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47

第47章 运动中的常见伤痛和处理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更多的人体会到体育带来的无穷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人虽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体育却能延长生命之时钟”的真实涵义二然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其两重性,体育亦然。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防止疾病,延年益寿。但体育锻炼也常伴有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疾病、甚至运动碎死的发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锻炼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人们受益匪浅;运用得不当,适得其反。

一般来讲,初次参加有规律的慢跑和跑步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伤痛,在发生这些问题时,需要做2个方面的处理。一是要注意查找发生的原因,以便于吸取教训,进行预防;二就是要及时妥善自我处理或求医。

通常运动中,常会出现以下常见的几个伤痛,并且还附有这些伤痛的及时处理办法:

水泡

脚上的水泡实际上指的是摩擦的热量导致的轻度烧伤。穿优质合脚的鞋子或没有后跟的筒袜可以防止或减少水泡的产生。当水泡开始出现时,用绑带包住皮肤。如果情况更严重,这时候可以选择使用消毒的空心针放出积水,涂上杀菌水(如碘伏),包上纱布并用胶布缠好。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较常见的一种运动伤痛。最常见的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如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步行或跑步时,由于足的内缘踩在凸出物上(如小石头或凹坑的边缘),引起足过度内翻而使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扭伤,踝关节扭伤时,扭扭伤区出现疼痛和压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肿胀和活动受限。

踝关节韧带扭伤的处理办法: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暂停运动,24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和按摩。严重的扭伤或怀疑有韧带撕裂时需要及时求医。

胫骨痛

在运动医学中,胫骨痛被称为胫膝骨疲劳性骨膜炎。此病多发生在刚从事跑、跳项目的锻炼者,或突然增加跑、跳练习的锻炼者。由于这类活动使大腿属肌群不断收缩,而过度牵扯其胫排骨的附着部分,从而致使骨膜松弛,骨膜下出血,产生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导致出现此病。

同时,还会由于场地过硬,跑、跳落地动作不正确而缺乏缓冲,使得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冲击也是引起此病发生的常见原因。

处理的办法:适当控制用足尖跑、跳的运动量,但不应停止练习,使下肢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步适应过来。与此同时,运动前要做些必要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加强局部按摩。并可在运动后用50℃左右的温热水浸浴小腿,每次约0.5小时,对减轻炎症有较好的效果。严重时,去医院求医。

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就是皮肤受外力摩擦所致的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1.小面积擦伤若在表皮擦伤,可用碘酒或碘伏局部涂擦,不需包扎。而在关节及其附近的擦伤,则应首先进行局部消毒后,再涂以消炎软膏,以免局部干裂影响锻炼,如果感染,就很容易波及关节。

2.较大面积擦伤首先应以生理盐水或0.05%的新洁尔灭清洗创面,然后局部消毒,最后盖以消毒凡士林纱布和敷料,并包扎。必要时可加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皮肤撕裂伤

什么是皮肤撕裂伤?“皮肤撕裂伤”是指皮肤受外力严重摩擦或碰撞所致的皮肤撕裂、出血。轻者,消毒后,以胶布郭合或用创可贴敷盖即可,面积较大者,那么需要止血缝合和包扎。必要时酌情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IU,肌内注射,以免引起破伤风。

刺、切伤

刺、切伤是指运动中被尖锐器物刺破或切割所致的伤。处理方法同撕裂伤。伤口小而浅者无需缝合,深而宽者缝合后酌用破伤风抗毒素,并用抗生素。

运动挫伤

什么是运动中的“挫伤”?“挫伤”是指在钝器直接作用下,人体皮肤或皮肤下组织所受的伤,如运动时相互冲撞、踢打所致的伤。

挫伤表现:单纯的挫伤仅局部青紫,皮下淤血肿胀、疼痛。以四肢多见,可伴有功能性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肌肉断裂、骨折、失血、内脏损伤和脑震荡。如合并内脏负伤,患者常伴休克,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挫伤的处理方法:局部休息,限制活动,在24小时内冷敷和加压包扎,患肢抬高。疼痛明显者可给去痛片,外敷风湿跌打膏、伤湿止痛膏等。48小时后开始理疗和按摩,肢沐可开始活动,若有指(趾)甲下血肿,可局部消毒,用火针刺入放血并包扎。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感染。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在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所导致的肌肉纤维损伤或断裂。常发生于下肢、肩押、腰背部和腹直肌等部位。

肌肉拉伤主要表现在: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触之发硬,活动时疼痛加重。如肌肉断裂时,则局部肿胀明显,伴有皮下严重淤血和功能障碍,也可摸到凹陷或异常膨大的断端。

肌肉拉伤的处理办法:轻者可立即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并加压包扎。疼痛明显者,可酌情况给止痛药。24小时后开始理疗和按摩。如肌肉大部分或完全断裂,应加压包扎并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关节韧带扭伤

什么叫“关节韧带扭伤”?“关节韧带扭伤”是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从而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活动,而造成的关节内外侧韧带部分纤维断裂。常发生于脚踝、膝盖、手腕、掌指、腰和颈椎关节部位。这里以踝关节扭伤举例。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运动中最常见,大约占急诊运动创伤病例的16%。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2次以上的损伤。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曾有过2次以上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59%残留有各种后遗症状。踝关节韧带损伤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运动创伤,但若早期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踝关节制动,并要加压包扎和冷敷,冷敷冰袋或冰块,但是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踝关节制动可采用黏胶带固定、石膏或护踝工具固定。受伤部位的制动、加压包扎和冷敷可有效地减少闭带断裂部位出血、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日后血肿机化性瘫痕,这是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最基本的处理方法。

陆地上的一般运动安全保障

我们知道,运动的损伤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这里补充一点,常见的陆地上运动损伤的安全保障工作,需要注意的20条。

1.在进行任何运动前,必须做充分适当之热身运动。

2.剧烈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

3.运动时,应穿着适当衣服和运动鞋。

4.在进行器械运动时,必须检查器械是否妥当,如有问题,应立即向老师报告。

5.在身体不适或受伤时,不应勉强做剧烈运动。

6.运动时,必须遵守纪律及规则,并且服从老师的指导。

7.太饱或太饿皆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8.在适当的场地做适当的运动。

9.运动时,不应佩戴任何饰物,包括手表、耳环、项链及手表等。

10.不应在运动时进食或咀嚼食物(包括香口胶)。

11.有危险性的运动,应在导师指导下才可进行。

12.在疲倦时,不应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训练。

13.天气情况恶劣(例如下雨),不应勉强进行户外活动。

14.在炎热天气下做长时间运动,应注意水分的补给。

15.在保护及帮助别人完成某一技术或动作时,必须认真及提高警觉,严禁嬉戏。

16.每一个人之运动能力皆不同,因而做运动时应量力而为。

17.已用完或不需用的用具应放回原位,以免发生危险,尤其球类。

18.在搬运器材时,应小心移动,避免器材受到损坏而发生任何危险。

19.不同的运动应有不同的装备(尤其是参与课外活动)。

20.不论在户内或户外活动时,皆应留意天气之变化(如湿度及温度)。

杨力养生总“动”员

根据个人特点选择运动时间

不过,说运动时间最佳在傍晚,不是说大家只能在傍晚活动,运动是人性化的活动,掺杂了我们的生理、心理、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都会对身体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我们上面说一天中的最佳运动时间是就一般生理因素而言的。每个人的性情、作息习惯及工作性质有别,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在这个时间锻炼。运动的关键是能否形成习惯。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心理和作息规律,选择一天中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并形成运动的习惯,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都会对身体有益,如果条件许可,形成在傍晚锻炼的习惯,将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