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励精图治,整饬朝纲,休养生息,使得唐朝进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国家强盛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唐玄宗晚期,他便开始贪图安逸,在得到杨贵妃之后,更是过着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在李林甫和杨国忠当朝期间,朝政腐败,地方割据日甚,国势迅速倾颓,时刻酝酿着一场危机。终于,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在这个关系着大唐命运的危急时刻,戍边宿将郭子仪临危受命,誓死捍卫大唐江山。
唐玄宗李隆基早期的时候,任用贤臣,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并且达到了唐朝的盛世时期。然而,到了晚年,唐玄宗便开始贪图安逸享乐,尤其是在得到了杨玉环之后,更是荒废朝政。此时的唐玄宗专宠杨贵妃,整日沉迷于酒色中,不理朝政,使得政治十分腐败。宰相李林甫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先后掌权,任人唯亲,无恶不作,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朝廷内部,盛世时期的景象早已经成为过去,转而是一派衰败的迹象。
在朝廷外部,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使得边疆的节度使开始大肆自行招募兵士,甚至还有的培植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唐朝的北部边疆色楞河一带,生活着回纥人,而在西部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吐蕃人,唐朝同边疆各族虽然也发生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却是主要的。自高宗以来,唐朝在边疆上一直有重兵驻守。唐玄宗时,为了加强防御,在重要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每个军镇都设置一个节度使。由于长期的朝政荒废,当时边疆的十个节度使总兵力已经达到了49万,而唐朝中央禁军不过12万人,形成了严重的外重内轻的局面。节度使起初只负责几个州或一个道的军事,后来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日益增大,由于边境离京城都非常远,所以朝廷对这些军队也是鞭长莫及。随着唐玄宗骄奢淫逸的生活和节度使权力的过大,终于给驻守北方边境,手握重兵的野心家安禄山、史思明等以可乘之机,并且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这对唐朝来说,几乎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此以后,唐朝开始快速地走向衰败。
“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便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出生在少数民族部落。安禄山本姓康,名叫轧荦山。他是营州的胡人,母亲阿史德氏曾作过女巫师,后随丈夫来到了突厥部落,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阿史德氏便以附近的一座山的名——轧荦山来给儿子起名。不久安禄山的生父不幸死去,他的母亲便再嫁给了突厥的一个小头目安延偃,轧荦山便继父姓安改名叫禄山。
