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不朽诗作《长恨歌》中,有这样两句:“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诗中提到的梨园,是唐代宫廷训练和管理乐舞杂戏的专门机构。梨园的设置要归功于风流皇帝唐明皇李隆基。《新唐书·礼乐志》载:
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梨园是唐明皇所设,地点在当时京城长安光化门(一说芳林门)外的禁苑中,园内有“梨园亭”,是供演奏乐越用的;还有“会昌殿”,是唐玄宗亲自奏乐的地方。
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为鼎足而三的中央一级音乐机关。唐玄宗登基的第二年即设立梨园,他从坐部伎中选出最优秀的男乐工三百人,又从宫女中挑选几百名精通歌舞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家乐团。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极出色的文艺天才。梨园专习的《法曲》,是李隆基酷爱的音乐,曲子是由汉族清商乐与西域乐音结合而成,演奏时乐器种类很多,曲调优美动听,并伴有如醉如痴的歌舞。玄宗亲自为乐工舞女们作曲,曲子节奏适宜,合于节拍。玄宗还善于打羯鼓,时常亲自为乐队击鼓。开元十一年间(公元723年),一次宫中排练人型歌舞《圣寿乐》,宫女们穿着漂亮衣服,载歌载舞。李隆基见了十分高兴,于是自己也穿上了舞衣,亲自参加表演,并且亲自参加指挥调度。在他的参与下,歌舞排练得根成功。李隆基简直是个文艺全才,兼演员、作曲、指挥、导演于一身。
当时凡为人所爱好的乐工,多出身梨园。宫廷梨园由中官(太监)直接领导,是当时艺术水平最高的乐团。许多名噪一时的乐工,如琵琶圣手雷海青、箜篌妙音张野狐、神笛李谟、全能音乐家李龟年都聚集有这里,可谓人才济济。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得以专心磨炼演奏技能,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精进,对唐代歌乐韵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唐玄宗(明皇)对此是有贡献的。所以后世常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则称为“梨园子弟”或“梨园弟子”,而唐明皇李隆基理所当然地被梨园行奉为戏神——梨园神了。
梨园神又俗称“老郎神”。清代钱思元《是门补乘》云:(老郎)庙在镇抚司前,梨园子弟祀之。其神白面少年,相传为唐明皇,因明皇兴梨园故也……老郎疑即老童,为音声之祖,郎与童倶年少称也。
可见,所谓“老郎”即“小郎”。在各地方言中,有时“老”为“小”之昵称,“小儿子”常称“老儿子”、“老疙瘩”。玄宗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少子”、“小儿子”,符合“老郎”的称呼。玄宗自己也常自称“三郎”,即使当了皇帝以后也如是。他给乐工舞女排练时,常对那些练得不太熟练的人说:“你们要好好练,莫给三郎丢脸。”他的一些亲随也敢当面叫他“三郎”。安史之乱后,玄宗自蜀还,以驼马载珍玩自随。他听到驼马所带铃声,忽有所感,对亲信伶人黄幡绰曰:“铃声颇似人言语。”黄幡绰对曰:“似言‘三郎郎当!三郎郎当!’”玄宗笑且愧之。这是优伶在嘲讽这位开元天子是个吊儿郎当皇帝。梨园行所祀白面少年郎君,一般即指这位“郎当三郎”。
争于老郎神俗谓翼宿星君,显然是受到道教影响。星君、真君、灵官之类,是道教对神仙的称谓,唐明皇也是位十分崇道的皇帝,把他说成是天上的星宿,借以抬高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也是行会的惯用手法。其实翼宿是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之第六宿,与戏曲行根本挨不上。
由于地区和剧种的不同,所祀戏神也有所不同,但以老郎神唐明皇最为流行,这也反映了梨园行在旧时代为了求生存,不得不请出一位风流皇帝来装潢门面,抬高本行低贱的地位,并作为本行保护神的良苦用心。
(三)田都元帅雷海青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一些自己的剧种,所供率的戏神也有多种。南戏中的不少剧种如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等,敬奉田都元帅为祖师爷。这位田都元帅就是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梨园同行中最有名的忠烈之士雷海青。
雷海青是玄宗时宫廷乐帅,清熟音律,尤精通琵琶。安史之乱怕安禄山将长安的梨园弟子数百人掠至洛阳,在凝碧池宴会上他强迫乐师们演奏。雷海青愤而掷琵琶于地,西向痛哭,安禄山大怒,遂将其肢解。雷海青以身殉国,被后人誉为“忠烈乐官”,深受梨园弟子的崇敬,奉为自己的祖师。
雷海青又何以被称为“田元帅”、“田都元帅”呢?
