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温暖人心的灯光
8065100000021

第21章 夏日般的赤热(8)

空口无凭,三位鉴定专家望着张德山,还是一个劲地摇头。张德山见那三位专家不识货,他悻悻地把刻刀装进了盒子。

张洋最后拿出了龙票,三位专家一见那张印刷精美的龙票,当时就来了精神。宣统年间,辽西地区采煤的小矿主多如牛毛,满清朝廷为了敛财,他们决定将所有的煤矿都收归国有,只批准两家矿主有采矿的权利。说句好懂的话,满清朝廷要印发两张龙票,龙票就等同于现在的营业执照。有了营业执照的矿主可以采矿,没有执照的矿主统统靠边站!

一张龙票,作价十万两雪花白银,当时在南票采煤的几十名矿主们为了求条活路,大家在张德山祖爷爷的带领下,凑齐了十万两雪花白银,终于换来了这张龙票。

当时这种龙票一共印了两张,分别被叫做北票和南票。文物这东西并非越古老越值钱,真正的好东西一个是存世极少,二是这文物能代表的文化和意义重大!这张龙票绝对有这两个特性。

这张龙票真的是黑马,进入复选必将一路绿灯,甚至可以独占鳌头!三位鉴定专家经过商议,给这张龙票开出了一个120万元的高价,如果张洋同意卖的话,电视节目做完,专家们就可以付款,买走这张龙票。张洋距离百万富翁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张德山看着得意洋洋的张洋,他对着摄像机的镜头“哼”了一声道:“三位专家,你们打眼了吧,这张龙票价值12元还差不多,那是一张赝品的龙票!”

三、最后的复选

进入复选的民间献宝嘉宾一共有五个人,张德山是走吴子柳的后门,最后才被选上的。三位文物专家都是鉴定界的高人,张德山空口白牙说张洋的那张龙票为假,他们怎么肯轻易相信呢。

复选在有条不紊中进行,三位专家将所有宝贝逐一点评,他们正想宣布张洋那张龙票获胜的时候。张德山却突然站了起来道:“慢!”

张德山今天竟带来了那张赝品龙票的证据。吴子柳一听情况有变,他对操纵摄像机的工作人员一摆手道:“停!”

吴子柳抹去头上的冷汗,他急步走到张德山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张,你说那张龙票是假的,你得拿出确凿的证据!”

张德山一拍胸脯,说道:“当然有证据,咱这证据,还是铁证呢!”张德山讲完话,他一伸手,竟从衣袋里取出了一个铜模板,这个铜模板便是这张龙票的底模呀。

看着那个满是岁月沧桑锈色的铜模板,那三位鉴宝的专家也愣住了。张德山家的龙票是祖传之物,但这龙票的底模,怎么会落在他的手里呢?

张德山把那只沉甸甸的铜模板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说道:“这只铜模,便是柳大师用那三把刻刀雕成的!”

有了龙票的底模,就等于有了N多的龙票,张洋手中的龙票现在别说120万,就是12元一张,三位文物鉴定专家也不敢买了。

一位鉴宝的专家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诧异地问道:“这张龙票莫非就是你用这个铜模印出来的吗?”

张德山点头说道:“正是!”

私印龙票,这完完全全是作假呀。张洋本想经过《民间探宝》节目的炒作,然后再把这张龙票高价卖出去,谁曾想张德山竟说这张龙票是私印的。

张洋站起身来,急叫道:“爹,我看你是老糊涂了,你怎么能胡说八道呢!”谁不知道,在清朝的时候,私刻底模,印制龙票,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灭门之罪。

张德山看了那三位专家一眼,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就给你们讲一下这个龙票底模的故事吧!”

满清政府在庚子赔款后,一直国库空虚,为了在地方上弄到更多的银子,朝廷就想出了一个发行龙票的馊主意。

奉天府巡抚十万两银子到手,龙票就归了张德山,张德山就可以组织人力开煤矿了。可是奉天巡抚发给张德山龙票的时候,说得明白:一定要好好保存此票,奉天府一年验票一次,如果龙票不小心丢失毁损,张德山就得想办法去补办,补办手续简单,但必须再掏5万两银子的手续费。

十万两银子换来的龙票,那可是南票60多位窑主的立业之本,怎么可能叫龙票损毁丢失呢?张德山的祖上还以为奉天府巡抚在跟他开玩笑,可是半年后,他打开装着龙票的盒子,惊讶地发现,盒子里的龙票,已经解体成了一堆废纸了。

这帮清朝官吏们真的是太奸诈了,他们找京城的雕模高手,制作了一套印制龙票的铜模,然后在印刷的油墨中,加入了酸液,印刷龙票的棉纸架不住酸液的腐蚀,龙票最后才解体了!

龙票解体,如果张家祖上再去补办龙票,奉天府尹绝对还是会重施故技的。众位矿主们纵使能凑齐那笔补办龙票的巨款。可是明年、后年呢?张德山的祖上一咬牙,就找到了大雕刻家柳青阳,柳青阳冒着杀头的危险,便为张家先祖雕刻出了一套完全可以乱真的龙票底模。张德山的祖上私自印刷出了一张假龙票,最后用假龙票骗过了奉天府的巡抚,这就是以往的全部经过!

吴子柳听张德山讲完,他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您先祖为了南票的众位煤窑窑主,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私自印刷龙票,这种担当和献身的精神,确实是很可贵!”

三位鉴定专家听完,他们拿着龙票低声研究了一会,一个专家还是不甘心,问道:“既然印刷的油墨中被加入了酸液,到了一年复验龙票的时候,你家先祖的龙票完好不损,奉天的巡抚怎么肯答应?”

张德山嘿嘿一笑道:“想叫我告诉你,这简单,把这张假龙票还给我!”

张洋叫道:“这张龙票是真的,你们不要给我爹,给他他就没收了!”

张德山一见三位鉴定专家犹豫,他哼了一声,说道:“我家祖上去奉天府验龙票的时候,他只对奉天府巡抚讲了一句话,奉天府以后果然再也没有敢找南票诸位窑主的麻烦!”

张洋呃呃地问道:“一句什么话?”

张德山并没有回答张洋,他只是用手指着那张龙票说道:“张洋,你用舌头,尝尝那张龙票的味道,你就知道那是什么话了!”

张洋好奇,他果然用舌尖添了一下那张银票,除了一股老纸的土味,还有一股涩涩的味道。他纳闷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吴子柳用舌尖尝完了银票,他拍了一下张洋的肩膀,解释道:“孩子,那是碱味呀!”张家的祖上把假龙票每天装到贴身的内衣里,然后亲自到井口组织窑工采煤。南票周围大多是红土地,而越是底下藏煤丰富的红土地,地表越是含有大量的盐碱,随着窑口风吹沙起,大量的盐碱成分和尘土一起,落到了张家祖上的衣服表面,随着人身上的汗水将盐碱成分融化,那碱分又与汗水渐渐地浸透了龙票……奉天府巡抚终于明白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是碱分与油墨中的酸液起了中和反应,那龙票油墨中的酸液这才彻底失去了腐蚀的作用。

吴子柳手拿龙票,他面对摄像机的镜头说道:“不管这张龙票是真是假,张德山先生都给我们上了一课--天不欺诚,勤可胜奸!”

张洋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他将手中的这张龙票递给了张德山,道:“爹,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张德山点了点头,道:“只要肯吃苦,流汗,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张洋总想着天上会掉馅饼,其实只有浸满了汗水的成功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