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月球时代大挑战》
8055100000016

第16章 伊拉克:魔术师的表演

如果萨达姆的愚蠢还能够继续,那么人类文明也真够可耻的了——这样一个愚蠢的人,竟然两次犯同一个错误,那么,美国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当然,萨达姆也有些冤枉,因为他实际上已经是美国宏伟的大反恐战略中注定的一个要死去的棋子。好在此时已经没人再为他祈祷,人们关注的视线是这场华盛顿导演的大片中究竟又出现了多少新武器?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贸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等地突然遭到恐怖袭击,尤其是世贸大楼分别被两家民用客机撞击后先后彻底崩塌,死伤甚众,财产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富有的美国民众突然经历了一场恐怖噩梦。这是一场针对美国社会的“珍珠港”事件,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这么说都毫不为过——“911”事件与珍珠港事件不但具有相同的历史价值,而且也有相同的历史疑点,并且,最终结果都是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911”事件之后,即开始实施一系列战争打击计划,我曾在《相信中国》一书中说过,这就是美国为建设一个“美式世界”而实施的“打桩战役”,即从中国西部边界开始每隔一段距离就打下一根支撑美国战略的桩,直到地中海的土耳其。另外,通过军事渗透,美国也进入到了广阔的中亚地区,这里是欧亚大陆的腹地,美国以战争风暴的形势从阿富汗一路由东向西横扫中东,然后又以颜色革命的形式从西向东席卷中亚,直达蒙古,这样,整个欧亚大陆腹地就被美国势力扫荡了一遍。当然,美国最终的主要目标不是欧亚大陆腹地的众多小国而是位于欧亚大陆两边的传统欧亚大陆权力中心,也就是我在《相信中国》一书中说过的,美国自冷战结束之后开始实施的大统驭遏制战略。

美国高层在大完阿富汗战争之后就将目标指向了伊拉克,以伊拉克企图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断为战争制造舆论,直到2003年条件成熟美国就开始了对伊拉克的全面打击。早在海湾战争时期,老布什政府就希望能控制伊拉克,但那次战争不是在美国选定的时间打的,是萨达姆愚蠢的错误导致的一场战争,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并不是不想占领巴格达,而是那时条件尚不成熟,美国不想将一场反入侵战争演变为一场一个强盗赶走另一个强盗的战争,一句话,90年代初还不是进行新“十字军”行动的时候。因此,萨达姆得以继续做了十二年的土皇帝。

第二次海湾战争(亦称伊拉克战争)不但从政治战略上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继续,而且军事打击上也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继续——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并没有像第一次海湾战争那样首先进行长时间的空中打击然后再进行地面扫尾,而是从战争的第三天开始地面部队就大规模展开,并且几乎从一开始就深入敌境,而伊拉克军队的表现也几乎很配合美军,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这如同那些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已经被打的四散奔逃的伊拉克士兵奔逃了12年仍在逃跑一样,萨达姆本人也不比他的士兵跑的慢,他的指挥艺术也更加拙劣,连一个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并且,最后连一个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如果这样,他无论多么独裁,至少还能赢得一个反美英雄的称号,可惜,最后成了一个胆小鬼、阶下囚。

第二次海湾战争其实就是一场惊弓之鸟表演,美国人也十分清楚伊拉克人的这种心理,因而小布什的地面部队完全就是在继续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沙漠军刀”,只不过这次是要完全推翻伊拉克政权,占领巴格达。

第二次海湾战争简单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3年3月20日美军开始发起“斩首”和“震慑”行动,向伊拉克各地的打击目标大规模轰炸和地面突袭;第二阶段是消灭一些孤立的反抗力量,说他们是孤立的反抗力量是因为整个伊拉克军队其实已经失去指挥控制体系,伊拉克军队高层与前线部队的联系几乎已经中断,各个部队之间也毫无协调行动的能力,并且各级指挥官的抵抗心思也不同,大部分伊拉克军队其实就是等待美军到来然后就投降,只有很少的萨达姆支持者和一些伊斯兰反美民间人士组织了一些抵抗行动;第三阶段就是攻占巴格达,此时伊拉克其他重要城市基本已经被美军占领,如巴士拉、纳杰夫等地,4月8日,美军从南北两个方面完成对巴格达的包围,并且几乎没做什么攻城准备,次日美军坦克就大摇大摆地开进巴格达东区的萨达姆城,4月15日,美军宣布战争结束。其实,说这次战争分三个阶段都有些牵强,美军的推进除了受到一些孤立的抵抗之外几乎就没受到过什么阻碍,整个地面部队推进的很悠闲。倒是战争结束后,阿拉伯社会的反美情绪导致的各种恐怖袭击给美军造成的麻烦和伤害持续至今,不过这已经和萨达姆没什么关系,只是出于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传统仇视而已。