史思明也是营州的胡人,比安禄山出生早一天,两人都以勇猛好斗闻名四邻八乡。他的父母也像安禄山的父母那样,在突厥部落生活,所以,两人从小玩到大,经常一起嬉戏玩耍,一起去干偷鸡摸狗的事情。安禄山十多岁时,部落流散,跟着安延偃的侄儿安思顺等人逃出突厥,辗转来到幽州(北京西南)。在流荡生活中长大的安禄山,奸诈狡猾,性情残忍,善于察言观色,揣摸别人意图。由于从小混迹于多民族杂居地区,安禄山通晓6种民族语言,当上了互市牙郎(翻译兼经纪人)。
开元初年,安延偃带安禄山投归了唐朝,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琏的部队里做事。唐将张守琏任命安禄山为搜捕官,命他带兵出塞巡逻。而安禄山也确实能干,每次出塞都能生擒数名契丹士兵。张守琏见他作战勇敢又有智谋,就把他收为养子,并推荐给朝廷。这时朝廷由宰相李林甫专权,安禄山便大肆贿赂他。李林甫嫉恨儒臣因战功提升,对自己不利,便劝唐玄宗说:“文官出任统帅,对真正的战争往往会束手无策,不如重用贫寒出身的蛮族。这些人打仗勇敢,又不会结党营私,陛下只要以恩相待,他们都会忠心为朝廷效劳的。”后来,唐玄宗出于某些原因,同意了李林甫的建议。随后,唐玄宗便开始大批启用番将,并对安禄山更加宠信。
说到张守琏,其实他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将官。他是开元年间的边疆宿将,其人骑射超群,仪表壮伟,性情慷慨,崇尚节义。他曾转战于陇右、北庭等地,在与吐蕃、突厥作战中,智勇双全,屡建战功。开元十八年(730),契丹部落内乱,牙将可突干杀其头领,又胁迫奚部落叛降突厥。唐军连年征讨,先胜而后败,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战死沙场,局势对唐军极为不利。开元二十一年(733),平日里惯作偷鸡摸狗无赖勾当的安禄山,因盗羊事发被捕,张守琏下令将其乱棒打死。安禄山临刑大叫:“大人不想灭掉奚和契丹吗?为何要杀我!”张守琏看这安禄山身高体胖,言语豪壮,一副剽悍之相,便免其死罪,让他和史思明一起充当捉生将,为自己效力,将功赎过。到了开元二十二年(734),唐朝廷任命张守琏为幽州节度使,并对他寄予厚望。这年六月,张守琏出兵大破契丹。面对唐军的猛烈攻势,突厥又故技重施,到了十二月,可突干诈降以行缓兵之计,后来这个伎俩被张守琏识破,遂使用反间计,斩契丹王屈烈和可突干,传首东都洛阳。从此以后,张守琏备受朝廷重用,并且屡立战功。其实,这安禄山被重用也是形势所致。当张守琏受命为幽州节度使的时候,军情十分危急,正是用人之时,而且张守琏手中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而此时张守琏了解到安禄山骁勇过人,加上熟悉山川地形,并且对奚和契丹的内情也是十分了解。有一次他只带几名骑兵就擒获了数十名契丹人,这些战绩让张守琏感到惊奇,并且认为他是可塑之才。随后,又因为安禄山常能以少胜多,战功不断,所以深得张守琏赏识,很快就被提拔为偏将,并收为养子。在随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安禄山便升任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从三品)。这个晋升的速度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快了。
开元十四年(736),安禄山奉命出击奚和契丹。由于前几次的胜利,安禄山开始骄横跋扈,不把这些蕃族放在眼里。在出战的时候,他没有经过仔细的侦查,便恃勇轻敌,贸然进兵,最后中了敌军的埋伏,损失惨重。由于在出战之前,他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按照军法当斩。但是,由于这次的战事失利,已经使得唐军陷入了困境,朝中也无可用之将。又因为张守琏爱其武勇,不忍下手,所以就派人将安禄山押送到东京洛阳,推给朝廷处理。宰相张九龄批复:“春秋时齐景公的大将司马穰苴为号令三军,杀了显贵骄横的监军庄贾;吴国的将军孙武为演练兵法,杀了不听军令的后官宠姬。张守琏已经下过军令,安禄山不能免除死罪。”但是,也有朝臣认为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可以让安禄山戴罪立功,如果再有失利,再一并处罚。