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月球时代大挑战》
8055100000019

第19章 谁将袭击谁?

难道美国非要制造某种预言吗?在“施里弗2”的演习中,战争背景竟然仍然是2017年的“红方”攻击“褐方”!

1975年,在印度洋上空,一颗美国预警卫星正在向苏联方向飞行,在悄悄掠过西伯利亚上空后,它开始准备进行窥视。当飞临摩尔曼斯克一带的上空后,卫星上的电视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等侦察设备和遥感设备开始启动,此前,美国早已通过这颗卫星发现,在下面这个目标里出现了异常的现象,一块巨大的绿色军用帆布遮盖了船坞——下面就是苏联摩尔曼斯克船坞。

这颗卫星上载有太空望远镜和一组硫化铅探测器,这些设备是专门为苏联准备的,它能感受到弹道导弹发射时所辐射出的红外信号。

然而就在卫星启动侦查设备不久,突然一束强光射向这颗卫星的“眼睛”,这立刻导致卫星的红外监视系统失灵,电视设备也受到损害,甚至连卫星上的自稳定平衡系统的电子仪器也都受到干扰,这使得卫星一时之间如同酒鬼一样在太空轨道上摇晃。

卫星的突然失效立即引起了美国地面监控人员的紧张不安,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专家紧急对卫星致盲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只有两个:要么是突然出现的宇宙射线导致卫星致盲;要么是苏联的激光武器使得卫星短暂失效。

几分钟后,这颗卫星恢复了功能,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这颗卫星几次发生类似“事故”,甚至有一次致盲时间长达4小时。

同年11月7日和8日,美国空军的另外2颗卫星在经过苏联上空后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这足以引起五角大楼的关注。五角大楼的专家研究结论最后锁定为是苏联发射了激光,导致这几颗卫星先后短暂失效,因为这一时期美国预警卫星所使用的红外探测器灵敏度在波长峰值为2.7微米附近,这种波长和使用氢氟的高能激光的波长几乎相同,而且,美国早已了解苏联在东部的赛米巴拉金斯克有一台高能激光设备。但当时的美国情报显示,苏联西部这次导致卫星致盲的光速波长和苏联以往的设备不同,那么苏联又研制了新激光武器?而且,更让美国担心的是,其中一次卫星致盲的时间长达4小时,那么说明苏联这种新激光武器能够连续工作长达4小时,这立刻让美国感到一阵恐慌——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苏联能够跟踪美国预警卫星,并且能够使其在数小时内无法工作,那么,也就是说,美国的预警系统实际上已经存在一个数小时漏洞,而这数小时的时间足够发动一场核袭击了。

当然,美国不止一颗预警卫星,但要是苏联也不止一台高能激光武器呢?

这颗卫星是美国为了监视1972年第一轮限制导弹武器协议而发射的,其使命就是监视苏联是否履行了这个协议,此次卫星遭到暗算,这让美国觉察到苏联一定在搞什么阴谋。果然,事后的情报证明,当时苏联正在摩尔曼斯克研究潜艇水下发射多弹头的战略导弹,正在试验分导技术,美国当时对此已经略有了解,因此,利用预警卫星对此地反复侦察,这终于招致苏联的暗中袭击,苏联发射的激光将预警卫星和中继卫星一起致盲。

1997年10月17日黄昏,当美国一颗退役的气象卫星“MSTI-3”号正在漫无目的在太空闲逛的时候,突然来自地面的一束激光射中了它,而与那颗预警卫星命运不同的是,这束激光如此强烈,在照射几秒后,这颗气象卫星终于被彻底粉碎,也就是说,美国的激光束已经不仅仅能够致盲卫星,而且可以摧毁卫星。这就是那次著名的试验,那束激光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部沙漠的白沙导弹靶场的高能激光试验中心,那台射束发自一台中型红外高级化学激光器(MIRACL)。

