五万精骑两翼守侯,专一截杀王陵隐蔽在山谷的突袭骑兵。此时赵军上下都已经明白了此战关乎全军生灭,自是人人鼓勇拼死。
三日大战,赵军战死十万余,活着的二十余万人,也大多负伤。
打起仗来,人就不怕死了,但是没有饭吃可不行啊。很多士兵不是战死的,而是活活饿死的。更有很多伤员得不到医治,死在阵地上。赵括安慰将士们:“弟兄们,挺住了,赵王正向列国求援,天下战国不会看着赵国大军覆灭!撑持得些许时日,赵括定然领着弟兄们回到赵国,重振雄风,向秦人复仇!”
赵军苦苦已经支撑四十多天,死伤大半,所有的战马都吃掉了,战场上发生了吃死人肉的惨剧。赵括看援军无望,只得决定作最后一次冲击!
次日清晨,太阳爬上了山头,广袤的河谷山塬一片血红一片金黄。赵军吹响了悲壮的号角,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赵括报着必死的决心,手持长戈,赳赳向前。身后是如洪流一般的赵军将士,向秦军营垒压来。
白起在狼城山了望片刻,便断然下令:“打出本帅旗号!列强弩大阵正面拦击!”
王龁令旗一劈大吼一声:“强弩大阵起!”便见阵前万千强弩齐发,粗大长箭便暴风骤雨般迎着赵军倾泻而去,两翼铁骑尚未杀出,赵军浪潮已经哗地卷了回去。中军司马便是一声惊喜地喊叫:“武安君,赵括中箭了!眼看五六箭,必死无疑!”白起冷冷一挥手:“各军仍回营垒坚壁!赵军不出,我军不战!”
赵军又退回了没有彻底拆除的车城圆阵。身中八支大箭的赵括被抬到废墟行辕前时,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粗大的长箭几乎箭箭穿透了他单薄精瘦的身躯,兵士们不敢将他放上军榻,只有屏住气息将他抬在手里,一圈大将围着赵括,外面便是红压压层层兵士,人人浑身颤抖全无声息。
赵括终于睁开了眼睛,费力地喘息着挤出了一句话:“弟兄们,赵括,走了,投降……”便大睁着一双深陷的眼洞骤然摆过头去,永远地无声无息了。大将们哗地跪倒了。兵士们也层层海浪退潮般跪倒了,软倒了。便在这一刻,赵军将士们才骤然发现,这位年青上将军对于他们是何等重要!若没有他在最后关头的非凡胆识,谁能活到今日?赵军早就在人相食的惨烈吞噬中瓦解崩溃了。
次日清晨,一面写有血红的一个“降”字的大白旗高高挂上了中央将楼楼,近二十万赵军缓缓涌出了车城圆阵。在原来两军的中间地带,秦军列成了两大方阵,中间是宽阔通道。赵军沉默地流动着,流向了黑色甲士林立的大山深处。
秦军没有欢呼。降兵没有怨声。整个战场竟是一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