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杨慎传
80786700000002

第2章 序言

天府之国四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特别是在巴蜀文明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闪烁着巴蜀儿女独特的气质风范,明代大文人、大学者杨慎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又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等,明代四川新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学者。杨慎十一岁能诗,二十四岁状元及第(是明朝四川唯一状元),授翰林修撰、经筵讲官,三十七岁被放逐滇云,流离三十余载,终老滇南。

杨慎博学多才,长于诗文词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造诣深厚。著有《全蜀艺文志》《南诏野史》《陶情乐府》《古今风谣》《丹铅录》等一百余种作品,其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选为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词而名扬天下,他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明史·杨慎传》云:“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杨慎家族“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杨慎父亲、两朝首辅杨廷和主持朝政,改革弊政,清正廉洁,反腐肃贪,被誉为“救时宰相”。

杨慎身后齐名李、苏,明代著名学者李贽《续焚书·与方初庵》曰:“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流光于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杨慎在明代文化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前人把他与唐代诗仙李白、宋代文豪苏轼相提并论,因此杨慎对于成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阅选杨慎《春兴》《宿金沙江》《武侯庙》《三岔驿》《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送余学官归罗江》等诗词,以及唐、宋、明朝诗人吟咏四川的诗词,题名集为《诗词若干首》,印发给与会中央及各省市领导鉴赏。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浩大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是四川启动最早、影响最广的一项文化工程,通过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杨慎被公布为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四川省、成都市和新都区精心打造升庵文化品牌,为宣传历史文化名人杨慎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杨慎家族传承数百年,人才辈出,彪炳史册,其“四重”家训几百年来一直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留存至今的新都杨升庵故居桂湖、杨氏宗祠等众多名胜古迹闻名国内外,彰显着杨氏家族行善、爱乡、爱民的优良家风。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传记系列:杨慎传》的作者张德全,是成都市新都杨升庵博物馆副研究员,其父亦是杨慎研究专家。多年来,张氏父子以对家乡先贤文豪的礼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潜心研究、考证杨慎的生平、学术、思想、影响,形成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四川省委宣传部、新华文轩集团、天地出版社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最终顺利创作完成本书并出版发行,为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增加了新的篇章,值得肯定。

郑晓幸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