无论萨达姆是英雄还是狗熊,他都已经变成了历史尘埃,萨达姆的命运早已不值得去关心,人们更关心的是这场战争对未来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美军的信息化作战系统又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我们仔细观察者常战争可以发现,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从发现目标到导弹从天而降大概需要3天时间,并且有些目标还需要用飞机将目标清单和各种信息送到航母上,然后再实施攻击;但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已经彻底不再用人工送情报,卫星通信已经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通信联络,电子网络也能够保障各种信息的随时传递,从发现目标到开始发射导弹已经发展到需要2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时,这一效率提高的仅需要20分钟,而在此次战争中,美军的“发现-打击”模式已经提高到了1-2分钟,这实际就是指挥官核对目标和思考的时间。这种看似简单的时间提高,但显然,它标志着美军的信息化已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是某一项技术的提高,和以往一样,是整个作战信息-决策-打击系统的提高。如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由于主要打击目标不是固定的地面建筑而是移动很快的恐怖分子,因此不可能要等待几个小时、几天才作出决策,而是要求发现了就立刻需要区分出是平民还是要打击的恐怖分子,然后决定是否打击,这一个工程不能太长,否则很可能在要实施打击的时候已经失去目标,因此美国迅速提高了这个过程,如,在阿富汗上空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就携带有精确打击炸弹或导弹,这样就可以不必等待有人驾驶的飞机飞过来实施打击,而是通过它携带的摄像头直接发现直接打击。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美军许多部队都实现了信息化装备,这样作战时的信息量就急剧增加,各级指挥和士兵对战场的了解、作战命令、部队和士兵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各种信息不但信息量成几何级的增加而且要求实时、准确,这样,美国的太空各种军事卫星也就要求有大幅的提高。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国部署的各种卫星有:

照相侦查卫星为3颗KH-12(即KH-11改进型)“锁眼”光学及红外成像侦察卫星,其图像分辨率已经提高到光学??0.1~0.15m、红外0.6~1m;3颗“长曲棍球”(Lacrosse)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率达1m;1颗普查型增强成像系统卫星(8X),观察幅宽为150km×150km;多光谱热成像技术试验卫星(MTI);1颗EO-1地球观测卫星,可对220个谱段观察的超谱成像,观测范围为(每张照片)7.5km×100km,空间分辨率30m。

电子侦察卫星为2颗第4代“水星(Mercury)”,3颗“军号(Trumpet)”,1颗“顾问(Mentor)”。

气象卫星为2颗国防气象卫星中的极轨气象卫星;2颗民用极轨气象卫星NOAA;还有美军向世界气象组织租借的天基全球观测系统(GOS)中的6颗气象卫星;向欧洲空间局租借的2颗欧洲气象卫星,定点于0°E的Meteosat-7和63°E的Meteosat-5;2颗美国试验气象卫星“水(Aqua)”和“土(Terra)。

导弹预警卫星为2颗“国防支援计划(DSP)”中的DSP-21及8E的DSP-17,它们位于伊拉克上空的69°E。

定位导航卫星为全球定位系统(GPS)。

通信卫星为6颗“国防通信卫星”系统卫星,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保密通信,包括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的高速数据传输。

从这份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已经非常庞大而分工明确,以上还没有包括大量其他的各种卫星,如由于通信量在战争期间急剧增加,美国军队自己的军用通信卫星已经明显不够用,因此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大量租用了民用通信卫星,这场战争中,美军的通信量比海湾战争中扩大了10倍。美国总共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约100颗卫星,这样,美军的几乎所有参战人员几乎都能得到来自太空的各种信息支持。

