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希特勒的月亮》
8055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新一轮航天竞争的序幕早已拉开,但回顾历史发现,原来纳粹德国竟然是现代航天的奠基人,美国、前苏联以及欧洲的现代航天技术都是在纳粹德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更是重用布劳恩等人才实现了登月计划,由此,圆了希特勒曾经的梦想:用新技术、超级武器控制世界。希特勒可望不可即的理想被美国人所实现,但美国人也并非是月球真正的主人,在新一轮的登月竞争中,中国、巴西、印度、日本、欧洲、俄罗斯等都有各自雄心勃勃的计划,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是欧洲的科学中心,但在现代火箭方面,德国则是真正的发源地,德国的V系列火箭众所周知是现代导弹和航天运载工具的鼻祖。战后,德国火箭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被分别纳入苏联和美国的现代导弹和航天工程中,德国为这两个超级大国培养了大量航天人才,这些人才中也包括流向世界各国的一流科研人才和一些国家的航天奠基人,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航天奠基人几乎都是德国人直接或间接的学生,可以说德国人奠定了整个世界的火箭工业。

由于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因此德国重整军备的计划大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这个条约明确规定德国不得拥有坦克、作战飞机和潜艇等重要作战武器,一战后德国原有的14000架飞机不是被收缴就是被拆解,尽管德国在国内民族主义的推动下,英法对德国的限制作了一些妥协,德国开始开始突破这个条约的限制,《巴黎航空协定》是凡尔赛条约的补充,主要对德国的航空进行限制,仅仅允许德国生产少量民用飞机,以致德国在战后航空发展异常缓慢,战后两年竟然没有生产一架飞机。但从1922年开始,德国的滑翔机开始复兴,由此开始带动德国的航空工业,另外,德国的一些飞机制造商们在战后也采取了规避凡尔赛条约和巴黎航空协定的措施,把生产飞机的工厂转移到国外继续研制飞机,这样实际上德国的整体航空业还是保留了相当的基础,并没有完全停滞。

到了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已经无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开始大规模扩建军队。1935年2月26日,希特勒与戈林签署命令,正式组建空军。命令规定空军与陆军和海军一样作为国防军独立的一个军种存在。3月14日,希特勒为德国第一支战斗机联队进行了命名,即“里奇德霍芬联队”(Jagdegeschwader Richthofen):“我宣布这个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里奇德霍芬联队,将会在精神上与物质上共同承担起它神圣的责任!”

尽管如此,德国人还是不满足于传统的军事武器,德国将军们敏锐地注意到火箭这种尚处在摇篮中的武器的战争价值,另外,凡尔赛和约也没有对德国的火箭研究进行限制,显然,法国佬和英国佬还没意识到火箭的军事价值,毕竟那时的火箭这种东西与其说具有某种军事价值还不如更像是一种玩具。

1945年8月,多恩伯格和冯·布劳恩等研制人员和基地军队上层军官向美国方面投降。他们来到美国后继续研制火箭,并主持了美国后来的登月行动。

二战结束后一段时间,整个欧洲满目疮痍,欧洲各国疲惫不堪地等待着美国的援助,东欧等国家被纳入到强大的苏联体系中,西欧也被迫接受美国的领导,欧洲大陆一分为二,二战的战火刚刚熄灭,冷战的阴云又飘到头顶。百废待兴的欧洲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无暇顾及火箭事业,苏联和美国瓜分了德国的导弹人才和设备,他们成了新的世界中心,整个世界的导弹中心也转移到苏联和美国。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副局长沙娜·戴尔则深谋远虑地说:“月球远远不只是一个目的地。”她为什么如此说,因为月球及太空是一个庞大的新领域,就像是公元前3000年广阔的欧亚大陆对高加索雅利安人、15世纪无垠的海洋对欧洲人、20世纪天空对美国人一样,一句话:太空和月球是陆地、海洋、天空之外的第四领域,而回顾历史,每一次大领域的发现都会引发一轮持续数百年的彻底革命,世界为之沧海桑田。

如果追根溯源,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原来太空角逐早已开始,以色列人就因得益于美国“大鸟”军事侦察卫星的发现而转败为胜;马岛战争的背后实际上是美苏在太空斗法;而海湾战争则是一场近乎完美的、基于太空军事平台下的表演;而当不久前俄罗斯声明其一颗卫星被击毁的消息后,世界为之震颤,原来太空战如此近在眼前!更有甚者,美国拖垮苏联的战略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了庞大的“阿波罗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早已一只脚踏进了太空时代。

目前世界已经掀起第二轮登月热潮,这次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为代表的政治使命下的登月,而是世界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自然发展过程。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月球相当于一个新的“美洲大陆”,谁获得了这个殖民地的主导权谁就有可能主宰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也会因此而改变,这正如美洲大陆的独立和崛起改变了传统上一直以欧亚大陆为世界重心的历史一样。

太空开发将会是世界经济发生又一场经济革命,这是继工业革命、知识经济革命后的又一次经济革命,而纵观人类历史,会发现每当经济革命发生时,世界的政治权力中心也必将发生转移。美国已经领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革命,并且也很可能领导月球经济革命,但如同大英帝国曾领导了工业革命,而真正享受工业革命最大利润的不是英国而是德国、日本和美国,大英帝国实现了领导工业革命却失去了曾拥有的200年世界权力中心地位。此时世界的状态和英国领导工业革命后的状态非常类似,美国领导月球经济革命,但同样面临众多后起强国的崛起,日本、欧盟、中国和印度都拥有自己完备的月球计划,并且也具有相当的实力,令美国最为担忧的是,根据边缘优势理论,这些新崛起国家将具有超越美国的潜力,因此,美国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月球经济时代不得不面对一场挑战:要么美国赢得世界,美国霸主地位更加巩固,星条旗永不落;要么,美国将步大英帝国后尘,自由女神蒙羞。

15世纪我们与美洲大陆失之交臂,21世纪,我们还能再失去月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