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费城问讯报》史蒂夫·M·图米
获奖理由→
“由于侧重于文辞的高质量和高度首创性的特稿写作的一个杰出范例……”
——普利策奖委员会
奖项概览→
特稿写作奖(the Feature Writing Category)设立于1979年。它是14项普利策新闻奖中授予单篇作品的唯一奖项。可以想见,获奖作品不可能是一篇单薄的短文,而通常是新闻报道中的鸿篇巨制。这里所译介的《我们的超级航空母舰高超之处何在?》中文字数即达18 000个。
特稿是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独特文体。它通常不像消息那样采取“倒金字塔”结构,而是更多地采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这显示了它注重趣味性、可读性的一面。一般说来,特稿切入角度都比较小,致力于描绘细节。因此它对作者采访的深入与细致的要求就非同寻常了。然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趣味性与严肃性的统一。它往往以一种看似轻松的笔调揭示一个个严肃的主题,让读者以一种好奇的心态进入一个故事。但是,随着材料的丰富,作品的社会意义开始显现,读者在感觉上便不再是只有新奇和轻松。概而言之,特稿的特点是在严格遵循客观性原理的前提下,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但在具体写法上与我国的通讯、报告文学多有区别。
获奖者简介→
史蒂夫·M·图米(Steve M。Twomey),1951年5月30日生于密歇根州的奈尔斯,毕业于西北大学。1973年加入《费城问讯报》,先后担任该报记者、教育事务撰稿人、劳工记者和以洛杉矶为基地的驻西海岸记者。1983—1987年任该报驻巴黎记者。1987年返回费城总社工作。1989年加入《华盛顿邮报》,先后任记者,特稿撰稿人、专栏作家等。2005年起任教于纽约大学新闻系。
主译评评语→
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对于当代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人们无不怀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航空母舰体积巨大、造价高昂、技术复杂,即便是在军力最为雄厚的美国,也有不少对航母持批评态度的人。他们的一个典型的说法,就是称之为“浮动的棺材”。
七、特稿写作奖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证明,即便是在和平时期,由航母及其护卫舰船组成的海上战斗群也是大国争夺海空权和推行实力外交的王牌之一。在苏联解体前的80年代中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达到了高潮,其间美苏两国的航母扮演了特殊的重要角色。即以本文写作的1986年为例,美国航母就介入了空袭利比亚等局部武装冲突。
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寥寥可数,能够登上航母的人也为数不多。作为一名没有从军体验、不熟悉军事战略的记者,能够利用一次短暂的参观机会,迅速弄懂各种技术问题,并用读者能够理解的文字写就一则融登舰观感和海军理论为一体的长篇佳构,且又无泄露军事机密之虞,这正是作者的过人之处。
史蒂夫·图米参观的并不是美国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而是目前正逐步退役的常规动力航母。“美国”号所属的“基蒂霍克”级是美国最后一级、也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此级舰共建造了4艘,先后在1960—1968年间服役,其中“美国”号为3号舰,于1965年1月23日服役。它的标准排水量为60 100吨,满载排水量为81 123吨,舰长323.6米,舰宽39.6米。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为32节(海里/小时),以20节航速巡航时可连续航行350小时,12 000海里。
舰载飞机是航母的称雄之本。“基蒂霍克”级舰的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相当于3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它共有各种飞机80~90架,搭载的是美国海军第15舰载机联队。该联队由9个飞行中队组成,装备飞机通常为82架,其中有F-14A“雄猫”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攻击机24架,A-6E“入侵者”C或A-7E“海盗Ⅱ”攻击机16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4架,S-3B“北欧海盗”反潜机6架,SH-60F“海鹰”反潜直升机6架,HH-60H“黑鹰”救援直升机2架。它拥有4部飞机升降机和4座蒸汽弹射器,每隔30秒即可弹射一架飞机升空。
自服役以来,“基蒂霍克”级舰始终保持着频繁的海上活动。“美国”号在大西洋舰队服役,先后16次执行海外部署任务。1968、1970和1973年,“美国”号3次部署于东京湾,参加越南战争。1980年以前,该舰7次在地中海活动。1981年在执行第11次海外部署时,首次将其部署范围扩大到地中海和印度洋。除了1986年两度参加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外,“美国”号还参加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
获奖者自述→
飞机尾部的活动舷梯“嘭”的一声收拢了。此刻正是黎明时分,我们坐在一架COD的腹部(COD为舰载机补给机的简称)。这是一架丑陋的螺旋桨式小型运输机,正是它将载着我们飞回西西里岛。他们捆住我们,向我示范如何将手臂交叉着,如何转脑袋,如何束紧双腿,以免在起飞时撞在前面的椅子上并造成骨折。没有必要重蹈覆辙。紧张的观众们很快地照章行事。一切都准备就绪后,COD在飞行甲板上轰隆隆地前行,滑向美国海军“美国”号航空母舰舰首右舷的1号弹射器。
《费城问讯报》摄影记者马克·马利与我早在两天之前就已到达,一直埋头于钻研“美国”号和它的13艘超级航母姐妹舰的理论。正是它们构成了美国海军的主体。现在,COD即将启程带回关于这艘航空母舰的记录和照片,同时它也将带回两个又激动又恐惧,同时又满脑困惑的参观者。激动和恐惧是因为他们从未从航母上起飞过;困惑则是由于他们的报道曾在地中海中发生了变化。
1986年暮春,也就是我们启程的时候,美国航母一直是晚间新闻的主题。它们曾在1983和1984两年中支援过在贝鲁特被打得抬不起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它们的飞机还曾在1985年10月降服了劫持意大利“阿基莱·劳罗”号游轮的罪犯。1986年4月,它们轰炸了利比亚。在两伊战争中,美国人用航母迫使波斯湾畅通无阻。此刻似乎是在合适的时刻提出一个时常在军界引起争论、但却很少在国内报纸上出现的问题:在这个廉价、超音速和致命的导弹与噪音更小的潜艇的时代,这些世界上最大战舰的存在是否仍然具有合理性?