美国的指挥官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就能收到侦查卫星提供的各种目标情报,美国的红外和雷达成像卫星每隔2-3小时就能刷新一次战场态势,而且是立体成像,分辨率达到0.1米,这样无论是白天、黑天还是有云层、树木遮挡,美军指挥官都能知道伊拉克军队在什么地方藏了什么东西。

美军指挥官还能实时了解伊拉克军队的通信信息,美国的电子监听卫星分为两类,一类是监听通信内容为主的电子监听卫星,即COMINT;另一类的以侦测各种雷达、通信站等无线电设备参数为主的电子侦察卫星,即ELINT。这样无论是伊拉克军队的通信内容可以被破译,连伊拉克用来通信的设备参数都被美军掌握,如隶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顾问”ELINT卫星,主要就是用于测定伊军雷达参数及位置,以确定打击目标。

美国的战地气象官随时都可以向指挥官提供气象分析结果,美军负责国家海洋与气象局卫星项目的格雷格·怀特说:“在战场上,指挥官们只要竖起天线,他们就能知道沙尘暴、大火、各种风和烟。”而在12年前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还无法及时知道今天什么时间、在哪里会有沙尘暴。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也比海湾战争时大有提高,那时,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还没有全部完成,许多武器也不完全是依靠全球定位系统,而这次,美国的GPS系统已经达到28颗卫星,能够提供3~6米的定位精度,如果是使用GPS/INS组合制导的话精度就能达到米级,这样精确就比海湾战争提高了10倍,因此,美国许多精确制导武器就已经改成完全使用GPS制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美军地面部队每个班就拥有一台GPS接收机(PLGR),有的士兵甚至还携带有民用卫星定位接收机,美国陆军总共拥有1万多台GPS接收机,海军陆战队拥有5000多台。

美军的导弹预警卫星为战区导弹防御提供了良好的预警信息,美军战区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主要就是在美国“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的支持下运行的。它由4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1颗在轨备份卫星组成,对洲际弹道导弹可提供25~30分钟的预警时间,对中程导弹预警时间较短,对潜射弹道导弹可提供10~1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短程导弹可提供几分钟的预警时间。但就是这几分钟也够了,由于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加强了“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应速度,同时预警卫星也提高了性能,能够在导弹发射数秒内就可以计算出导弹轨道,因此可以很快能作出拦截行动。

美国正是依靠这些功能强大的卫星系统才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萨达姆的小帝国,但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特别现象已经预示着今后的战争美国可能不会再如此轻松,特别是在与大国对抗的时候,这并不是说美国的优势将要没落或者退化,而是因为,时至今日,美国在所有局部战争中的对手都是一些中小国家,因此美国的实力显得异常巨大,即使是像伊拉克这样的中东强国,当遇到美国的时候也如同一个高中生在与泰森同台较量。在这次战争中,有一段时间美国忽然发现它的“战斧”巡航导弹时常丢失目标,有的甚至跑到了伊朗和土耳其,美国立刻感到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经过美军卫星侦察,发现是巡航导弹在飞行中接收了错误地GPS信号,因此失去目标。原来是俄罗斯人卖给了伊拉克几台干扰机,干扰了GPS信号,小布什于是给普京打电话,指责俄罗斯的AviaConversia公司向伊拉克出售了数台干扰机,致使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失去目标。后来,在3月26日,美军终于摧毁了伊拉克的6GPS干扰机。

这个现象尽管对战争没有起到多大影响,但很明显,这是一个信号,它预示着一种太空战模式,当然这点雕虫小技只能是未来太空战的冰山一角,但敏感的战略家就是喜欢管中窥豹,从这略见一斑中发现一线生机。就在美军发现GPS信号受到干扰之后迅速做出决定,发射一颗新型GPS卫星——这是一种危机感的表现,美国的信息化战争尽管非常强大,但也有很脆弱的一面,一旦来自太空的支持受到干扰或者消失,美军将立刻无所适从,数百万美元大导弹找不到目标或者成了制造麻烦的工具那可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2003年3月31日,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基地用波音公司的“德尔塔-2”火箭将一颗NAVSTAR GPS 2R-9卫星发射升空,成为第28颗GPS卫星。原本GPS卫星要在轨测试两个月才能正式投入运行,但在战争中,美国要求两周后就投入运行,显然,没有了GPS美军就失去了方位,战争将变得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