据《莆仙剧小纪》称:
戏班所祀田公元帅为雷海青。雷以琵琶掷安禄山,被杀。明皇回京,封为梨园总管,命天下梨园祀之。曾显圣于莆,旗上“雷”字被云遮住,只现“田”字,因称“田公”。
还有人认为,将“雷”姓呼为“田”姓,大概起于对姓氏的一种非正式、非普遍隐语型的俗称。这种俗称,带有浓厚的戏墟意味,有时还带有某种祝吉的意味。如称“钱”姓为“金”,称“冯”姓为“马”等,故意误读其半或一部分读音。清代汪鹏《袖海编》云:“习梨园者共构田相公庙,自闽人始。旧说为雷海青而祀,去雨存田,称田相公。”所以,人们将“雷”称为“田”,“去雨存田”,非独雷海青如此也。
至于雷海青被称为“元帅”,是因为有碑记载唐肃宗封其为太常寺卿,宋高宗时加封大元帅。宋高宗(赵构)时,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宋金之争,十分激烈。高宗加封雷海青为大元帅,大概是想弘扬忠烈、激励士气,来保住自己的半壁江山吧?
雷海青的神像也很有特点:或塑像,或画像,皆作为白皙少年,额上画一蟹头,左右插柳枝,或插两雉尾,侍者男女四人,分执琵琶、三弦、胡琴、鼓板。……闽音“蟹”与“海”相近,柳枝则寓“青”字,本乐工,故侍者皆执乐器,兴化俗称元帅,遂附会此说耳。海青骂贼而死,其气节不但高出李龟年、黄幡绰、马仙期辈,并非王维、郑虔诸人所及。庙食后世,亦其所宜。
田公元帅是红脸,嘴唇外画螃蟹脚,光头(有的插宫花,戴盔),后脑拖着两条长辫。身边有风火二童,一个执弓,一个托鸟;面前有个狼牙将军,两边有两执戈的神将。
(四)喜神
过去梨园行还供奉喜神。如北京东岳庙中有一座著名的喜神殿,据《梨园重修喜神殿碑》载:
燕都朝阳门外东岳庙……其西廊喜神殿,则南府供奉所修,奉梨园祖师者也。唯地处幽僻,经久荒芜,甚非崇德报功之所焉。梨园同仁,即约集公会,为议事联欢之所。更恐数典忘祖,不足以昭示来兹,岁戊辰…就正殿?口楼东北隅静室上下六楹,奉祖师喜神于中,醵资鸠工,顿呈轮奂,洵为盛举。
北京是京剧的发祥地,清朝末年和民国期间京剧十分兴盛,梨园行极为红火,北京建有多座喜神殿,著名的有精忠庙喜神殿、东岳庙喜神殿、江南城隍庙喜神殿、妙峰山娘娘庙喜神殿等。这些喜神殿除用作供奉祖师外,还是梨园同人约集公会,议事联欢之所。
这位喜神到底是谁,说法也比较混乱。至少有四种说法:
一、喜神是唐明皇。《北京的基尔特生活》说:“唐玄宗即喜神,优奉之。”
二、喜神是唐明皇的太子。《戏班·信仰》:“唐明皇之太子,在大衣箱安睡,竟而死去,即封为大师哥,亦曰喜神。”
三、喜神是教戏的小艺人。《戏班·信仰》:“昔有人学戏,久不会,后梦一小孩来教,骤能领悟,于是共尊小孩为喜神,特供奉之。”
四、喜神是道具娃娃。锞园原》云:“戏中所报小娃,谓之喜神,取其善而利于技,非即老郎。”《戏班·信仰》云:“戏班中最崇拜者为祖师,其次即喜神。喜神者何?即演戏所用之假娃娃是也。喜神在台上固可随便玩弄,到后台则众人对之皆须恭敬……凡人家演堂会戏多因生日满月等喜庆事,皆与小孩有关,戏班中之假娃娃,小孩也,故特别尊敬之,名之曰喜神。因人家生小孩,庆贺演戏,则戏界中人可以借此得钱也。”
梨园界把农历三月十八日定为喜神诞辰,这一天要演戏娱神。但梨园行祭祀妙峰山喜神是在庙会期间:
是月(农历四月)妙峰山会,伶亦群焉莅止。以山头有殿,所供喜神,为伶界祖师,故若辈朝山之举,得以沿至于今也。
梨园神除以上多种外,还有武猖神(武行演员供奉的筋斗祖师白猿)、李龟年、清音童子、鼓板郎君、青衣童子、十二音神、五大仙(老鼠、刺猬、蛇、黄鼠狼、狐狸或老虎、黄鼠狼、蛇、老鼠、兔子)等,但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当属郎当三郎唐明皇。
穷神
旧时,北京阜成门和西便门两门之间护城河外,大道之西半里远,有一座小庙,高不过两米稍余,进深只有一米。这座寒酸小庙名不见经传,地方史志不载,所以知道的人很少。这就是“穷神庙”。
穷神,是旧北京杠房伙计们供奉的神。所谓杠房,就是丧事仪仗店,即出租殡葬用具和代为安排仪仗鼓乐之类的铺子。杠房伙计即杠夫,是出殡时抬扛棺木的苦力。
杠夫主要有五种,分为做活杠夫、出堂杠夫、下葬杠夫、打尺杠夫和抬灵杠夫。另外还有手执松狮、松亭、鹤同春、黄莺细狗、金瓜斧钺等物的执事杠夫。过去出殡时,较穷的人家也要八人抬,这是顶少的杠夫。阔家主儿要用杠夫六十四或七十二人,其至上百人,再加上打杂的、执事仪仗竟至数百人。
