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95

第95章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的确,人生进入老年时期,腿部的运动功能较之手臂等运动器官都会出现早衰等现象,经常表现为两脚行动不利索,甚至发软无力。

我们知道,脚是人们行走与承重的器官,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运动脚趾有助于大脑的健康,甚至有人把脚掌看作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趾活动少了,是腰痛等一系列“文明病”的病因之一。

因此,要想使身心健康,我们生活中就应该多动脚、多行走,让脚经常处于运动的状态。除此之外,有一些科学家还认为足与上呼吸道黏膜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旦足部着了凉,便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能力减弱,从而易患感冒等疾病。可见,我们的脚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

其实,早在1400多年前就被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曾经提出“足下暖”的科学见解。孙思邈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人体的健康,从而引起胃痛、腰腿痛、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腰痛、月经不调等疾病。足部及下肢的某些疾病与足部缺乏运动直接有关,那些腿部肌肉发达、腰膝健壮有力、脚弓富有弹性的人们,常常是使足部处于经常运动状态中的人。

经常运动能促使足亮肌肉、筋膜、韧带、穴位、神经末梢更多地接触砂土、草地与凹凸不平的卵石路面,并使之反射性地调整人体全身功能,从而发挥保健、防病以及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与功效。

从老年医学、运动学来说,中国的这句养生俗语:“人老足先衰,腿勤人长寿。”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人的腿部灵活与否,往往是一个人是否衰老的信号,而腿与足总是相依相伴,腿带动着足,足牵引着腿。那么衰老为什么先从腿脚开始呢?这是人到中年以后,腿部肌肉开始减少,由于人体衰老时,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为脂肪所代替,不断失去造血功能,使骨头得不到良好的营养,骨质因此缺钙而变得疏松、脆弱,从而影响神经调节的灵敏度,肌肉也因此而变得干枯,失去光泽与弹性。

此时,如果自以为身体还很健壮而不注意锻炼,您的许多重要器官就会加快衰退和老化。有些老人不喜欢运动,这样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经过整个冬天深居简出的生“冬眠”生活,人们应该到户外活动,舒展一下筋骨。此时,多活动一下双腿,具有较好的防腿衰老的作用。

通常,有些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在为老年人诊病时,会比较注意检查病人的足腿,他们认为足腿肌肉坚实的人,必定有一颗强壮的心脏。相反,足腿不勤,活动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必然会减弱,血液循环就会减慢,器官也必然逐渐萎缩直至退化。人到45岁以后,腿部肌肉逐渐松弛。因此,中年开始注意足腿的锻炼,这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国有关养生之道中提出“安步当车”、“饭后百步走”,目的都是为了锻炼足腿。

通常,脚的锻炼方法有很多种:步行、慢跑、爬山、骑车、舞蹈等。此外,运动学家们还设计出一种能刺激足部的“康复健身鞋”、“足底按摩器”等都是对足的保健方式。

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

俗话说:“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意思是说,睡前用热水洗脚,对人体养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甚至比喝人参汤的效果还要好。下面选取几种家庭足浴的简单方法,来供我们保养足部。

1.足浴治疗脉管炎

取水蜂、地龙各30克,土鳖、桃仁、郁金、红花、血竭、乳香、没药各10克,牛膝、附子、桂枝、甘草各15克,水煎取液,倒入木桶内浸洗,自小腿以下,都浸浴在温热的药液之中。

2.足浴治疗关节炎

先取透骨草、寻骨风、老鹳草各30克,黄蒿20克,乳香、没药、桃仁、独活各10克,水煎趁热洗足,每日2次,用于下肢关节炎。接着取鸡毛熬水,趁热洗足,使药液淹没下肢关节,可以治疗下肢关节炎。

杨力养生总“动”员

心脏病专家认为,腿部肌肉紧实的人一般也有一颗强壮的心脏。一个步态稳健、行走如风的老人,必定是寿星无疑。所以人们应该想方设法加强下肢的活动,保持腿部肌肉坚实有力。春天,是预防腿老化的最好季节。其方法是多走路,每天最好在30分钟以上。走路的速度可紧走一段,慢走一段,依自己体质情况而定,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走上一条健康长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