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解读”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
——元·关汉卿《斐度还带》
这句话是说青春易逝,韶华难留。人们往往在春天感叹生命,因为春花虽绚烂,可是很短暂,就像人的生命一样,可是第二年依旧会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可是人的生命不能重来,青春也不能重来。所以对时间和年华要格外珍惜。不要为白白流逝的时光叹息,而是抓紧余下的时光努力进取。
“人生智慧”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尽管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
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道:“我七十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
师旷反问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
晋平公认为他答非所问,很气愤。
师旷解释说:“我这个瞎了眼的臣子哪里敢跟君王开玩笑呢?我听人说过:‘少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壮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烈日当空,光焰夺目;到了老年,才下决心学习,那就好像晚上点起蜡烛。’”
晋平公听了,点头称赞道:“你说得真好!”
光阴宝贵,时间易逝。时间的价值比金子还珍贵,其原因就在于金子无论多贵,它是有价的,是可以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得到的,而时间是无价之宝,是用任何代价和方式所无法换来的。
在我们每个青年人的身边,同样也竖立着时间的尺码,看你度过的每一寸时光,有没有被创造性的生活填满。画家丰子恺写过一篇题为《车厢社会》的文章,指出人生好比乘车,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早上,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迟下。在我们的周围,也有类似的情况。每个人能在世界上活多久,这是自己不能决定的,但能有价值地生活多少时间,却可以由自己来决定。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就是青春时光,然而,青春是短暂的。青春的资金是极易浪费的。爱迪生作出第一次发明,16岁;伽罗华提出群论,17岁;巴甫洛夫完成《关于胰腺神经生理学》,22岁;牛顿创立微积分,23岁;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学说,26岁;安德逊发现正电子,26岁;波尔创立原子弹结构的量子论,28岁;费米提出原子核的定量理论,33岁;达尔文写《物种起源》,29岁;诺贝尔发明烈性炸药,34岁;居里夫人发现镭,35岁。看,他们的青春是多么的壮丽,多么美好啊!青春无限好,倘若没有留下闪光的足迹,青春就会暗淡失色。
参加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物理学家费米,也是这样向每一天挑战。他的妻子在回忆录中说:“有时早上我在7点半前几分钟起床,睡眼膘脆地走到书房里一看,费米仍裹在他那蓝色的法兰绒袍子里,坐在高高的安乐椅上,两脚穿着拖鞋搭在安乐椅的前边踏梁上,缩成一团伏在桌子上,听不见我进去。他深深地沉浸在他的工作里。”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是这些拼命挤时间的人创造出来的。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他的朋友说:“我决不让一分一秒闲着。”他为了写好《战争与和平》,整整花了六年时间,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脱稿后朋友们劝他好好休息一下,他摇摇头说:“时间过得太快,不敢休息啊?”随即学起了希腊文,三个月后就能阅读希腊文书籍了。他一生中学习了十多种外国语和本国民族语言,从文化宝库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攀上了世界文学创作的高峰。这一切与他抓紧时间大有关系。
人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谁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的有意义。遗憾的是,人生享有的时间太短暂了。在流星般的一瞬间,有的人如烈火光芒四射;有的人如湿柴慢慢冒烟。有的人生虽短,却如日月生辉;有的寿命很长,反而默默沉沦。这里的差别何在?差别就在于能否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珍惜时间吧,把最无情的时间变成最可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