后来,唐玄宗见过安禄山后,也像张守琏一样,惜其体形魁壮,相貌威猛,不忍处以极刑。对于皇帝的特赦决定,张九龄据理相争:“安禄山兵败丧师,按照军法应当斩首。臣观其面貌,乃是一副反相。若是今日不杀,将来必成大患。”然而,此时的唐玄宗也是贪大好功,想效法先帝,有所功绩,于是,在听到张九龄的谏言之后,心中非常的不痛快,说:“你可不要像晋朝的王夷甫遇见石勒那样,随便臆断安禄山难以控制。”这次安禄山又幸免于死,被撤掉官职,以“白衣将领”效命军中,立功赎罪。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安禄山在以后的行事当中,非常谨慎,这也为他后来再次被重用打下了基础。
安禄山战败后,张守琏又少了一只臂膀,所以面对当时复杂的形势,他也是感到非常的棘手。其后的几年里,他很少用兵,只是坚守城池。但是,他属下的一些将领十分好战,并且也想借战争建功立业。但是,他们的多次请战都被张守琏拒绝。到了开元二十七年(739),有一天,张守琏属下将领假传命令,发兵进攻奚族部落,结果遭到惨败。后来,张守琏得知此事,非常恐慌,唯恐朝廷问罪,于是就也没有追究属下将领的责任,并且隐瞒真情,谎报获胜。事后又贿赂奉命核查的宦官,继续蒙骗朝廷,但是后来被知情者告发,贬官为括州(浙江丽水)刺史,到任后他依然是惶惶不可终日,由于经常处在这样的高度紧张之下,所以没过不久,便毒火攻心,背发毒疮而死。开元二十八年(740),边疆的局势又开始恶化,在这个时候,唐玄宗又想到了安禄山,随后又重新启用他,并任命安禄山为平卢镇兵马使。安禄山惯于投机取巧,巴结上司,讨好左右,因而有不少人替他摆功捧场。凡是皇帝左右的人来到平卢视察,安禄山都以重金贿买交结。御史中丞张利贞为河北道采访使,来到平卢,安禄山殷勤献媚,极力巴结,对张利贞身边随员,皆赠以厚礼。张利贞回朝后,对安禄山大加赞扬。安禄山因此被提升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兼两蕃(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天宝元年(742),又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这一路的升迁,可谓是平步青云。天宝二年(743)正月,安禄山奉命进京。唐玄宗对其特加宠幸,并且给他特权可以随时入宫晋见。朝见皇帝时,安禄山煞有介事地报告说:“去年秋天,营州发生蝗灾,危害庄稼。臣焚香祷告上天说:‘我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让蝗虫吃我的心。我若没有辜负天地神明,祈请上天显灵,赶走蝗虫。’臣祷告刚毕,只见一群红头青鸟从北方飞来,顷刻之间就把蝗虫吃光了。臣请求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交付史官。”安禄山这番话,极尽撒谎编造,阿谀献媚之能事,将他的那种善于钻营取巧的嘴脸全部展露出来了。但是,年近花甲,还陶醉在盛世之中的唐玄宗,听到安禄山的这一派胡言乱语,不但没有斥责,反而是满心欢喜,夸奖安禄山忠诚直率,并且予以重赏,加授骠骑大将军(武散官从一品)。这个时候,朝中也多是奸佞当道,人人都是想讨好玄宗,也图升官,再加上朝中很多人都接受过安禄山的好处,所以都是积极逢迎。这样一来,安禄山就更加的受宠。天宝三载(744)三月,安禄山又兼任范阳节度使。原范阳节度使裴宽入朝任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席建侯担任河北道黜陟使,受安禄山贿赂交结,在奏章中极力称赞其公直无私,严正奉法。裴宽和宰相李林甫也迎合唐玄宗的心意,赞美安禄山。这三个人都是玄宗信任的大臣,安禄山由是更受皇帝喜爱,地位越发稳固。
