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前儿童游戏
8074300000005

第5章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各种论述,是源于这一学派的基本思想,即人与动物一样,有需要发泄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但人和动物不同,社会的道德规范必须限制这种发泄,当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冲动和欲望累积起来时,将会不自觉地寻找出路,做梦、幻想、口误等表现就是潜意识的泄露。如果积累过多,压抑过深,而得不到释放,就会造成心理失常,产生精神病。他们认为游戏就是宣泄受压抑的冲动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精神分析学派的最早代表弗洛伊德以及他的追随者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一思想。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完全植根于他的人格构成学说,因此,要了解其关于游戏的思想,首先必须了解他的人格构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冲动所组成的,它们不懂得什么逻辑、道德,而只受唯乐原则的支配;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即符合道德行为要求的部分,它代表着“我们意识的要求”。

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儿是完全受本我支配的,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和超我才一起得到发展。个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形成自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我在调节和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时的机制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根据上述人格构成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对儿童游戏的看法。他认为,驱使儿童去游戏的,正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游戏与其他心理事件一样,受到唯乐原则的自动调节。同时,弗洛伊德又认为,统治儿童期的愿望是快快长成大人,做大人所能做的事情,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儿童只能在游戏中获得对这种愿望的满足。例如,常见的儿童游戏“娃娃家”中,一些儿童在游戏中充当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角色,他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活动,“奶奶”买菜做饭,“母亲”带孩子,“父亲”上班,“爷爷”帮助料理家务,等等,以成人的角色自居,这样就可以使儿童“当大人”的愿望得到满足。

诚然,儿童游戏并非总是和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不愉快的体验也时常会成为游戏的主题。例如:在幼儿园中,某个儿童由于不守纪律,或有侵犯他人的行为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老师的这些批评会给儿童带来不愉快的体验。根据唯乐原则,儿童应该避苦趋乐,忘掉这些痛苦体验,但恰恰相反,老师一走开,或过些时候,儿童就会把这种痛苦的体验变成游戏,把刚才老师批评他的话,转嫁到同伴或玩具身上。此现象似乎与唯乐原则相矛盾,但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强迫重复的现象,即游戏的产生可能是由某种不愉快的体验引起的,但这种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不愉快的体验转嫁到别人(同伴或玩具)身上,使自己的不愉快体验得到发泄。此时,这个儿童也从这种体验的被动承受者转变为这种游戏的主动执行者,使自己想成为大人(老师)的愿望得到满足,并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弗洛伊德还进一步解释道:儿童游戏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强迫重复现象,原因在于此时儿童的“自我”结构还不完善,心理防御机能尚不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环境的伤害,所以许多事情是儿童在当时无法忍受的,“自我”往往被现实所挫败。“自我”要奋力去掌握环境,使不可忍受的事情变为可以忍受的事情,这就需要重现事件,重新体验,这就产生了强迫重复现象。

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游戏能够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为其发泄受压抑的、不能为社会所允许和接受的冲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所,也为儿童战胜现实,从被动的体验者转变为对环境或事件积极主动的掌握者提供了途径。

也就是说,游戏补偿了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使儿童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和心理紧张,克服困难,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从而适应现实环境。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艾里克森的游戏理论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并积极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格,它要获得理想的发展,必须成功地协调来自内部的心理性欲要求和来自外部的社会要求。所以在人格构成中,自我是积极主动的因素,而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它是自我的一种机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发展,游戏的形式也将有所不同。以使用玩具为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主要的游戏形式。

艾里克森曾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①对人信赖与不信赖的冲突(2岁内);②活泼与羞怯的冲突(2~3岁);③主动与退缩的冲突(3~7岁);④勤奋与自卑的冲突(7~16岁);⑤自我同一性与自我迷失的冲突(青春初期);⑥友谊与孤独的冲突(青春晚期);⑦有创造力和颓废迟滞的冲突(中年期);⑧完备满足与悲观绝望的冲突(老年期)。他指出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倘若发展任务解决得好,就能形成理想的人格,解决不好,则形成与理想人格相反的另一种人格。他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前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后一阶段的人格发展,游戏在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过程中,起着“催化剂”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把对游戏的研究与发展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这对游戏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大贡献。尤其是精神分析学家在“游戏治疗”中采用的“娃娃游戏”方法,引起了研究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的注意。于是,人们开始把它作为研究学前儿童人格因素的一种方法。这些研究本身,使“娃娃游戏”治疗技术得到丰富和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对儿童游戏的研究。20世纪60至70年代,早期教育在西方受到普遍重视,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其中也起了一定作用,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所强调的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价值,对于今天人们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育,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