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实用心理学(Ⅱ)
8067900000005

第5章 善意的谎言――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简介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做出解释。

安慰剂效应的提出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被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着,即反安慰剂效应: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是用同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消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所产生的。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在安慰剂的作用下,也会有1/3以上的患者病情得以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可能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善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非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心病倾向和神经质。

安慰剂效应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是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

经实验证明,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中是一种较可靠,较有效的疗法。

这种非常有力的现象凭借的是信念,即我们的健康好转是因为我们相信身体一定会好转。

服用安慰剂“药物”的人会相信那是真实的药物,因而能感觉到疼痛或其它症状显著减轻,尽管安慰剂并没有起到生物化学作用。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1/3甚至更多患者的病症显著改善。安慰剂药物和安慰剂医疗过程已证明对一大批病症有效,包括长期性病痛、高血压、心绞痛、抑郁、精神分裂症、甚至癌症。

安慰剂只有在患者相信其作用时才会有效。如果心理医生说服患者相信这种治疗会使他们身体症状好转,或者提供安慰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其心理效果,安慰剂药物或医疗过程的效力会大大提高。举例来说,注射安慰剂比服用安慰剂通常效果要好,这是因为注射药物比吞服药片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以药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剂时,其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会影响其效果。

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相当复杂,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也没能很好的做出解释。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大脑在紧张时释放的内啡肽等缓解疼痛的吗啡类化学物质所起的作用。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这是某种形式的条件反射作用。不论产生安慰剂效应的是哪种机制,精神作用无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生活中的安慰剂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明显地搀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医生涯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在来到杜斯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实际上,这和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