福克兰战争已经显示了导弹和潜艇的威力,然而美国海军不仅力主保有航母,而且还想需要更多的大型航母。尽管航母比任何其他武器要花费纳税人更多的钱。简言之,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个赌注是极高的。
但是,可能还有另一个不太高明的理由去写一篇关于航母的报道:某位《费城问讯报》记者一直向往着能登上一艘航母。我们的报道是关于海军理论的,但是说得更明智一点,我觉得记者应该去参观航母,最好是在地中海,很多航母的活动都在那里进行的。《问讯报》主编们同意我的奇想。他们甚至同意派马利去拍一些彩色照片。
海军很快就首肯了。它为自己的航母感到骄傲,同时也知道这些航母易诱惑怀疑论者。作为《费城问讯报》驻巴黎记者,我与设在伦敦的海军驻欧洲办事处一起确定了我们行程的开始日期和天数。海军的公关官员虽然愿意替我们安排一次观光,但是他们却并不同意我们长时期地待在航母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平民会撞入喷气式飞机的某个进气口中。这会有损海军的形象。因而他们建议我们只待1天,我提出待7天,最后他们定为2天。
之后,两次确定登舰日期,两次因为地中海紧张局势升级而取消。终于在1986年6月,马利和我在西西里岛的锡戈内拉登上了一架COD,开始了向伴随着护航舰船的“美国”号航母的一小时飞行。使我们诧异的是,COD降落时我们并未看到航母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景象,这是由于COD只在其机舱上部有两个舷窗,同时我们还被紧紧地束缚住,因此看不到外面的景象。不仅如此,COD突然降落了,它先是一撞,然后是一晃,紧接着飞机腹钩抓住了一条减速索。就这样,COD停了下来。机尾活动舷梯放了下来——理查德·C·艾伦舰长已经站在那儿伸手欢迎我们了。
自始至终,“美国”号总是热情周到地款待我们,当然你必须遵守一些规定。我们不可以去作战信息中心。最高机密。我们还得有个公共关系官员做监护人跟随我们。而且艾伦舰长总是让我们做一些事,看一些东西,而由于参观时间有限,我们不想去。比如参加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核武器袭击训练。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参加了,并且严严实实地戴上了防毒面具。
在我们到达后的一小时里,我们坐直升机上了天空,这样马利可以拍一些“美国”号航行的照片。也就在那里,即我们盘旋着从空中与“美国”号作横切、一架架喷气机被弹射到天空或回收之际,原先的报道思路开始有所改变。报道不再仅仅是关于航母的战略和理论,和略带一些登舰感想类的调剂色彩。报道必须得谈谈这一战争武器和它所做的事。作为新闻记者,我们为真实世界的这一部分而痴迷。我们推断读者们也会如此——我们认为这个猜想永远都是正确的。
但是这却使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写作,而非报道。我们坐在COD上从“美国”号弹射升空,这经历比降落要刺激得多。直到我们到达巴黎,我也不知道如何将在飞行甲板上的感觉和那些大战略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思想上的停顿持续了一星期。比方说,F-14战斗机的降落技巧和航母面对苏联潜艇不堪一击这两件似乎就存在着叙事上的联系。此外,被弹射器蒸汽所笼罩的“呜呜”直响的喷气机和美国海军使用航母的新的“前进战略”又有何种联系呢?同时,如果它们之间有联系,又该如何才能写得优雅呢?
一个字也不写可不是主编能够接受的选择。这样,出于职业恐惧感,我很快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通过一遍又一遍翻阅记录和研究资料,我意识到可以从谈论在“美国”号上我所目睹和被告知的一些情景开头,过渡到讨论重大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被派来的主要目的。比方说,我们曾被一艘苏联船只尾追过,由此可以引起一场关于苏联海军追踪美国航母能力的讨论。又比方说,“美国”号航母的两个电视台是“美国”号规模的象征,这一点颇利于我们谈论大航母的优势。
我决定把这篇文章分成若干容易理解的部分。姑且称之为章吧,尽管并未按章节来标识。这些部分的分隔仅仅依靠突然的转折来完成。同时,尽管我发现几乎不太可能来探讨我的写作风格,风格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近些年来,句子似乎越来越简短有力,而形容词和副词却越来越少用了。这些似乎体现在这篇关于航母的报道中。
完成后的文章并未让作者感到有何特异之处。当然,他想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它赢得了一项普利策奖。
(张燕茹 译)
(How Super Are Our Supercarriers?)
《费城问讯报》1986年10月5日
史蒂夫·M·图米
航空老板向机尾望去,一个6月的早晨,穿过层层烟雾中的西西里海岸上空,一架F-14A“雄猫”式战斗机正循着几英里外“美国”号的航线低飞,即将返回这个“鸟场”。航空老板又向下望去,该死,还是没有地方来放这个家伙。
飞行甲板下,与控制塔里舰长座位相对的地方,一架A-7E“海盗Ⅱ”式轰炸机横卧在舰队中部4号蒸汽弹射器上。此刻,这架A-7一定还担负着今天尚未完成的第二项任务,要继续飞行下去。由于它横在“美国”号唯一可用的跑道上,因而谁也不能降落。
“他们为什么在那儿待了那么久?”空中指挥官咆哮着。在“美国”号上层结构的玻璃房间里,航空老板离开皮圈椅。他站起来是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而每当飞行甲板上响起“嘎吱嘎吱”的声音时,他就会这样做。
该舰排水量达79 724吨。此时舰身突然震颤起来,大量的蒸汽从4号弹射器里汹涌喷出。A-7消失了,它被弹射器的一推粗鲁地抛到了地中海的上方,就像抛石机抛出的一块石头。
“发射完毕,长官!”航空老板副手报告。
“清理甲板!”航空老板冲着无线电向发射人员大声发令。这样会很近,或许是太近了。“确保舰腰弹射器安全!准备回收飞机!行不行啊?”
