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74

第74章 音乐是长寿的良方

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传入大脑后,能很好地刺激神经系统,能够调节人体各个部分,从而使人体分泌有益健康的生化物质,促进肠胃的有规则蠕动,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作用。瑞典有关医学研究者证明,对老人播放优美的音乐,不但能够推迟大脑的衰老,而且还能恢复其记忆力。

刘向《说苑》中记载:上古时代有个叫苗父的人用音乐给人治病,“以管(乐器)为席……扶诸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而且治疗效果很好。《乐记》说:“乐者心之动。”这说明音乐与人的精神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精神作用支配内脏的功能,因此音乐对人体内脏活动也有十分重要影响。

优美的音乐是健康的福音,然而不好的音乐是则是害人的毒品。有人作过实验,优美的音乐有助于安神、止痛、催眠、降压、益智、通便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治疗头痛、失眠、眩晕、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而节奏过于强烈和疯狂的音响,则能破坏心脏和血管正常运动的节律,使人的脉搏和呼吸明显加快、心脏和神经受到损害,严重的可导致神经错乱甚至猝死。

美好的音乐,不但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美好享受,而且还能促进健康长寿。据记载,我国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也是高寿,欧阳修在谈到音乐时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闭居,不能治。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则乐之愉然,不知疾在体矣。”

你知道吗?有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大师都是长寿者,如著名的歌剧《茶花女》的作曲者威尔第活到88岁;世界圆舞曲大师施特劳斯活到85岁;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活到77岁;世界钢琴大王李斯特活到75岁。

那么究竟音乐是如何促进我们的健康呢?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会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同时,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还能够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此外还能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我们的应激能力。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喜剧大师卓别林也酷爱音乐,他们不但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寿,而且还从音乐中得到启迪,创作出许多不少脍炙人口的音乐或文学作品。

音乐可益智健脑

音乐还能益智健脑,你知道吗?我国古代有“老年抚琴,日记千言”的传说,近年瑞典医学家研究表明,对老年播放优美的音乐,不仅会推迟人们大脑的衰老,而且音乐还能康复其记忆,具有中药“益气聪明汤”的效果。特别是直接参加音乐的弹奏活动,效果就会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常听舒缓的音乐最能起到养生的作用。研究证明,速度舒缓的音乐能够对紧张的情绪起到放松的作用,而且当音乐停止后,聆听音乐人的心跳节奏和血液循环系统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而那些有过一些音乐训练的人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明显的健康效益。

压力和紧张的情绪都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舒缓的音乐能减轻人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慢节奏、比较安静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呼吸器官放慢进气和呼气速度。舒缓的音乐可以比较容易地使人的呼吸速度变慢。当人的呼吸速度变慢时,不仅人的血压也会下降,而且还有助于肺部更有效地工作。因此,听音乐是否能让紧张的情绪缓解下来,关键不在于听者所喜欢的音乐类型,而在于所听音乐本身设置的速度。

此外,音乐还能帮助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改善其运动功能。目前,有不少医院和疗养院采用为病人播放优美轻音乐的办法,治疗高血压病、心脏病、哮喘等疾病。有的还将音乐与色光相结合,配由绿光或蓝光组成的冷青光,称之为“音乐色光疗法”,治疗情绪易怒、头痛、心痛等疾病,都会收到明显的疗效。

目前国外盛行的音乐疗法的处方就是倾听一些世界名曲。如勃凯里尼的A大调交响乐、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可治疗情绪不稳定;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2号、西贝柳斯的交响乐《芬兰颂》可治疗精神抑郁症;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巴赫的小提琴d小调协奏曲可治疗高血压、肠胃考能紊乱等。

另外,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像《梅花三弄》、《萧湘水云》等曲子可治行情绪不稳定的病人。《三天》、《步步高》、《喜洋洋》、《瑶族舞曲合奏》可治疗神经衰弱与心血管性疾病等。因此音乐对病患的作用不可小觑。

印度古典乐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维瓦尔第的古典音乐、电子合成音乐和安东·韦贝尔的乐曲都属于十分舒缓变化较多的音乐,适合平时经常欣赏。

音乐可以抵抗衰老

音乐是人造乐园,使老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脱。有人将老年人的性格分成四种类型。

成熟型:这种老人有充实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兴趣广泛,与他人关系良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安乐型:对自己的处境十分适应,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期待别人帮助。

装甲型:自我防御较强,不承认老年的现实,对恐怖、苦恼都用强烈的防御机制来对付,对工作有过分的义务感,有时嫉妒年轻人。

自我遣责型: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生,责备自己,情绪悲观。把死亡看成是自己悲惨现实的一种超脱。音乐独持的作用就在于让那些性格情绪偏颇的老人得到生命中美的享受,变得旷达、超脱,达到“人造虚无外,……曲罢对春风”的境地。

音乐使老人的血脉通畅,是人体的特殊营养。请看以下这个例子:

北京同仁医院的翟济生老医师,83岁高龄仍能骑自行车上班,有时半天中能诊治五六十号病人,他强调音乐养生,适时听听音乐,放松精神,陶冶精操,从中得到休息和享受。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次诊疗和研究之后,都要以听音乐来调养身心。

利用音乐抗衰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旋律优美的音乐,都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梅花三弄》这类格调的,受到养生家们的推祟。老人可以在家里欣赏音乐,也可以采用集体进行的方式,三、五相邀。这后一种方式更值得提倡,它可以祛除老人的孤独感,在音乐的交往中,生活得到了丰富。

音乐也可与老人乐于参加的太极拳、养生气功等运动形式相结合,使之更加富于情趣和吸引力。同时太极拳和气功因为有了音乐的参与,使人注意力更加集中,不受各种杂念的干扰,保证多种养生活动的质量。

有些老人因为心情不畅而产生各种疾病,一般以消化道和心血管病多见。特别是性格偏于内向,易愁郁不解、激动悲伤的老人更易患病。

田女士,现年67岁,一生事业不很顺心,晚年又因家庭人际紧张,每每气郁难伸,常常由此而腹痛腹胀,两次发作肠梗阻。在医生诊室里也难控制情绪,泪水涟涟。

后来,采用音乐养生法,尤其是心境平和,睡眠食欲均佳。后来医生根据她受过高等教育的经历,在药治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和音乐治疗,她自己养成对艺术的爱好,终致改变对人生偏执的看法,自由寻乐,在音乐、国画和书法中得到解脱,精神体质都得以康复。此后四年余,旧羌未作。

因此,音乐情致调摄身心,不仅能狗陶冶情操,而且还能有效的改善机体状态,防病保健。

杨力养生总“动”员

听音乐也有禁忌

听音乐的禁忌四点:

1.忌空腹听进行曲

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受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进一步加剧饥饿感。

2.忌吃饭听打击乐

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3.忌生气听摇滚乐

人在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助长人的怒气。

4.忌睡前听交响乐

交响乐气势宏大,起伏跌宕,激荡人心。睡前听此类音乐,会令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难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