然而,美国人十分清楚,当美国能够击毁卫星的时候,其他航天大国也完全可能重演1975年那一幕,正如一位美国反卫星武器专家说:“我们最有价值的卫星往往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卫星。”

2003年2月20日,出于这一担心,美国再次举行“施里弗”演习,并把这一演习确定为每两年举行一次。20日,美国军方正式开始了为期8天的“施里佛-2”太空战演习。此次演习的背景仍设定在2017年——实际上这次演习等于说是“施里弗-1”演习的继续。因此,这次演习的内容由上一次的初步太空战升级为新型航天系统(包括天基雷达和改进后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军事应用。演习的目的仍然是确定美国军方在未来数年内如何进行太空作战。“施里佛-2”太空战演习的指挥官是约翰·瓦格纳,他说:“太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使能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使太空的作用转移到指战员的手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和通过与前苏联及俄罗斯的太空对峙,美国早已充分认识到太空对未来战争来说已变得多么关键,因而对太空的控制能力和美军的弱点进行考验就成为美军的必修课,对美军来说,进行太空战演习如同在地球表面进行涉及战舰、部队和飞机的军事演习一样。瓦格纳说,“关于太空及其未来的应用,我们有待从根本上做出许多决策。‘施里佛-2’演习可以让我们从指挥者的视角来看一看太空会给战争带来什么,并给空军……和航天任务合作伙伴的领导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以便对拟议中的未来武装力量进行考察,了解该武装力量何以能够支持国家的安全需求。”

然而,这场演习仍然是以2017年为背景,仍然是“红方”和“蓝方”的较量,等于说美国仍然认为中国将会在2017年发动太空珍珠港袭击,这让人想起了美国在二战前曾多次模拟日本攻击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进行“施里佛-2”太空战演习的打算实际上就是在2001年8月,也就是“施里佛-1”演习刚刚结束不久。而且演习的策划和筹备工作一直都在稳步地进行,预算资金大约为200万美元。同“施里弗-1”一样,参与本次太空战演习的不但包括美国军方的所有分支机构,而且还包括数十家联邦机构、商业航天公司和美国的盟国。大约有250名军事和民间专家参与。

进行“施里弗-2”的目的,就是因为在“施里弗-1”的演习中,由于发现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施里弗-1”的演习中国际卫星服务提供商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其所起的筹码作用将决定战争的走向,因此,美国要在“施里弗-2”演习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如瓦格纳所说,“本次演习不仅为了空军,而且为了我们的所有航天任务伙伴。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太空的作用,理解各种组织在未来战斗中可做的贡献。”因此,与“施里弗-1”不同的是,“施里弗-2”中的参演人员出来来自美国各军种和政府相关人员外,还邀请了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一些军事人员,使得这次演习成为一次美国及其盟国的联合太空军事演习。

另外,与“施里弗-1”不同的是,在“施里弗-2”中,演习设置更为复杂,除了红蓝双方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太空作战资源外,还增加了恐怖袭击,并且也增加了在地面的对抗和冲突,如美军设想将会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等地先后与“红方”爆发冲突,对美国在这些地方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在演习中,前奏与“施里弗-1”一样,仍然是“红方”企图向邻居发动攻击,然后与“蓝方”首先在太空爆发对抗。但在此次演习中,“蓝方”的太空部队已经初具规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具备“适度”的空间能力,B组则具有远远超过其他部队的空间作战能力,美军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以检验不同作战概念对未来太空力量建设的影响。而且,在第一次“施里弗”演习中,“红方”慑于“蓝方”强大的空间力量而停止了攻击行动,但在此次演习中,“红方”则利用“蓝方”空间系统的弱点,向两支“蓝军”太空部队发起攻击。

