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
8070600000010

第10章 提升自控力,做心平气和的自己(4)

这些都说明,有充分的理由让我们揭开情感生活的面纱,即使在不能公开表达情感的时候,也至少承认它们的存在。不管你对它采取什么态度,你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它。如果你否定它,它不会消失,只会潜藏在你的意识里继续影响你。虽然你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它可能会操控你做出自己不想做出的事,或者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自己情感的坦率,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感。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眼泪,我们就可能对别人的眼泪失去耐心;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愤怒,我们就可能被别人的愤怒搅得心烦意乱;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快乐,我们就不能分享别人的快乐;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爱慕,我们就可能对别人的爱慕表现冷漠;假如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们就可能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情绪是态度的反应,是对情绪源的外在表现,有消极积极之分,却没有对错之别。

一个人在情绪起了变化的时候,注意力会放在引起情绪反应的事情上,也就是陷入情绪当中,无法“跳出来”看到当下的情绪。经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这是怎么了?是否能控制、纾解和调理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自我觉察。

要养成觉察情绪的习惯。很多人在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比如很多人表现出生气的态势,却没有觉察到。还有的人一大早从睡梦中醒来,由于残留在潜意识中的噩梦,或者一个想不起来具体情景的尴尬经历而感觉不快,一整天在工作中都闷闷不乐,对同事们看到自己阴沉面容时所显露的表情感到莫名其妙,对自己在这一整天遇到的种种不顺觉得无法理解……假如你被激怒了,感到心中蓄满排山倒海的怒气,肌肉紧绷,表情紧张,并怀着敌意的冲动时,你要觉察到它的存在,知道它随时会引发失控的行为——可能说错话,做错事,做不正确的判断和回应。你只有先觉察到它的存在,保持警觉与理性,才可能排解困难,渡过难关。

◎善用情绪带来的正面影响

人们会因为哭而发愁,会因为发抖而感到恐惧。也就是说,人的情绪可以由行为引发。

——《成功交际法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依靠IQ(智商),其余百分之八十都是凭借EQ(情商)而获得。而EQ管理的理念即是用科学的、人性的态度和技巧来管理人们的情绪,善用情绪带来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帮助人们成功。

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是和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的。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

当你明白自己的情绪不对劲后,你要去认识,有哪些是应该自己负责的,又有哪些是外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你因迟到遭到上司的处罚,心情很沮丧。那你就要追问自己:此事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外部的原因?如果是属于堵车之类的外部原因,那么不必太在意;如果是自己动作慢,常起晚的原因,那就改变习惯而不是谴责自己。如果因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上司的处罚也是值得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自己遭遇的不幸归因于外界。比如,上司批评自己是因为一直就看不惯自己,而这种假想出来的不公平感会让情绪雪上加霜。此时,如果你能够及时地消除对对方的“假想”,并现身说法,就可以帮助自己卸掉一个沉重的包袱。

此外,某些已发生的事情可能已经产生了不可更改的后果,比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可能得罪了上司。你除了要认识到无论前面发生了什么,都属于过去外,还要帮助自己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比如,要如何做才能减轻自己留给上司的负面印象?怎样才能让上司重新信任自己?为此,你可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这件事的发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二、现在的状况还有哪些不完善?

三、你现在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成你需要的结果?

四、在达成结果的过程里,哪些错误你不能再犯?

当你面对于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会产生恐惧、担忧、焦虑,而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好帮助自己增强对事情的控制力,你的坏情绪也就会得到缓解。

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前焦虑不安、坐卧不宁;受到上司、客户批评后眼前一片空白,不愿工作;和同事、朋友争吵后,气得上街乱逛,买一堆不合时宜的东西泄愤……

像这类失控的举止,偶尔一次还不要紧,如果经常这样,必须要小心!因为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感觉”的奴隶,陷于情绪的泥淖而无法自拔——一旦心情不好,就“不得不”坐立不安、“不得不”旷工、“不得不”乱花钱、“不得不”酗酒滋事……这样做不仅扰乱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也干扰了别人的工作、生活,使别人丧失了对你的信任。

长期的消沉情绪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有极大的影响,怎样摆脱和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呢?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迪提出了七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针对问题设法找到消极情绪的根源;

二、对事态重新估计,不要只看坏的一面,还要看到好的一面;

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

四、不妨自我犒劳一番,譬如去逛街,去饭店美餐一顿,听歌赏舞;

五,思考一下,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六、想一想还有许多处境或成绩不如自己的人;

七、将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往昔作对比,会顿悟“知足常乐”。

◎洞悉情绪背后的实质问题

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快乐的人生》

有些人比较内向,容易压抑内心真实的感觉。心情很沮丧时,往往说成是头痛、不得劲儿、不太舒服;焦虑不安时,常以为是胃痛、肚子不好受。解决的办法,多半是找几片药吃了事,很少真正去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别说能看穿自己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了。

卡莱丽在一家私企当职员,她的问题是年纪轻轻的竟成了医院里的“常客”。她不知检查过多少遍身体,但每次都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她也想到了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于是也去心理门诊看了许多次,并按照心理医生所布置的任务去认真做了,但好像收效并不大,她的胃每天照样痛,心情也一直忧愁、焦虑。卡莱丽很苦恼,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原来,卡莱丽得了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疑病症,一种老是怀疑自己有病,担心自己得了某种疾病的心理病。该病的患者常常对体内外的刺激做出某种夸大的判断,特别是爱把身体上的不适感与某种疾病联想在一起,从而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又加大了患者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得身体的不适感更为强烈,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疑病症是一种心理需要,患者会通过怀疑自己得病和反复不断地看病,来满足自己十分匮乏的心理需要,如利用看病的机会来获得他人的关怀。

