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实用心理学(Ⅱ)
8067900000043

第43章 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

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处于一种接受提问与考察,同时又要自我表现的角色。这种角色往往让应试者出现两种极端倾向,或者因过于拘谨而表现不足,或者因表现过分而卖弄做作。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面试成绩。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望过高

有些应试者看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在面试过程中,这类应试者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势。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或某方面有专长,或过去多受奖励。但期望值过高、过于自负的应试者往往事与愿违。克服期望过高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参与社会生活,拉近自己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求全心理

一方面,应试者希望自己选择的工作单位待遇高,福利好,工作舒服;另一方面,又希望能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得到领导的重用。这种求全心理在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三)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指应试者一味迎合、顺从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考官言听计从,甚至言行举止都愿与主考官保持一致。趋同心理的根源在于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如缺乏自信、盲从模仿、无主见等。

(四)表现心理

表现心理指应试者主动展示自我的倾向。表现心理强的应试者可能主动与考官握手,回答问题时可能抢每件事,自我表白,言语过多等。应试者的适度表现是正常的,但过分表现就可能给主考官留下相反的印象。此类应试者多属外向型性格。

(五)负重心理

负重心理指应试者因对面试期望过高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急躁、焦虑、思想不集中,甚至出现晕场现象。

(六)戒备心理

戒备心理指应试者与主考官之间因彼此陌生而出现的心理上的距离感,具体表现为应试者过于拘谨、防范、疏远、不愿说心里话等。

(七)掩饰心理

掩饰心理指应试者企图掩盖自身缺陷的倾向。表现在回答问题上,吱唔搪塞、答非所问;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神色不安,抓耳挠腮,避开主考官视线等。此类应试者或者虚荣心较强,或者有明显的缺陷和弱点。

(八)怀疑心理

怀疑心理指应试者对面试过于敏感和多虑倾向。表现为对考官的警惕性,对面试过程的敷衍态度以及对面试得分过于关注。其原因主要是对面试本身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或是个性原因,如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性格内向,顾虑多多等。

(九)侥幸心理

心存侥幸的应试者在面试前一般不做太充分的应考准备,却常常是只作一些猜题押宝工作,聊以自慰。这显然是很难获得好成绩的。有些应试者总是寄希望于侥幸取胜,或希望能抽到好题,或寄希望于考官的网开一面等等。由于面试,特别是面谈法面试的题目带有较大的偶然性,面试也不像笔试那样有统编教材以做应考准备。

(十)迎合心理

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企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唯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客观的评价,因而易于使自己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强逢迎心理的人往往极力在各种场合为自己塑造一个人见人爱的形象。但是,他们的资本不是自身的真才实学及良好的仪表风度,而是逢迎的表情和语言。这种人在面试中常常会不失时机地向主考人员恭维几句,在回答问题时也往往顺着主考人员的弦外之音而进行。希望以此来博得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主考人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试者真实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十一)完善心理

一个全国性的大公司的老板说,他之所以拒绝考虑一个在各方面都合格的面试者,是因为这个面试者在仪表方面太注重装饰细节。

“我承认,良好的修饰是必要的”,老板解释说,“但是,这个伙计的仪表完美得令人望而生畏。他的衣着是完美的,他的头发是完美的,他的指甲是完美的,连他的牙齿也完美无缺。他简直是塑造的。我可不希望如此。没有人是完美的。”

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他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

一般的完美主义者只是希望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他认为,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人老板发现了不完美之处,自己就会坐失良机。于是,他平时不轻易讲话,开会时坐在后排,尽可能地不引人注意,唯恐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

面试前,完美主义者最愿干的,是自己给自己制造数不清的想象中的心理压力;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缺点必然是越抹越黑,一个人的优点则是越擦越亮。

(十二)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往往表现为应试者在面试前出现的一些局促不安的状态,或对面试的可信度发生猜疑,或冥思苦想对策,或焦急不安地到处打听,严重者会导致失眠。

几乎95%以上的毕业生在接受调查时都承认自己在面试时精神紧张,它是毕业生面试时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陌生的环境,被陌生的人提问,事关自己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前途,毕业生不可能不紧张,适当的紧张可以促使毕业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面试。但若紧张过了头,则对面试有害,使应试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可能将事先准备的内容忘得干干净净,头脑一片空白。这里,提供几种克服紧张的方法: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计到自己临场可能很紧张,应事先请有关教师或同学充当主试人,举办模拟面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自己克服紧张的自信心。

(2)应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把一次面试的得失看得太重要,应该明白,自己紧张,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轻松,也有可能出差错,甚至可能不如你。同等条件下,克服了紧张,大方、镇定、从容地回答每个提问,就会取得胜利。