对于“施里弗”演习的价值,如同瓦格纳所说,人们已经发现太空能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常规威胁方式,展示了其向潜在敌人施加压力的能力。曾在“施里弗-1”演习中扮演国家指挥当局成员的退休将军托马斯·默曼说,“我们发现无论在前敌对阶段还是在敌对阶段,太空都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威慑。”托马斯。默曼是空军前副总参谋长、空军太空司令部前司令。这次演习使得美国认识到,在未来,美国必须注重加强新航天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如要确保美军具有全天候、全方位作战能力,就必须使用高分辨率三维测图的天基雷达系统;又如,美国还需要把信息战、导弹防御等系统结合起来,使得c4ISR融合为一体。

此外,反恐看来仍然是美国在未来将要面对的重要目标,在这次演习中就表示美国很可能在未来继续遭到恐怖袭击。

再有,这次演习仍然表现出国际商用卫星提供商们一如既往地受到追捧,在这次演习中,大量商用卫星被调用来为演习服务,拥有在轨卫星的EchoStar公司、空间成像公司以及数字全球公司等都派代表参加了演习,有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亲自参演。这表明在航天领域,民间、商用机构与军方的合作日益密切,国际卫星服务提供商将可能左右战争。

最后,美国还必须提高空间部队与其他军种的联合作战能力,此次表明各军种之间的协调能力也很关键,尤其在地面对抗和太空对抗同时出现的时候。

对“施里弗”演习能否符合2017年的太空态势,瓦格纳说,演习需要建立在保守的估计上,需要使用现成的指南如《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和《空军太空司令部战略主导计划》。“关键的一个词是约束”,他说。“我们要用现实的和可信的设想来开展施里弗-2演习。”

此后,2005年、2007年美国继续举行“施里弗”演习,目的都是一个,竭尽全力模拟未来的空间作战实况,借以提高美国的太空作战经验,明确美国发展太空武器的方向。

事实上,美国早已建立了一支太空部队,也早已成立了美军航天司令部——1982年9月,美军率先成立了空军航天司令部,次年又成立海军航天司令部。1985年,成立了具有联合指挥能力的航天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海军航天司令部及1988年成立的陆军航天司令部都归其管辖。美军航天司令部在成立后对美军在太空的未来作了规划,这就是“2020年设想”。在这个设想中,美军太空规划人员明确地说,“今天的军事作战十分依赖于航天能力,在21世纪将更加依靠航天能力”。因此,在控制太空和保卫领土的大战略上,美国先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小“星球大战”计划、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充分利用现今没有大国挑战美国的好时机,悍然决定退出《反导条约》,目的就是为了在无限制的条件下尽可能推进NMD的部署。美国空军部长基斯曾直言不讳地说:“在统治太空这个问题上,我们拥有这种地位,我们喜欢这种地位,并且我们打算继续保持这种地位。”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就组建了由100多名宇航员和7000多名航天技术人员组成的航天部队,现在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美军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控制工作。2000年5月9日,美国空军参谋长和空军部长联合签发了《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l世纪美国》白皮书,这是美国第一次以纲领性文件形式明确要求建立一支太空作战部队。现今,美空军已组建了10支基本型远征部队,担负一般性的军事干预任务;并计划再建立2支应急型远征部队和5支机动型远征部队。就在这一年,美军正式成立了第76太空管制中队和第527太空侵略者中队,分别担任太空防御作战和太空进攻作战任务。

作为长远规划,美国建立了太空作战学院,这个学院现在已经培养了上百名可以在太空操纵武器的军事航天员和太空战其他人员。按照计划,美国在2015年前后,就将具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太空部队,届时,美军这支太空部队就能遂行六大任务,即占据航空航天优势、实施全球攻击、迅速进行全球机动、精确交战、确保信息优势和执行敏捷战斗支援。

按照美军太空司令部的规划,美空军将在今后10年内花费300亿美元来研制新的航天器,花费220亿美元用于航天发射。到2010年,美国空间投资累计额将为5000~6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在欧洲的商业投资总额。

美军进行“施里弗”太空战演习的目标是为未来的作战提供经验教训,而尽可能做到贴近真是的演习设置也告诉我们,“施里弗”演习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某一次战争!而美国将有可能通过不断实施演习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可能赢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