那架F-14正以每小时150英里的速度逼近。现在只有一英里之遥了。甲板上,舰员们在疯狂地忙着收起发射装置。他们得封住那条长槽口。槽口的作用是让弹射器挥动手臂——“梭子”——顺着槽口快速移动,沿着甲板急顶飞机并将其推向空中。他们还得关上各升降门,使它们与甲板齐平。“美国”号为了配合它的飞鸟,必须做到无懈可击。
“快点、快点,”航空老板下令,他的目光掠过逼近的F-14战斗机,转向正在下面忙碌的舰员。战斗机的可变翼已经展开,两翼翼展有64英尺宽。飞机起落架已放下,机尾的双喷嘴正喷出阵阵热浪。F-14像一只飞龙,准备随时扑向航母。
“我们来不及了!”航空老板说。
“我们能行!”副手说。
弹射器操纵人员即将完成准备。那架F-14贴着舰尾向前猛冲,它的腹部吊着一条长钩,是用来钩住飞行甲板后部的4根缆索中的一根的,意在使飞机完全停住。现在该决定是飞离还是降落了。最后一个操纵员正急忙跑出降落区。
七、特稿写作奖
“他们成功了!”副机长喊道。
F-14在舰尾上方,往下,再往下……
嘭。
重达56 000磅的F-14隆隆地降落了。同时,飞机驾驶员将马力开到最大,热浪吞噬着后飞行甲板。如果钩子未能抓住缆索,则驾驶员只能继续飞行,掠过正处于暂停状态的4号弹射器的位置,飞走以后再折回来。可是他并非“脱缰的野马”。飞机迅速地抓住一根缆索,干净利落。从最后一次发射到第一次降落所用时间为45秒。
航空老板咧嘴一笑。
副手咧嘴一笑。
好极了。
航空母舰甲板上的舞蹈无法让人不爱——在海上那些在1 000英尺长的甲板上发射、回收战机的男人们的技艺、美感和十足的勇气。
平均每天75次,“美国”号舰员要避开有巨大吸力的发动机吸气口和呼呼作响的螺旋桨,将飞机推到弹射器上,再送它们飞出去。在类似利比亚危机的紧张时刻,甚至达到每天400次。他们还要同样次数地帮助飞机返回、圈住它们,将它们停放好。他们能每隔一分钟发射飞机。他们能同时发射和回收飞机。无论天黑或下雨他们都能这么做。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半。
引擎“呜呜”作响,然后滑跑——一架飞机在两秒半内从甲板上消失了。它排出的废气顷刻间淹没了发射人员。空气中充满了喷气机燃烧的气味。蒸汽从弹射器的轨道里渗出。下一架飞机已开始向前运动接受弹射,其后还有另一架跟着。甲板上噪声汇成一片。与此同时,航母劈波前进。
美国共有14艘航空母舰,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母都不会超过4艘。它们是最大的战争武器,其他武器都不到它们的一半大。这些航母的名字取自那些胜仗,如“珊瑚海”号、“中途岛”号和“萨拉托加”号;有些取自已故领导人的姓名,如“艾森豪威尔”号、“福雷斯特尔”号、“肯尼迪”号、“尼米兹”号和“文森”号;有些则取自美国革命战争时期舰船的名字,如“星座”号、“企业”号、“独立”号和“突击者”号;还有一艘让人想起人类最先飞行的地方——“基蒂霍克”号,一艘则叫“美国”号。
这14艘航母及878架舰载战斗机、轰炸机,连同显示它们尊贵的护航舰队是最能直接代表美国实力的标志,这也是全世界大多数人有目共睹的。不仅如此,它们更是美国海上防卫的核心,是美国的帅小伙子。在整个军事预算中,它们是开支最大的项目,仅一艘航空母舰和它的护航舰只就相当于280枚MX弹道导弹。
然而,尽管美国航母如此令人叹为观止,尽管五角大楼赋予它们如此重要的地位,仍有很多国会议员和国防分析家们提出异议,认为超级航母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批评家担心,航母的存在已经无必要,它们过于昂贵,稳定性不强,易遭打击。甚至一些怀疑论者本身就是海军人员:退役美国海军上将、原中央情报局局长斯坦斯菲尔德·特纳,退役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埃尔莫·朱姆沃尔特以及曾经统率过“尼米兹”号的退役海军上将小尤金·卡罗尔。
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哈特在一本有关美国国防的新书《美国能赢》中写道,“正如航空母舰所取而代之的战列舰一样,航空母舰的雄伟壮观并不能消除海战自身性质的一些变化。大航母时代……已经过去。”
在当今,所有的水面舰艇都在两样东西前不堪一击——导弹和潜艇。1982年福克兰战争,一艘英国护卫舰被它没有看见的一架阿根廷喷气飞机发射的一枚“飞鱼”导弹击沉。苏联拥有304艘攻击潜艇,足以派遣出其中的21艘去追逐一艘美国航母。美国已挑选出14艘大航母组成舰队,第15艘、排水量为91 487吨的“西奥多·罗斯福”号也将很快加入该舰队,美国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因受为数不多的苏联导弹和鱼雷的袭击而损失相当大一部分的海军力量,这种损失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简言之,在20世纪末叶拥有这样的海军也许是不明智的。前航母舰长、现为华盛顿一家私人研究组织——国防信息中心副主任的卡罗尔称:“当你把你全部的防卫能力都集中在15块甲板上时,那么你的对手的目标系统也变得很集中。”
美国应该拥有航空母舰,这一点无人怀疑,它们是有用的。批评者称,要解决航母攻击的问题,办法是拥有更多的航母,这就扩大了航母的危险。但是造大航母是要花大本钱的。“罗斯福”号和其他两艘业经美国国会批准的新型核动力大航母,即“亚伯拉罕·林肯”号及“乔治·华盛顿”号,每艘的造价是35亿美元。这还是不配备飞机情况下的价钱。如果加上飞机、加上必须给航空母舰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美国海军也勉强承认它们确实需要保护——那么造一个航母群需要170亿美元。这相当于费城市1986年财政支出的十倍。而造3个航母群的花费则可以用来支付费城市30年的所有市政服务机构——警察、消防、卫生等——的一切费用,而无需任何居民纳税。