(3)不要急着回答问题。主试人问完问题后,应试人可以考虑五至十秒钟后再作回答。在回答时,要注意不可语速太快,太快容易使思维与表达脱节,快了也容易表达不清。而你一旦意识到这些情况,会更紧张,结果导致面试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切记,面试从头至尾,讲话不急不慢,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让人信服。

(十三)羞怯心理

每个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羞怯心理,只是那些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太喜欢社交的人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较强的羞怯心理往往会对一个人的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羞怯心理的支配下,由于心情紧张的缘故,个人呈现出极不自然的面部表情或姿态,说话不能平稳地进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身真实水平的发挥。

对于需要参加面试的人来说,事先有意识地加强社交方面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面试中,羞怯心理较强的应试者往往比较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使之符合以前所学的各种规范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给主考人员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羞怯心理产生的实质原因在于信心不足。其中包括对于自身的外部形象、内在的素质及能力缺乏自信,而这又导致优柔寡断的个性。但由于过分专注于自身举止与言语的选择与表现,无法集中精力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考生便会产生一种自责心理,与之相伴的是心情更趋紧张,由此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考生只能带着诸多遗憾而离开考场。

(十四)恐惧心理

(1)面试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有:

第一,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其实,别人在你的眼里是陌生的,你在别人眼里也是陌生的,所以大可不必恐惧。

第二,群体恐惧。当你去某单位人事部门应聘,而办公室里有许多人时,你发觉众人的目光都在投向你,便会感到一阵紧张,很不自在。因为对方是一群人,而你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这时,就应该这样想:我是来应聘的,而我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都不错,正是他们理想的人选。

第三,高位恐惧。当去某单位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则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其实,应当这样想:对方地位高,名声大,但他们不是神,地位和头衔不过像一个人的衣帽罢了,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衡的。这样便会增加自己的勇气,建立与对方平等的新关系,使面试顺利进行。

(2)消除恐惧的方法:

第一,应聘面试时的服装,不仅仅是件普通的衣服,同时也是一件保护心灵的外套。穿上相应档次的服装,提高自信心。适当提高服装档次,穿得整洁大方,与对方建立起平等关系,就不会胆怯了。要是穿得太随便,看着对方西装革履,自感相形见绌,就会信心不足,站在别人面前,心理上就已比别人低了一等。

第二,公开说出自己的紧张,让对方帮你放松。当面对众人或陌生人感到紧张时,不妨干脆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嘲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自己轻松起来。

第三,亲切有神地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消除紧张情绪。应聘者在与招聘者会见时,要尽量建立平等的关系,当觉得心理害怕,很可能会被对方压倒时,最好鼓起勇气,抬起头来注视对方,用亲切有神的目光与对方交流,会消除紧张情绪。

第四,发现对方的弱点,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感到心理上有压力,面试时不妨仔细观察对方的仪容、服装以及谈吐等,借以发现对方的缺点,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宽松感,不自觉地增强了自己的勇气,建立起与对方平等的新关系,这样就自如得多了。

第五,深呼吸能使你增添勇气。如果在步入面试大门之前,认真做几次深呼吸,心情肯定会平静得多,使勇气倍增。与陌生人第一次会面,特别是在关系应聘成败的面试时,心理胆怯、情绪紧张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把拳头握紧、放松,反复几次,也有助于情绪的安定。

(十五)怯场心理

运动员可能是面临很强的竞争对手而怯场,歌唱演员可能是由于不适应新的演出环境而怯场,学生可能是由于缺乏经验,害怕失败而怯场。凡此种种,原因是千差万别的。从现象上看,怯场往往是不适应、担心、害怕的结果。在不同的场合下,怯场的原因很不一致。下面就求职者的面试怯场,探究产生怯场心理的个人身心原因,以便帮助求职者对症下药。

第一,评价能力。面试焦虑与个人的认识能力息息相关。如果求职者把面试视为关系自己终身前途的奋力一搏,一旦失败,什么前途、理想、荣誉、幸福都将付诸东流,抱有这样认识的,其面试焦虑水平必然很高。其实,这种认识评价是不全面的。

第二,成熟程度。伴随着年龄增长,焦虑水平显著上升。特别是求职者,由于已踏入人生“十字路口”,能充分意识到面试成绩对求职的影响,因此,焦虑水平显著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求职者,在面试时焦虑水平高低有别,它体现着生理成熟对个体考虑焦虑水平的影响。

第三,应试技能。训练有素的求职者,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等问题心中有数,加之知识储备较多,这样,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处之泰然,分清轻重缓急,井然有序地回答问题。而平时缺乏训练,没有很好掌握基本应试技能的人,在面试临场时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以致白白浪费宝贵时间,而时间不够用时,又更为紧张。这说明应试技能也是影响求职者焦虑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我国,考试怯场的治疗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杨立能、孙仲贤应用皮温反馈、肌电反馈、皮温反馈加松弛、肌电反馈加松弛等方法,对上海市区四所重点中学的48名高三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解除考试焦虑的心理训练。训练结果表明,他们采用的方法对解除考试焦虑有明显的效果。郑日昌编制的放松训练磁带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考试焦虑患者,也有一定效果。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些有效易行的建议,正确地看待面试,即使面试失败“榜上无名”,但“脚下有路”。

