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解读”
“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小弟视死如归,凭天发付,决不抱怨长兄也。”
——《飞龙全传》四十三回
这句俗语是说一个人的生死有其命数,一个人的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意思是说万事皆由天命注定。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论荣华富贵,或者生老病死,都坦然处之。生命因其短暂而宝贵,在有限的生命岁月里,看得透,想得开,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生智慧”
《庄子·至乐》中这样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来到家中,不见庄子哭泣,反见庄子两腿平伸岔开地坐在那里,边敲着两腿中间的瓦盆,边大声唱歌。
惠子十分不解,对庄子的表现亦不太满意,就质问道:“你妻子和你生活在一起那么久,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却回答说:“其实,不像你说的那样。她刚死时,我心里也难过。可是后来仔细一想,从根本上说,她最初本来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生命的气息也没有。最初她仅仅是处在若有若无的状态中,而后有了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变成形体,形体有了生命,现在变成了死,回来了最初的那种状态。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样。她现在平静地躺在宇宙这间巨大的房子里,而我在她身边大哭的话,那就是没有彻悟生命的本质,所以我就不再哭了。”庄子对生命的超然领悟,由此表现地淋漓尽致,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活就好好地活着,死则坦然以对。生死,乃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新陈代谢,历史长河才能够源远流长。
可是,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其实,死与生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人诞生,也有人死亡,“死’’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人生本质的重要因素。人出生后,每过一秒钟,表面看是“生”,实质上都是迈向死亡的过程。生命一分一秒地流逝,意味着人离死亡更近了。因此,生包含着死,死又蕴藏着生。生与死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人们对生的态度。我们对死亡的思考与探索很多时候只有在我们的人生之中进行。
《伊索寓言》中说: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把柴撂在路边歇脚时说:“还不如死了的好。”死神一听连忙跑来问他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老人并没有要求死神把他带走,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到我肩上。”这位老人这时的变化,很有人生道理。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过错,除了极度的厌世者以外,人人都热爱生命。但是我们应该有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死,一个人应该不贪生不恶死。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生与死扔在脑后,不想方设法求生,也不想方设法避死,一切都听任自然的安排,不用人为的想法设法地去破坏自然规律。人有出生的一天就有死去的一天,就像昼夜更替、四季交替一样自然、正常。做人应该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对于生命,平静地享受它的时间,丰富它的内在,寻找内心真实的快乐。
生命是短暂的,是宝贵的,因此在有限的生命岁月里,创造更多更高的人生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才不枉来世上走一趟。然而,世间的事情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去追求完美。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处理。是的,既然活着,就该乐生,开心歌唱,笑对人生,顺其自然,看透、想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