这样,这笔巨额资金便不能用于其他军事项目。而且巨款的大部分是“用来保护这艘该死的航母”,原卡特政府中负责政策事务的副国防部长罗伯特·科默如是说。甚至航母上的大部分飞机也是用于保护航母的。
因而,许多批评家说,是该考虑小航母的时候了。在费城海军造船厂对大航母进行大修——根据“延长服役期计划”,“独立”号正在那里——不过是在为属于过去的东西而忙碌。美国应当拥有体积更小、造价更低的航母。它们能够承担职责。这样,美国就可以负担得起更多的航母,也可以在战争来临时减轻因损失某艘航母而产生的影响。
当然,谈论减少任何战争引起的损失似乎有些超越现实。只有苏联能真正向美国海军发起挑战。但是有很多分析家声称,与苏联进行任何海战都将引发核战争。那样看来,即使美国有15艘超级航母或30艘中型航母,也无多大意义了。这样的游戏该结束了。可是五角大楼仍在制造过了时的争端,其理论是,因为核战争是下下策,所以无人会发动它。然而苏联可能愿意发起一场常规战争,因而对于苏联,拥有优良的常规武装力量是极端重要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拥有何种海军则是有意义的。
美国海军确信,它需要的是大航母。它甚至可能还想要七八艘,甚或二十二三艘。事实上,里根政府在海军部长小约翰·莱曼的主持下,已使大航母处于战略上的关键地位,这种战略可以使大航母在战时能直捣苏联国防重地。也正是美国海军对于航母有着如此之强的信心,才使得它们得以存活到今天。“美国”号战斗群司令亨利·默兹海军上将说,批评家们,“我相信都是些怀着善意的好人,但是他们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更有甚者,去年秋天,莱曼在国会听证会上断言,造小型航母是共产主义的做法,而造大航母则是美国人的方式。“航空母舰该大还是该小?对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他说,“……(但是)与苏联人相比,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是一种永久的优势,它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体制及经济体制的本质之中。为了保持这一优势,我们必须不断地建造大型航空母舰,而不应向建造大批廉价的、小型的、性能较差的航空母舰的方向发展。这个发展方向是极权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的优势所在。”
大就是美。
“美国”号舰员有时会迷路。舰上有如此之多的甲板和通道,以至于水兵们往往不知自己身处何地。“我一直被搞得稀里糊涂。”一位在给一个有关舱壁隔板计划做顾问的军官说道。
自然,舰员能向别人求助,只不过遇到的经常会是陌生人。舰上共有4 950个男性,而没有一个女人。他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甲板上工作。在海上,多数人即使在同一艘舰上待了半年也相互不认识。他们得知某个同舰舰员往往是由于读到该舰的日报上关于此人的消息或是通过观看舰上两个电视台播放的实况新闻、拍影片等节目时看到此人(最受欢迎的是一部关于女子监狱暴动的电影,这部糟糕的影片多次重放,居然还得到了舰员们的高度赞誉)。
很多天里,海上生活平淡无奇。舰员们要想看到海,就得站在飞行甲板上或在“岛”上工作——所谓的“岛”,是指矗立在飞行甲板之上、位于右舷的指挥所。没有舷窗。“美国”号如此庞大,经常感受不到海水的翻滚。待在甲板下的感受好像是在一座大楼里。
“美国”号3月10号离开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去地中海巡逻时,曾带上900万美元,因为出海后它得自己掌管财政。舰员们是有薪俸的。他们在舰上的商店里买东西。商店所得又被用来支付舰员的薪水。每天要准备18 000份饭食,要蒸馏28万加仑海水。海军爱吹嘘舰上有理发馆、面包房、相片冲印室、邮电局、印刷厂、裁缝店和公关人员。换言之,很多舰员的工作与武器和战争无关。他们是海军后勤人员。
之所以要大,自然是有目的的,即为了能放飞许多飞机,同时还可为这些飞机携带燃料和炸弹。一艘美国航母有80至90架飞机,这个数目超过了4艘苏联小航母所配备的飞机总数。“美国”号有8种型号的飞机,比3艘英国航母和2艘法国航母总共拥有的飞机型号还要多。
除去24架F-14、34架A-6和A-F轰炸机不算,“美国”号还有4架空中加油飞机、4架探测敌机行踪的飞机、4架干扰敌方电子设备的飞机、10架搜寻潜艇的飞机以及6架搜寻己方被击落的飞行员和敌方潜艇的直升机。这总共86架飞机投掷48万磅重的炸弹,这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0艘航母的发射能力。飞机不飞行时,可停放在飞行甲板下几乎从舰首延伸到舰尾的修理甲板上,也可在那里接受维修。
飞行甲板长达1 047.5英尺,这还不是美国海军之最,最长的当属“企业”号,其飞行甲板长约1 100英尺。但如果将“美国”号的飞行甲板直立起来,它的长度几乎两倍于费城市政厅大楼顶部威廉·宾恩那顶帽子的高度。这块甲板有252英尺宽,面积有4.6英亩,且全部涂上了不打滑的黑色粗漆。飞机不飞行时,舰员们在骄阳下有足够的直行空间漫步。5个船身的长度便是一英里。
飞行甲板非常之大,因此“美国”号几乎可以在舰角留下的一块甲板上同时发射4架飞机,两架从舰首的弹射器上发,另两架则从舰中部的弹射器上发。在某些情况下,从舰角上能够同时发射和降落飞机。当一架飞机向前发射时,另一架则可在舰角上降落。如果飞机没能钩住任何一条索,则可继续飞行,这样就避开了舰首的弹射器。