然而,权欲极强的安禄山在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下,逐渐看出来朝廷中的为官之道。他深知要想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就要笼络这些朝中大臣,而笼络最好的办法就是贿赂,就是投其所好。所以,当他已经有了炙手可热的权力之后,他更是显得恃宠而骄。后来,为了以功邀赏,巩固宠信,安禄山多次出兵,袭击已经归降的同罗、奚、契丹部落,任意杀戮,并且告捷于朝廷。结果,奚和契丹都杀掉朝廷的“和亲”公主而反叛。安禄山又以此为由,出兵讨伐,残酷镇压。安禄山做着危害国家社稷的事,反而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并且一再的封赏授爵。可以想象,当时的唐玄宗已经是多么的昏聩无能。边疆难得的相对稳定都被安禄山打破,一时间很多蕃族都恐怕在归降唐军后还会遭到杀戮,所以,都联合起来与唐军对抗,使得唐朝处在四面受敌的状态之中。天宝四载(745),安禄山再次进京,向玄宗表白说:“臣生长于蛮夷之地,蒙受皇恩,荣宠备至,心中常感惭愧。臣愚蠢不足胜任,只有献身许国,才能报答陛下的恩情。”唐玄宗听了没有立即夸奖,但心里非常满意。当时,正好皇太子(李亨)进殿来陪侍,唐玄宗让安禄山拜见太子。安禄山居然不肯跪拜,并问左右内监:“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解释说:“朕百年之后,由他来继承皇位。”安禄山这才谢罪道:“臣愚钝不懂朝廷礼仪,一直只知道有陛下,不晓得还有皇太子。臣罪该万死!”然后叩拜太子。安禄山装痴卖傻,唐玄宗却看作诚实可爱,又是夸奖,又是赐宴。这年冬天,安禄山上奏称:“臣征讨契丹,途经北平郡(河北卢龙),梦见先朝名将李靖、李劫求讨食物,便为之立庙。献祭的那天,神室梁上生出灵芝,一株十茎,形状如珊瑚盘叠,灵芝是吉祥征兆,预示着人神相协,镇服蛮夷。臣伏请将此事宣付史馆记载,以彰扬神明幽赞之功。”这一欺君罔上的伎俩,与上次的“飞鸟食虫”,如出一辙,并且和上次一样,唐玄宗听后也是非常欢喜,更加宠爱这位番将。天宝六年(747),安禄山又兼御史大夫之职,握有纠举地方州县长官的监察权力。天宝七年(748),玄宗封安禄山为柳城郡开国公,赏赐食封300户,并赐给享有特权的铁券。天宝九年(750)五月,安禄山又受封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将帅封王的开端。夫荣妻贵,安禄山的两位夫人康氏、段氏也受封为国夫人(一品命妇),安禄山的11个儿子,都是唐玄宗御赐名字。
其实,安禄山表面看来性格开朗,忠厚老实,其实内心却十分狡诈。当他触及到唐朝政权的核心后,便开始大行韬晦之计。当时杨贵妃得到皇帝的宠幸,安禄山即请求做贵妃的养子,皇帝同意了。他叩拜时,必先叩拜贵妃后叩拜皇帝,皇帝对此感到奇怪;他回答说:“番人是先母后父。”唐玄宗听后非常高兴,对安禄山更加宠爱。看到皇帝如此相信自己,安禄山的不臣之心更加迫切,他安排亲信在长安探听消息,却每年向唐玄宗进贡表示自己人臣之意。随着对皇帝性格的熟悉,安禄山越来越讨玄宗欢心。晚年的安禄山身体更加肥胖,腹部的赘肉松弛到膝盖,两只臂膊用力拉牵着腹部才能行走,可在皇帝面前跳起《胡旋舞》,仍然迅疾如风。皇帝看着他的腹部说:“胡儿腹中有何物而这样大?”安禄山说:“唯有一片赤心!”玄宗于是为他的赤诚所深深感动。每年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天长节。天宝九年(750),安禄山为表忠孝,进献山石功德、幡花香炉等贡物。唐玄宗崇信道教。安禄山又特意进献一套36件的玉石天尊,雕刻细致,工艺精湛。在唐玄宗眼中,安禄山镇守北疆,“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既有战必克的武略,又有腹怀“赤心”的纯诚,因此重用而不疑。安禄山一面在朝廷之上巧言奉承,一面以抵抗蛮族南下为名修筑雄武城,扩充兵士,积聚粮食,储备大量武器;同时他还暗中派遣胡商到各地经商,每年坐收百万之利,采购大量叛乱物资,随时准备谋反。
然而,面对危机四伏的形势,这时已经是沉迷于骄奢淫逸当中的唐玄宗已经没有丝毫的斗志,他一心做着自己的盛世梦,丝毫没有察觉到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并且没有做任何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