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91

第91章 一日生活重于养

你知道,“日生活重于养”这句话出自哪里吗?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养生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在《养生论》中讲了这样一句名言:“一日生活重于养。”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是很注重能够养生和保健的,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说一日生活重于养吗?这是因为人在一天之中,身体会有许多不适之处,如饥饿、严寒、闷热、疲劳、紧张、兴奋、失眠、缺氧以及因环境污染、生态改变等因素,而带来的种种异常感觉。因此,就需要通过饮食、穿衣、休息、睡眠、营养、运动、服药乃至改善环境,以求适应,这就是保养保健在一日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良好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就会受到干扰,那么,随之而来的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也因此受到阻碍或遏制;血液循环、机体代谢、免疫功能都会表现出失常,进而形成病态。如果这个干扰长时间都存在的话,也就是长时间违背生活规律的话,一定会使一个人的健康受损,从而疾患缠身,养生之说也就无从谈起了。

什么叫养生呢?一般来讲,“养生”关键就在于人与环境协调适应,也即“适者生存”的道理。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中世纪的人,对细菌一无所知,当时航海远行的水手,常因喝了不洁净驹水而导致成批的船员死于伤寒病。直到1870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了细菌学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掌握并适应了这个多菌的世界,进而懂得了灭菌的方法,才得以健康地生活。

相传,印度人自古就有练习瑜伽的,他们的特点是,“屏息”以适应缺氧状态,由此求得健身。现代人们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随之瑜伽也己经成为世界性的健身、健美、养生之术。

事实上,意识到适应,便是一种进步。当人们认识到适应与养生之间的依赖关系之后,也就很自然地运用人体的适应条件和能力,进行自我防病和保健。

不久前,在西方某些国家兴起了“适应医学”,这是对养生学的进一步完善。“适应医学”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防病、医疗、保健,必须要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律、适应环境做起。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因为,人的每一天生活都有规律可循,并且要持之以恒。只有顺应自然,善于应变,饮食有节,劳逸有度,作息有序,生命自然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健康不期而至,疾病远离你左右。

然而,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长河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失意、挫折、逆境、不幸等生活挑战。这种时候,最应该运用“适应医学”来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适应医学养生方式的同时,还要掌握点应激能力,面对现实,化解忧郁,寻求寄托。

只有我们运筹得当,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和养生;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危害我们的健康。尽管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都讲究养生,到头来,养生还得从自我做起,从每一天的生活保养做起。正如美国学者威廉·方龙在他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讲到:“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去奋斗,要不就像史前期消灭不适应潮流者那样被消灭。”个人养生也是如此。

杨力养生总“动”员

养生主张“发宜多梳”

《诸病源候论》里说:“千过梳头,头不三二”怪济总录》中说:“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于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延寿书》里亦云:“发多梳,则明目祛风,常以互二十为数。”由此看来,祖国医学是非常强调“梳头养发”的。传统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会于头部,穴位有几十通过梳头,可使头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保持大脑清醒,更重要鑫一是万_激穴位,能起到类似针刺和按李三·万至,子调整与血功蒸,防治疾病。具体梳头方法:一是每日晨醒、午休、晚上临睡前梳头,先由前到后,声由后到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至百余次;二是每天用梳子梳头一遍,然后用梳子齿尖满头轻轻叩打5~15分钟,再梳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