“美国”号虽然有如此庞大的身躯,有22岁的高龄,却能以30节的速度在水面上疾驶。其动力并非核能,而是能驱动4只22英尺高的螺旋桨推进器的传统锅炉。考虑到船、飞机所用燃料、船员工资及其食物、供给,则每小时巡逻需花费纳税人22 917美元,即每天要550 000美元。那么一次长达半年的例行巡逻的花费是9 9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护航队的花费。
从总体上来说,“美国”号显示出的豪华气派和魅力在舰长理查德·艾伦的特等舱里有着更为具体的体现。在这只战舰的心腹处有这样一间优雅的起居室,内设咖啡桌、沙发和安乐椅。整舱壁的地毯。餐桌椅可供至少10人用餐。数盏台灯发出柔和的光亮。
房间的主人是一位46年前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严肃汉子。在他眼睛变坏之前一直驾驶航母舰载喷气机。他戴着镀金边的眼镜,他那张柔和的窄脸平添了几分教师的神情。自1985年7月开始掌管“美国”号的艾伦舰长对于他的船可能会遇危险和规模不应该这么大的说法似乎有些惶惑不解。
打个比方,两艘只有“美国”号一半大的航母意味着舰上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有两套。艾伦说,两间机房、两套起飞弹射器、两个舰桥。因而,两艘小型航母的造价超过了一艘大航母。两艘小航母在暴虐的海上都是不稳固的,会妨碍飞行。二者都不会有很多飞机来做很多事。甚至即便在使用导弹和潜艇的战争不断升级的今天,他现在比在二战时期更愿意指挥航母。此外,由于“美国”号体积大,因而所能承受多次轰炸。在海上击中目标比在陆上要困难得多。
“它是机动的,它总是在移动,它永远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舰长说道,“比方现在,你在舰上。你知道我们所处的准确位置吗?我来和你共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在西西里岛的西南。今晚,我们会去马耳他的北面。而今天早上我们还在撒丁岛的东面。航母在移动。因而瞄准航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航母可以航行得非常远——我是说在它沉没前。我认为从今天和不久的将来所面临的威胁来看,它是一种超乎想象的东西。它是一种能力非常强大的武器。”
利比亚。他们实际上是去袭击利比亚。夜已降临。今天是1986年4月14日。艾伦从舰桥上俯瞰装满开往班加西的飞机、炸弹和子弹的昏暗的飞行甲板。这可不是训练。“我不敢相信我们是真的在做这件事,”他想,“真让人难以置信。”
水兵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紧急集结点上各就各位。“你们所需做的是告诉别人,‘我们要去干掉一些东西,’这样人们的兴趣就会成几何级数上升。我是说,人们会变得——振奋起来。”
“美国”号将要发射38架飞机。而同时在地中海黑暗的某处,同样的一幕也正在“珊瑚海”号上上演。一架又一架飞机呼啸着飞走了。其中最美丽的要数F-14战斗机,这是因为为了有附加的升力,他们总是在弹射前用复燃室助跑,向20英尺以下的飞行甲板曳出两束火花,照亮了黑暗的大海。
他感到骄傲,艾伦说,“仔细地看着航母的各部分是如何复杂地相互协作,再看着事情准备停当,发出隆隆声。这是夜间,弹射器开始启动,一切都如安排的那样。”
4月15日凌晨,当飞机开始返回时,甲板下的水兵们从闭路电视上看飞行甲板上的情况,以便弄清楚战斗机的机翼下是否有炸弹。他们没有看见。38架飞机全部返回了。水兵们疯狂地欢呼起来(由于航母在空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海军担心恐怖分子会对水兵们在美国的家属采取报复行动,因而要求这篇文章里不能出现任何舰员的姓名,艾伦除外。他同时告诫水兵们不要谈论有关利比亚的事情)。
“我从未想到国家会决定开战,”艾伦说,“我为总统有勇气去做他要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
且不论美国空袭利比亚以对抗恐怖主义的是非和是否道德,但这已显示出航母的强势所在。它们能远航,能处理第三世界发生的危机。正如美国海军所言,它们能“投射能量”。实际上1985年的每一天,有4艘美国航母在海上的某处巡弋。当然并不总是固定为4艘,而是总有4艘航母交替在海上巡弋,这样可使水兵们避免远离家乡过久。没有任何别的国家可以这样为所欲为地投射出如此强大的空中力量。因而甚至那些对大航母持批评态度的人也说,正是这种能迅速地出现在任何地方的能力使得航母有其存在的价值。
正是航母的飞机使劫持“阿基莱·劳罗”号游轮的4名罪犯乘坐的民用飞机迫降。在1983年的登陆作战中,正是有了航母才得以在不靠近格林纳达和黎巴嫩的海岸航行。两伊战争中,如果伊朗兑现它的威胁——切断石油通道,那么也只能用航母去重新打开霍尔木兹海峡的门户。通常,单是航母露一下面就可解决问题,而无需它的喷气机发一弹。
“航空母舰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军事力量,”英国皇家海军副总参谋长、海军上将杰里米·布莱克称,“它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力量。当你接近它时,它释放出能量。而且无论在哪儿,它都是美国实力的一种象征,这本身已是非常伟大了。”
著名美国国防分析家诺曼·波尔马说:“航空母舰能表现出它能航行到出现麻烦的地区的能力。它能连续数天、数星期甚至数月待在近海外,停留在国际水域里……你们将会看到许许多多低层次的争端和对峙,而航空母舰能使我们观察、威慑对方,和在必要的时候开战。”
航母如果被这样使用,是不会面临很大危险的。格林纳达或利比亚没有军事能力来形成严重的威胁。或许美国海军也是这么认为的。航母在北越海岸外航行达数年之久,在这期间发动空袭却从未遭到反击。美国海军计划建造大型航母,但这反使它们处于危险之中。
