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俗语中的人生智慧
8061900000042

第42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

“俗语解读”

他看着暗门,不禁松了一口气: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又多了逃命的一条路。

——张行《武陵山下》

这句俗语是指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所得到,就会成功。勤劳的人,珍惜时光的人,好好学习知识,不断积累,勤学苦练,就能够掌握多种本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

“人生智慧”

在我国书法艺术中,“颜体”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利。这种字体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造的,所以称它为“颜体”。

颜真卿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是同老师张旭的教育引导分不开的。张旭是当时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曾任左率府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他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令人赞叹不绝。颜真卿自从拜张旭为师后,非常高兴,他希望这位名家能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但是,颜真卿拜师好几个月了,老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历代名家的字给他看,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摩,并要他多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

颜真卿有些失望。他想:我满怀希望前来投师,原本想能够学到老师笔法的诀窍,找到一条捷径。谁知老师成天叫我“倍加工学”、“领悟自然”,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拜门求师呢?!

求学心切的颜真卿,越想越着急。一天,他带着满腹怨气,找到张旭说:“几个月来,老师尽教小徒‘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早就知晓。我最需要的是尽快掌握老师行笔落墨的诀窍,请老师传授给我吧!”

张旭听后很不高兴。但他还是依据自己学习书法的经验,耐心地开导颜真卿:“我学习书法,一是师法自然,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笔神韵;二是苦学,多练笔,勤练笔,功到自然成。除了这两条,我没有什么秘诀啊!”

对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仍认为是推托之词,以为老师故意留一手,不肯将“秘诀”传授给他。颜真卿一把抓住老师的衣角,反复苦求将笔法秘诀教给他。

张旭被弄得又好气又好笑。看来颜真卿是希望能找到一种不用花费力气就能学成功的捷径,可是这样已的“秘诀”是找不到的。为了破除颜真卿这种侥幸心理,张旭说:“你真要打听书法秘诀,那我就告诉你!”他向颜真卿讲述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王钱之学字。他学了两年,父亲总是让他天天练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划。练着练着,王献之就不耐烦了。一天,王献之要父亲将学习书法的秘诀告诉他。王羲之把儿子带到院子里,指着18口大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难道王羲之不肯将自己的秘诀传给儿子吗?”张旭接着说,“不!王羲之习字的秘诀确实就在于勤学苦练。他从四五岁开始练字,一直用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鞭策自己。绍兴的兰亭、江西临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积谷山等处,都有他的墨池。他所以成为‘书圣’,秘诀就在于苦练。”

“老师,后来王献之写完了18缸水了吗?”颜真卿关切地问道。

“王献之后来按父亲的指点,完全写光了院中18大缸水,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雄健豪迈,饶有气势,与王羲之齐名,被人并称为‘二王’。”

讲完这个故事后,张旭又严肃地对颜真卿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就在于苦学。记住,不下苦功夫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

响鼓不用重锤敲。老师的这番教诲,使颜真卿受到极大启发。从此,他再也不去寻找什么捷径了,而是扎扎实实地埋头勤学苦练,像张旭一样深入揣摩前辈书法大师们的笔法,把从自然万象中顿捂到的神韵熔铸于笔端。经过一年年的苦练,他写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开创新风格,对后世书法界影响极大,人称“颜体”。

经过张旭的教诲,颜真卿不仅在书法上大有长进,而且明白了为学之道。他废寝忘食,发愤攻书,终于在开元年问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他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劝学》诗。

无论是谁,要想成功,都必须勤奋刻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学习和巩固知识,专心致志,认认真真,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是毅力,是不断地坚持。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所以要学会珍惜时间,勤于思考,不断地创造自己,改变自己,一步步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