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仁寿堂集
8073800000002

第2章 序

林飞

萨公镇冰一生亲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身经百战,宦海沉浮,以海军耆宿、平民首长、救世菩萨载誉乡邦。

萨公幼入福建船政后学堂,复留学英国,清末历任威远、康济、通济、海圻诸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总制等职;民国时期,擢为海军临时总司令,并三任海军总长,兼代国务总理,获授“肃威上将军”衔,为中国海军界元老。

民国十二年至十五年(1923—1926),萨公出任福建省省长,力主革除官场陋习,要求官员平民化,更以身作则,青鞋布袜,微服出门,深入民间,察访民生疾苦,关心民瘼;在任期间,为方便民众,将省府大院西围墙后缩,修一条马路,后人为纪念萨公命名为“肃威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萨公前往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向华侨宣传抗日救国,筹集经费、物资,支援祖国抗日;抗战胜利后,萨公尤热心家乡慈善事业,在福州开元寺南侧建设福建佛教医院(今福州中医院),并亲任董事长。萨公之德高望重,遍闻闾里,妇孺皆知。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细加品味,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真可谓一心一意,吾国吾民,无时不见,无处不铭。

央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开篇从福建船政讲起,福建船政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起点。船政的根本在于学堂,而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英才在中国近代百年引领时代风骚,萨镇冰正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萨公晚年也十分怀念在马尾求学的时光,期待一雪前耻,建设强大的海军。出版萨镇冰诗文集,是纪念船政先贤,弘扬“爱国、科学、开拓、创新”的船政精神的一种方式。

谨序。

二○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作者系中共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员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