请这样想象:1987年5月30日,苏联坦克和步兵涌至中欧,一场常规冲突随之爆发。欧洲盟军快坚持不住了,他们需要美国方面的援军。护航队被集合在一起,甚至动用了民用747飞机。大西洋充斥着航空母舰,它们将护送舰队和机队去欧洲。它们要去击沉潜艇和击落飞机。它们要在连接新大陆和旧大陆的海上通道上将苏联水面舰艇都清除干净。
这些是多年来美国战略的一部分。然而美国海军部长莱曼增加了一招。在航母保证海上通道安全的基础上,莱曼还想派它们在靠近苏联的地方进行侵略性突袭,干掉苏联海军,之后轰炸陆上目标。航母将航行到靠近苏联最北部海岸的科拉半岛的地方,它们将驶入波罗的海。它们沿着苏联的太平洋海岸巡航。莱曼主张运用航空母舰的威胁打击苏联的侧翼,从而清除中欧方面战场的压力。
这个“前进战略”由莱曼的600艘舰船海军计划所推动。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海军的舰船数已下降至479艘。不仅如此,卡特政府还决定不再建造新的航母来代替逾龄的“珊瑚海”号和“中途岛”号。卡特政府认为,大型舰只过于脆弱,造价也过于昂贵。因而航母的数量被确定在12艘。
然而,莱曼在里根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寻求并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准许为美国海军建造3艘巨型核动力航母及其护航舰。这些共要花去从现在至2000年美国海军建设费的41%,即610亿美元。这其中的两艘将取代“中途岛”号和“珊瑚海”号,而第三艘则属于净增加。因此,大型航母的数量实际上增加到了15艘。
莱曼称,美国海军力量的扩张集中于建造大航母,这对于“前进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必须将其敌人控制在自家里,而这只有大航母才能做到。但是敌人都已不再是以前的敌人了。
“舰长转告你们,正有一艘‘勇敢’向我方驶来。”
在黎明的微光中从相反方向乘风破浪而来的这个时髦的拜访者轻快地掠过“美国”号的左舷,滑过它的航迹,在右舷约1 000码的地方停住了。它的速度和续航力可与这艘航母匹敌。几名水兵从飞机甲板上望了一望,他们以前曾见过一艘。
“勇敢”是苏联一种新一级的驱逐舰。它每艘都配有64枚舰对空导弹、8条鱼雷发射管、8枚反潜艇导弹和两架直升机。这种驱逐舰速度为38节。美国水兵称之为“告密者”。
苏联驱逐舰和护卫舰经常地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中迂回前进。公海不属于任何人,苏联海军完全有权去它想去的地方。双方相遇时都很有礼貌,都遵守道路规则。苏联方面所做的就是记录。他们观看飞机的着陆航线和训练形式。他们注视着美国特混舰队的动向。他们观察不同型号飞机的性能。
“苏联人?噢,是的,他们会从船尾方向过来,1 000码,500码,跟着我们来来回回,”第二天当“勇敢”待在附近时艾伦说道,“我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如果我们转弯,他们也转弯……他们拍照。他们捡垃圾。他们做些奇怪的事。他们一般只是跟着你转。”
这种在公海上的亮相显示了苏联的新型海军,在过去的沙皇时代和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俄国从没成为过一个海上强国。根据美国的估计,也就是在20年前,苏联的舰船每年总共在海上也只不过5 700天。去年,他们有57 000天在海上。苏联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有283艘大型水面舰只、381艘潜艇。这些潜艇包括77艘弹道导弹潜艇(为了向美国发射原子弹)和304艘攻击潜艇(为了击沉船只,比如美国弹道导弹潜艇或航母)。总共为664艘作战舰艇,与美国现在所拥有的541艘作战舰艇相比,苏联攻击潜艇的数量是美国的三倍。美国攻击潜艇要能做到在苏联人发现美国航母之前就发现苏联的攻击潜艇。
苏联海军装备的飞机有1 625架,主要从陆地上操作。它们的任务也是击沉美国舰船。而进攻力量强的可能要数新型“逆火”式轰炸机,它可以载着大型空对地导弹以1 100节的速度连续飞行3 400英里而不需加油。1985年年末,苏联有120架“逆火”,此后每年都会有所增加。
一些苏联飞机甚至在海上。苏联已建造了4艘中型航母,每艘都配有13架飞机和19架直升机。这些飞机像英国的“垂直起降喷气机”一样,起飞和降落时作垂直运动。去年,苏联曾下水了一艘与“美国”号一般大小、排水量至少有65 000吨、同时配备有60架飞机和直升机的航母。但是这艘航母数年内无法使用,这是因为苏联必须首先掌握发射和回收如此众多的飞机的技术。
尽管苏联海军很庞大,但是人们对于它能构成多大的威胁,至少在它离开海岸线时,仍是众说纷纭。去年,国防信息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苏联水面舰艇中的145艘的排水量都不到2 000吨,规模太小,不敢长时间冒险进入公海海域。此外还说,苏联海军在海上对舰船进行补给的能力有限,而美国在此方面却是出类拔萃(苏联海军必须保证:一个战斗群每天耗用10 000桶燃油)。苏联在别国的锚泊地也没有美国的多。更何况,尽管苏联现在已拥有航母,但无人敢说苏联在这方面能与美国匹敌。
尽管如此,莱曼和其他美国官员仍把苏联人称为巨大的、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力量,它正以自身从未有过的实力来往于海上。他们指向墨西哥湾,去年苏联海军主力曾两度航行到那儿。“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锤子和镰刀旗使星条旗相形失色。”去年秋天,一本名叫《海上力量》的公开亲美国海军的杂志如是说。
这种灰暗的宿命论调多半是为了证明拥有600艘昂贵舰只的必要性:五角大楼必须面对一个名副其实的敌人。同时,甚至国防信息中心的报告也说,如果莱曼的“前进战略”会被尝试使用的话,那么苏联人将是美国家门口的强硬对手。此外,在海上苏联的攻击潜艇和“逆火”式轰炸机也确实威胁着美国的护航队和航母护航舰船。
