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生活需要自律力》一书中写道:有人说“我想要简单”。其实,简单才是最难的。你可以自由地不见不想见的人,不喝不想喝的酒,过上经过思考、选择后自己喜欢的生活。这种岁月静好是一种选择,你随时可以重回江湖,但又可以随时退守宁静。
可见,选择过任何一种自己想过的人生,都是需要能力的。想过名利场上五光十色的生活,需要闯劲,想过“简单”的人生,需要智慧。《生活需要自律力》是启发大家去“拥有能力”,拥有能力随之而来的即是“选择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to be or not to be”意为“生存还是毁灭”,更适应现代场景的翻译可以是“选择积极争取,还是顺其自然”。
在30岁这一年出版了有关自律的这本书,实现了我对自己的要求。至少这本书,我自认为是可以读两遍的,不管什么时候遇见它就读一遍,经历了一些事后,再读一遍。如此,可能会恍悟原来素昧平生的我们都在经历着相似的故事,是为共鸣。
我这两本书的策划李梦霁老师形容我:活得单纯,爱得简单,知世故而不世故,历世事而存天真。
朋友们觉得这个评语形容我恰如其分。而单纯、简单、不世故、存天真,究其本质,其实还是在于拥有选择权。我愿意以及有能力选择了这样活,这样爱,这样去面对世界上的人和事。
我们总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一在心态,二在能力。
但是不是意味着这本书是写给已拥有能力并具有选择权的人看的?是不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来谈“断舍离”?
恰恰不是。我们从两个层次和维度理解“断舍离”。
首先,我们在积累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觉察并懂得“断舍离”,这是帮助我们去理解“选择”的。现实很骨感,理想又很丰满。年少时心态自律、踏实奋斗,让自己积累选择的能力,该追求的不放弃,该放下的不执着,学会在不必要和不应该的事物上断舍离,专注且坚守优秀的品质和靠谱的梦想。这是助力“拥有能力”的断舍离,或者说:断舍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生活需要自律力》中,我形容这个年纪的自己:柔软也强大,单纯也成熟,蠢萌也知事,领悟了很多,也不断学习更多。然后,静默并有气势,既独立懂事又善用资源,去拼凑我想要的生活,把我憧憬的画面一一实现。
不空想、不盲从、不麻木、不伪装、不机械地无脑重复、不怠惰消极地面对负重、永远找寻真相与真理而不只停留于怀疑……
最高级的自律,就是懂得断舍离。
其次,随着我们每一分能力的提升,量变产生质变,使我们到达新阶段,更具备选择权去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不在于我们想抓住什么,而是我们愿意放下什么,勇于做减法,去触及人生更深层次的奥义。你将发现,经历过追寻与放弃后,实现“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可能也是一种成功。
所以,生活需要自律力,生活也需要断舍离。
童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