第一,面试时略提早到场,在场外安静地休息,放松自己。

第二,努力形成考前的良好竞技状态,保证必要的运动、休息、文化娱乐时间。

第三,掌握正确的应试方法,熟悉不同题型的要求和回答技巧。

第四,倘若在面试过程中怯场,最好是转移注意力。可以数数,可以背英语字母表,也可以深呼吸,凡此种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可以缓解已出现的怯场现象。

怯场心理是指在面试临场条件下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导致感觉的敏锐性下降,知识、技能的回忆受阻,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影响自己原有能力发挥的心理现象。

(十六)自卑心理

自卑感往往产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要克服自卑感还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专家们建议,自卑感强的人,不妨多做些把握较大的事情,因为任何成功都会增加人的自信,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自我表现能力,是克服自卑的根本途径。比如学会如何平静地与人交谈、如何接近陌生人、如何同别人握手寒暄、如何进行开场白、如何使谈话继续和终止等。

参加面试的人都有或强或弱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他们会较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某些缺点,特别是求职面试过程中受到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心,就会在面试中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如果你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感到信心不足,在日常交往活动中不妨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自己的自信心,为成功的面试做准备。

第一,在陌生人面前,你不了解对方,但对方也不了解你,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不可妄自菲薄。

第二,保持与对方谈话中的沉默间隔,不要急不可待。这样会使你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也使对方感到你是一位充满自信的人。

第三,如果对方声音超过你,你可以突然把声音变轻,这种音量差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使对方更想细心地听你说。

第四,盯住对方的眼睛讲话,如果对方回避你的目光,说明你比他坚强(面试时一般不要盯住主考官的眼睛,否则容易造成紧张)。

第五,经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人各有长短,都存在着有求于人和被人所求的可能,不能因为有求于别人就感到自己低人一头,也不能因为被人所求而趾高气扬。

一般说来,缺乏自信的人,多是性格内向、勤于反思而又敏感多疑的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但不懂得如何积极地获取自尊,而是采取消极退避的方式以保护自尊。正是为了追求一种不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安全感,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于是不敢坦率地介绍自己,不敢大胆地推销自己。他们唯恐别人瞧不起自己,实际上正是由于自己低估了自己,而别人对他们的轻视态度,常常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自卑和退避所造成的。在面试过程中,有的求职者也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可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仿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公众面前演出,所以只要置身于陌生人面前,便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惊慌。有的人会出现脸红、低头、出冷汗等笨拙的动作,有的人还会出现喉头颤抖、发音吐字不清,甚至嗓子突然失音、全身发软等现象。这些缺乏自信的表现,往往给对方缺乏生气、能力低下、适应性差的感觉,从而导致面试失败。

我们提倡积极的心理补偿,具体说来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就下工夫去弥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换取你所希望的一切。著名演说家德穆斯芬幼年时口才平平,而且有些口吃,第一次登台演说就被喝了倒彩。面对挫折,他毫不气馁,而且立志成为雄辩家。他面对大海,口含石子,反复练习,经过以后的多次实践,他终于成为闻名遐迩的演说雄才。

二是扬长避短。人的缺陷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改变。只要下决心,讲究科学的方法,选择合适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卑的人会逐渐变成自信的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我们阅读许多伟人的传记,可以发现许多人的优秀品格和一生的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个人缺陷促成的。像亚历山大和拿破仑是因为生来身材矮小,而立志在军事上获得成就的;苏格拉底和伏尔泰是因为自惭形秽,而在思想上痛下工夫,结果在哲学领域大放光芒;张海迪的成功也是她思想上的坚强弥补了她身体的缺陷。

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马克思十分赞赏一句格言:“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求职者不妨站起来试试,一定能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定比别人矮一截。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一样能做到。求职者怯场心理的表现场合是广泛的,但是最严重、最普遍的怯场是面试怯场。它不但会影响面试成绩,还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这种情况在女性中间表现更为普遍。自卑是人性格上一种较为严重的缺陷,指个人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的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忧郁、悲观和孤僻。越比就越没信心,自卑感也就更强。

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都无法顺利地通过面试这一关口。在面试过程中,这类人往往会将自己与主考人员在各方面进行对比,尤其是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同对方的长处比。其实,他也希望能够给主考人员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却又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于是导致在面试中出现种种窘态和难堪,如脸红、出冷汗、喉头战栗、发音吐字不清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试者的起初水平是无法发挥出来的。女性在重大面试场合获得的成绩往往低于她们的实际水平,低于她们在平时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