但即便这样高度评价苏联人的军事力量,美国海军仍声称美国海军不会有很多问题。因为美国有自己的制度。
很多时候,“美国”号在地中海上似乎很孤独,它摆脱了苏联“告密者”的跟踪,向着空旷的地平线驶去。甚至连渔民也不曾在它的身边出现过。但是“小男仆”们却从未远离过它。
“美国”号的四周簇拥着10艘舰船: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它们有时近距离跟随,有时运行到看不见的地方。也有一两艘美国攻击潜艇时常出现,但因为它们是在水下,所以很难确定;艾伦只是说,它们并不是始终在附近。
“美国”号从来不曾在没有“小男仆”护航的情况下离家出海,“小男仆”的舰员们称自己是真正的水兵,而航母只是“鸟场”。战斗群是美国海军所谓的“纵深防御”的关键,其思想是保证中央的价值35亿美元的航空基地不会沉没。
但是,第一卫士却不是一艘舰艇,而是一架既不装备任何武器、也不能飞行很快的飞机。E-2C“鹰眼”看起来像一架小型的AWAC飞机,即空军的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看上去似乎背部有一个巨大的蘑菇。那个蘑菇装有雷达。
通常在发射时最先离开航母的是E-2飞机,其任务是停留在空中注意观察那里是否有别的物体。它的雷达能扫描至100 000英尺的高空和“美国”号周围250英里半径内的圆弧范围。如果E-2发现了敌机,它会召来水兵们所谓的“超级热战战斗机驾驶员”。他们只是在此用了一个比超级更富表现力的词。
驾驶价值3 870万美元的F-14战斗机的飞行员性情平和、充满自信,正如影片《顶部火炮》所表现的那样,但是“美国号”的飞行员并未看过此片,因为他们一直在海上。他们看过肯尼·洛金斯编剧的此片的录像剪辑,是关于作螺旋飞行、中弹起火的F-14被击落的情形。这部录像是被空运到舰上的,他们很喜欢。
“是的,那就是我们,”一位来自德雷克塞尔希尔的28岁驾驶员说,“我们很酷,我们是战斗机驾驶员。”
大部分人的年龄在30上下。对他们来说,英俊似乎是干这行的必备条件。飞机从航母上弹射出击时,他们往往要承受六七倍于地心引力的震颤;而这是“一张进迪斯尼乐园的终生通行证”,来自德雷克塞尔希尔的这名飞行员如是说。
“坐在那样的机器里,并且知道到了300英尺高之后,你要以200英里的时速飞行,而那一切都只能用两秒半的时间——嘿,这种紧张感是任何体育运动或其他事所不能比的。”一位来自费城的42岁的飞行员这样说。这种飞行他已经历了1 250次了。
这些飞行员的任务是在敌机向“美国”号发射导弹之前击落它们,摧毁它们。或者如该战斗群司令默兹海军上将所言,“我们想射击弓箭手而不是弓箭。”
飞行速度超过音速一倍的F-14配有射程达120英里的“不死鸟”空对空导弹、射程稍短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及“麻雀”空对空导弹。F-14还能得到航母上的4架EA-6B“徘徊者”的帮助,EA-6B的任务是搅乱来袭敌机的雷达并干扰敌方导弹的制导系统。不用说,战斗机驾驶员认为没有人能从他们身边溜走。
“这就是家,”一名40岁的航空联队指挥官说。他管着各种型号飞机的所有飞行员。“这儿是吃晚餐的地方。这儿是立体声音响所在。”
如果来袭飞机当真避开了F-14并发射导弹,那么接下来上场的便是“小男仆”。“小男仆”得依赖“宙斯盾”这种刚刚在一批新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上配备的防御系统。“美国”号的战斗群里便有其中的一艘新型舰只“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设计“宙斯盾”是为了同时发现和跟踪十多枚敌方导弹——具体数字是保密的——并发射舰载导弹去摧毁它们。“宙斯盾”既能同巡洋舰、也能与战斗群所有舰只上的应答导弹自动协同。敌人的任何袭击都能被反击出天际。在理论上是如此。
即使反击失败,敌方导弹仍在困扰我方,“美国”号还有一种叫“方阵”的现代加特林机枪。这种由电脑控制的火炮安装在飞行甲板边上的3个点上,它有6根炮管,每分钟共能发3 000发炮弹。这样的火力能摧毁任何导弹。从一次对“美国”号的测试结果来看,仅火炮发出的噪音就可能摧毁导弹。
“美国”号上的10架S-3A“北欧海盗”式飞机能够找寻到苏联的潜艇。这些飞机的电子系统能透过海水搜寻潜艇并作精确定位。这样,飞机接着便可投放深水炸弹或鱼雷。战斗群也可用声呐搜索并向敌方潜艇连续开火。
事实上,美国海军官员不喜欢谈论这些防御手段。他们称,局外人过分担心航母是如何不堪一击。首先,战船是用来进攻的。“这就好比是你的家,”那名航空联队指挥官说,“你采取措施保护它,但你无需整天围在它四周来保护它。我并不每天担心我的立体声音响会被偷走。我宁愿去炸些什么。”
刚一发射时,它便从西边窜出来,以每小时680英里的速度升至大西洋上空10英尺处。海军上尉彼得·沃波尔和布赖恩·莱申站在英国“谢菲尔德”号护卫舰舰桥上,看见了地平线上升起的一溜烟尘,但不知道这股烟是怎么回事,也没看到阿根廷“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又近了一英里,他们都意识到向他们飞来的是什么东西。
“我的上帝,”他们同时喊道,“是导弹。”
4秒钟后,这枚“飞鱼”击中了该舰水线上方右舷中部,随后钻入机舱,引爆了放在那里的363磅高爆炸药。顷刻间,“谢菲尔德”号失去了电力和通讯。大火迅速蔓延。舷侧上那个裂口边缘被烧得通红,但是没有足够水压来灭火。当火势朝存放军火的弹药库蔓延而去时,舰员们放弃了“谢菲尔德”号。
就这样,一艘价值5 000万美元的新舰被摧毁了——舰员中有20人丧生——而摧毁者只是一枚小小的由电脑控制的导弹,它仅值“谢菲尔德”号的1%。