丧葬是古人认为灵魂不死的产物,认为人死后还会到另一个鬼神世界生活,所以我国古代讲究“事死如生”,主张对死去的父母长辈,要像生前一样对待他们。要照顾父母在阴间的衣食住行,就得随葬大量生活用品,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与其他各国相比,中国丧葬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普遍厚葬、隆祭久祀。所以,旧时人们对出殡的排场极其重视,杠房这一行业便也久盛不衰。
杠夫这一活计并非一般“苦力”所能胜任,要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训练时很有意思,抬杠的六十四人或上百人,抬着一大木亭练习。抬时要在杠杆上放上十余个盛满水的盂盆,抬时忽快忽慢,还要遇上沟沟坎坎,曲曲折折,途中又要换班,杠杆上放着的盂盆不但不能掉下米,就是盂中之水也要涓滴不溢!真可谓绝活儿特技。
杠夫这行“行头”也很特殊:他们的“工作服”是一身花衣裳,不过这身花衣裳,既不是织花,也不印花,而是拿颜料抹上的花,底色大多是绿的。帽子也挺有趣,黑毡帽上有个鸟翎,翎毛并不向下聋拉着,而是冲上,与清代当官的翎子正好相反。
过去抬杠的杠夫属于下九流,最让人看不起,收入很少,非常穷困。他们经常成群搭伙地住到天桥、关厢一带的鸡毛小店,几十人一溜睡长炕,每宿三个铜子,没钱也可先赊账。这些穷哥儿们,便也学着其他行业的样儿,给自己塑了一尊保护抻——穷神。穷哥儿们也有神!穷神庙中的神像,头戴破毡帽,身穿破衣裳,手拿酒壶,醉眼乜斜,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其实更像杠夫们的自画像。
世上的穷人总是大多数,至于穷人们为何受穷,原因也很复杂,但多数穷人是老实巴交的干活人。在云山道人所著的《平鬼传》中,第七回写了一个“穷鬼”(其实代表穷人)有一定的代表性。鬼的模样确实可怜:
头戴一顶愁帽,身披一件破蓑衣,手里拿着一块麻糁,心广却是体瘦,瘦的只落了一张皮,包着一把穷骨头。他原本也有几亩田,几间房,后来都被混账鬼、下作鬼、讨债鬼们算计光了,变成了穷鬼。这其实正是人间社会弱肉强食的真实写照。
有穷鬼就有穷神,穷神自然比穷鬼神气多了,但还是免不了有些“穷”气,其尊容是:面黄肌瘦,身高八尺,头戴乌纱破帽,身穿狗皮亮纱,蟒袍,足登粉底盆靴。
穷神自然是保护穷鬼的,他打败了讨债鬼、混账鬼们,救了穷鬼。这虽然是小说中的故事,但反映了穷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有个什么穷神来为自己撑腰。
人人都怕受穷,都逐贫送穷,想过上好日子,于是古代就有了“晦日送穷”的习俗。粱·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晦日送穷”的记载,并引《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以后这一天民间要做粗米饭、扔掉破农烂衫,在街巷里祭祀那个穷鬼,叫做“送穷鬼”。唐代诗人姚合有《晦日送穷》诗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冥界鬼神故事
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是道教信奉的阴间地狱的最高统治者。酆都即所谓鬼都。鬼国、鬼都及鬼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国古代阴间鬼国的观念由来已久。古人认为地府鬼国在北方。据东汉张衡《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称:
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今传《山海经》此条已佚,《山海经》中的《山经》至迟成书于战国,《海经》成书于秦汉之际,书中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故鬼国地府的说法,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鬼国到底在何处,先秦时没有具体所指,只是笼统地说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