原来,自从卡莱丽长大后,母亲就很少关注她了;卡莱丽的父亲是个老实内向的人,从不知如何和女儿交流;而卡莱丽从小到大,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但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又时时渴望着亲情的抚慰、友情的支持,希望有人关心、理解自己,有人听她倾诉,与她交流。

在周围环境中不能获得这种感情的满足后,卡莱丽只好借助于反复不断地看病,来向医生倾诉自己深受压抑的情感,得到医生对她的关心与安慰,得到家人更多的关注。

除了上班,卡莱丽的业余时间不是去看病就是买药、熬药、吃药,或是买健康类杂志反复阅读,简直成了职业看病者。这是因为人在生活中忍受不了空虚、寂寞,无所事事时,就必须做一些至少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来获得一种充实感。卡莱丽在没有任何朋友和爱好的情况下,寻找到了一个不断疑病、生病和看病的填充自己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实出无奈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情绪不好时,不要只简单地说一句“我情绪不好”,而要认清我们情绪产生的原因:具体事实和思想观念。

例如,艾玛总说“一见男朋友,我就特生气”。其实她表述之后的确切含义是:“我太生气了,我的男朋友总是当着我的面和其他女生说说笑笑。我为什么会生气呢?我的前任男友就是因为太开朗了,才使得‘第三者’把他‘撬’走了。因此,我一看到现在的男友和女生说说笑笑就感到不安全……”原来,她生气的源头与自己曾经被抛弃的经历有关。她只有认识到了产生情绪的真正源头后,才可能进一步解决问题,化解不良情绪。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信号,提示着你与现实与他人的关系。就算是坏情绪也是深具正面价值的。比如,一个朋友突然冷落了你,你感到很悲伤,说明这个人对你很重要,也许你平时忽略了他,悲伤提醒你以后应更加珍惜你和朋友的关系。

一个人之所以会沉陷在不愉快的情绪里难以自拔,往往是他不能清晰地洞察问题,追寻一些错误问题的答案而造成的后果。你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不紧张”,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完整。因为这样不能显示问题的实质所在,也根本无法提示你必须采取什么行动。

比如你要参加一项商业推介会议,把你公司研究的业务介绍给客户。你很紧张,不知自己怎样才能放松。当然,可以学一些消除紧张的技巧来解决,但这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紧张的原因很可能是你准备不足、缺乏自信,所以相关的问题应该是:“我怎样才能说服他们?我要使用什么策略才能使我的介绍清楚明白?”如果你能想到这些问题,你就不必产生怎么减轻紧张的苦恼。你可以直接解决真正的问题。当你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时,同时也就克服了你的紧张。

Part5 改掉忧虑与抱怨的习惯

有人不知道面对忧虑怎么办,

那就忙起来,把忧虑赶走。

别为琐事抱怨不休,

要知道,概率往往可以战胜忧虑。

要适应无法避免的事实,

学会为忧虑画出“到此为止”的界线。

◎面对忧虑怎么办

如果我们把忧虑的时间用来分析和看清事实,那么忧虑就会在我们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人性的优点》

如果想解决那些逼迫我们、使我们像日夜生活在地狱里一般的忧虑问题,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三个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这三个步骤是:

一、看清事实;

二、分析事实;

三、做出决定——然后照办。

太简单了吧?不错,这是亚里士多德教的,他也使用过。我们先来看第一条:看清事实。看清事实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除非我们能把事实看清楚,否则就不能很聪明地解决问题。看不清事实,我们就只能在混乱中摸索。这是已故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院长郝伯特·赫基斯所说的,他曾协助过二十万个学生消除忧虑。他告诉我说:“混乱是产生忧虑的主要原因。”他说,世界上的忧虑,大多数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做出决定而产生的。“比如说,我有一个问题必须在下星期二以前解决,那么在下星期二之前,我根本不会试图做出什么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我只是集中精力去寻找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事实,因此我不会忧虑,不会失眠。等到星期二,如果我已经看清了所有的事实,一般来说,问题本身就会迎刃而解了。”

我问赫基斯院长,这是否表明他已完全摆脱忧虑,他说:“是的,我想我现在生活里完全没有忧虑。我发觉,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看清事实上,那他的忧虑就会在他知识的光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会怎样做呢?如果我们一直假定2+2=5,那不是连做一道二年级的算术题也有困难吗?可是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人,硬是坚持说2+2=5,或者是等于500,害得自己和别人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对此,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得把感情成分摈弃于思想之外,就像郝基斯院长所说的,我们必须以“超然”、“客观”的态度去认清事实。人们忧虑的时候,往往情绪激动。不过,我找到两个办法有助于我们以清晰客观的态度看清所有的事实:

一、在收集事实时,我假装不是在为自己,而是在为别人。这样就可以保持冷静而超然的态度,也可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

二、在收集造成忧虑的各种事实时,我也收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那些有损我的希望,和我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然后我把这一边和另外一边的所有事实都写出来——而真理就在这两极的中间。

这就是我要说明的要点。如果不先看清事实的话,你、我、爱因斯坦,甚至美国最高法院,也无法对任何问题做出很聪明的决定。爱迪生很清楚这一点。他死后留下了两千五百本笔记本,里面记满了他面临各种问题的事实。

所以,解决我们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看清事实。在没有以客观态度收集全部事实之前,不要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不过,即使把全世界所有的事实都收集起来,如果不加以分析,对我们也没有丝毫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先把所有的事实写下来,再做分析,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实际上,单是在纸上把问题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可能有助于我们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正如查尔斯·吉特林所说的:“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而最重要的是第三步,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步:决定该怎么做。除非我们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我们收集事实和加强分析都失去了作用,变得纯粹是一种精力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