1982年5月4日那个星期二在福克兰战争中上演的那一幕是反舰导弹威力发展史上最令人惊异的一个例子。导弹这种武器比之火炮,能从远得多的距离发动攻击,而且它和炮弹不一样,能被引向自己的目标。照片上倾斜、燃烧着的“谢菲尔德”号恰好上演了批评家们所惊惧的那种会发生在航母上噩梦一般的事情。
当然,要用一两枚乃至三枚“飞鱼”击沉一艘美国航母,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航母太大了。美国海军明确地说,英国不如美国的战斗群那样有能力去探测、追踪进而摧毁敌机。两艘福克兰战争中使用的英国航母也没有类似“鹰眼”的飞机去发现“超级军旗”。它们没有足够的战斗机去袭击它们。英国船上没有“宙斯盾”。军事分析家波尔马说,美国的航母“在两天内”即可摧毁阿根廷的空军。
但是有一种导弹能对航母造成威胁——巡航导弹。它们是带着大弹头的飞行鱼雷,能被发射到离其舰标350英里远的地方,并且经常以超音速飞行。“逆火”式轰炸机可以携带它们。苏联大约有30艘水面舰只以及包括新型的“奥斯卡”级在内的62艘潜艇也都能携带它们。每艘“奥斯卡”可装24枚巡航导弹。现已出海的“奥斯卡”有两艘,之后每隔两年会有一艘“奥斯卡”加入舰队。
“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防卫力量来对付巡航导弹,”国防信息中心的海军上将卡罗尔道,“它是海军战略中遭人厌恶的东西。我们已有所进步。我们有‘方阵’和类似的武器。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让那些航母处在苏联的陆基飞机和巡航导弹的航程和射程内,那就会有足够的巡航导弹突破防御而命中舰只。我不知道有多少枚导弹能突破防御,就说五分之一吧。但如果有五分之一的导弹击中我们的舰只会怎么样?我们就完了。”
“宙斯盾”是被用来对抗巡航导弹的,但它的表现并非完美无缺。它起初在试验中仅能击中十五分之四的来袭导弹。后来,命中率上升到十一分之十,但仍有问题。此外,一枚导弹要使航母成为废物,并不一定要击沉它。每艘航母都有自己的薄弱部位——4个弹射器。没有它们,飞机便不能飞行。美国海军认为,任何敌人都不太可能使别人的4个弹射器同时失灵。否则,海军史便充满了幸运的时刻。
然而,航母最大的敌人并不在空中,而是它从来看不见的敌人。加里·哈特称之为“海洋之王”。而苏联拥有的“海洋之王”超过了任何别的国家。1984年3月,苏联的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日本海从“基蒂霍克”号下面浮出海面并撞了它,结果两船俱伤。这是一起意外事故,而不是袭击。问题是,虽然在“基蒂霍克”号周围至少有5艘“小男仆”,但是战斗群却没有探测出潜艇。
由于是在和平时期,因此可能护航舰只就没有用声呐搜寻潜艇。但这场事故却说明了潜艇能如何乘人不备。不仅是巡航导弹,而且它们的鱼雷都能制造威胁。因此,尽管美国海军自信有出色的探测技术,但却并不完美。“我们并不能随时都知道潜艇的位置,”艾伦舰长说,“因此我们并不始终知道我们是否被跟踪了。”
奇怪的是,尽管艾伦在美国海军待了27年,但他从未登上潜艇出过海。批评家们称,登潜艇出海是一个绝妙主意,能让航母舰长们了解到他们的水下对手是怎样工作和思考的。
鉴于来自空中和海上这两方面对于航母的威胁,莱曼的“前进战略”可能会由于美国海军中枢的被毁而终结。哪里的防卫最严实,哪里就会遭受打击。美国海军会因损失了几艘航母而无法完成更为重要的任务——保护海上通道。这反过来又会对中欧的战争造成危害。
“如果我们仅仅依靠15艘船便与苏联开战,那么我们会像西班牙无敌舰队一样,怀着出现奇迹的期待出航。”哈特在《美国能赢》一书中写道。“尽管有前车之鉴,但或许我们能击沉一艘,或许对手虽然有许多潜艇和飞机,但是仍然缺乏战斗力。这样,我们的海军,我们的国家的生存就系于……这些无能的庞然大物,而不是我们自身的实力上。”
况且,即使我们的战略奏效了,航母击沉了苏联海军的大部分舰船,那么,走投无路的苏联人也可能转而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再动用战略核武器,以避免战败投降。在那种情况下,舰母的大小就没有什么意义。
尾随着“美国”号,15架飞机在空中形成了一串闪光的项链。它们鱼贯而行,准备返航。此刻是夜间11时30分。
4名降落信号官站在飞行甲板上方的狭窄通道上,注视着黑暗。他们只需看一下机翼上的灯,便可知道返航飞机是否在正确的滑行路线上。这些飞机朝“美国”号每飞四分之一英里便下降100英尺。
“你高了,高了,”一位降落信号官通过无线电向第一架返航飞机轻声说道。天太黑了,无法看清楚这架飞机的机型。
在所有飞行运动中,没有比夜间降落在航母上更为困难的了。现代喷气机无法自己飞行,航母有跑道灯,而在夜间飞行员没有城市的灯光一类的通常意义上的任何参照点。天是黑的,水也是黑的。他们不知道哪里有一架飞机降落了,哪里另一架飞机又起飞了。他们所能看见的便是很短的一束光。他们甚至看不见航母,更别说甲板了。无论仪器和电脑能够显示什么,此情此景都是令人惊惧的。
第一架飞机逼近了。它越过了舰尾。减速钩刚刚抛出,准备抓住4条缆索中的一条时,飞行甲板上便喷出了火花。减速钩勾住了一条缆索,拖着这些A-7在甲板上走了350英尺后停住了。这个滑行距离仅是在陆地上飞机降落时所需滑行距离的十分之一。下一架飞机的灯光越来越亮了。
“甲板堵塞!甲板堵塞!”两名降落信号官喊道。
除非那架A-7脱钩后滑行到一边,除非减速索已回到了原位,除非甲板上的水兵们已经离开,否则,降落信号官们还会不停地告诉飞行员:他的跑道正堵塞着。如果必要的话,他们还会让它飞离。但在这个夜晚无需这么做;舰员们表现得完美无缺。
火花飞舞,引擎轰鸣。16分钟内,所有飞机安全降落了。夜色里舰船平静地航行着。
“有时,”一位降落信号官说,“我不敢相信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
(张燕茹、展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