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采购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
8053900000023

第23章 库存管理中的舞弊手段

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牵动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库存管理,严格防范库存管理中的腐败舞弊行为。这里,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库存管理中的几种常见的舞弊手段:

(1)利用职务之便将账内的部分物资材料转移到账外。

在实际采购中,很多库存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账内的一定比例的物资材料转移到账外,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体制之外,并作为随时可以供自己调用的物资“蓄水池”或者倒卖之后设立“账外账”。

(2)利用职务之便,公司财物据为已有。

公司保管员,其职责是保管公司财物,对财物安全负责。可有人却利用这一便利,与外人勾结,将公司财物据为已有或者偷拿仓库东西出去变卖。

(3)在损耗品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许多经销商都有个特性,喜欢与厂家在损耗品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在厂家送货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但是,这些额外争取来的补损耗商品往往是事后就忘了,丢在仓库的某个角落里,到手之后又没有多少精力去管。而且,这些补损耗货品一般是不入账的,多少也没个准头,往往肥了仓库的管理人员,或者是滋生了仓库的腐败。

(4)采购人员“乘虚而人”,将赠品窃为己有。

实际产品采购中,生产供应商在销售产品时会附赠给购买者一些该设备的附件,包括实物资产或服务,也可能是其他赠品,如采购回声仪附有笔记本电脑附件,购买汽车有轮胎、工具等赠品,购买复印机另赠传真机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对采购商的一种关系维护,但是,由于多数单位对采购产品的附件或赠品没有在合同条款中反映,实物验收人员验收后也没有做登记。因此,一些采购人员或经办人员往往“乘虚而人”,将赠品窃为己有,有的甚至于与供应商勾结将附件作为另一项交易事项。

(5)仓库管理人员“偷梁换柱”,私自转移公司存货。

在物资管理方面要十分重视存货盘点工作。所谓存货盘点是为了掌握商品的流动情况(销售、库存、购人的流动状况),把账面上的记录数字和仓库的现有物品相核对,以便准确地掌握库存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采购决策。但是,如果存货盘点制度不严密,就可能导致存货盘点舞弊行为。这种舞弊行主要表现为存货盘点所包括的存货名不副实。通过对存货的重复盘点,即将已经盘点过的存货放到将要盘点的存货里面去,进行二次盘点;虚假列示存货存在,即在仓库里堆进已封好的空包装箱;提供虚假出入库数据等办法进行舞弊。例如,纸箱内是空的或堆积的货品中间是中空的;纸箱外表贴的是误导的标志,里头装的是下脚、陈滞料或低价材料;他人寄销的存货,或者存货是租来的,或者是交换进来的材料,还未发出贷项通知;经过稀释之后的存货(例如液体化学品加水等液体存货)。通过这些方式,仓库管理人员“偷梁换柱”,私自转移公司存货。盘点所得资料与账目核对结果,如发现账物不一的现象,则应积极追求账物差异的原因。现实中对实地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仓管人员很可能不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相反却利用不正确的处理手法,或者不进行处理,直接据为已有。

(6)采购入库单的数量与实物数量有所不同。

采购拿回扣,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一切都是由采购方企业来买单。但是,采购价格高了,该如何抹平呢?采购人员就会与供应商串通,在总价不变的前提下,采购数量人为加大,这样采购价格自然降低,也就是说采购入库单的数量与实物数量是有所不同的。产生此项漏洞的根本原因是采购单位没有入库“检斤验数”,属于库存体制不健全的情况。所以,对于购入的货物,均应该由独立于采购、存储等部门以外的部门负责验收。验收部门应检查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并据实填制验收单,验收完毕应立即将验收的货物转运存储部门,并将验收单分送采购部门、存储部门和会计部门。

(7)?配送中心管理不善,采购人员钻空子。

采购物资一般都要经过物流才能到达目的地,而物流的过程其实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有合适的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的成本。现在,很多的连锁企业都建立了配送中心,可以说配送中心承担了连锁企业的绝大部分物流任务,配送中心在很多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以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可以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可以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地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等。但是,配送中心的建立也给采购经理们创造了一个获利空间。由于是由采购经理来决定商品是否进物流中心,因此,采购经理们可以以此特权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的“返点”。

(8)生鲜产品采购中的舞弊行为。

在生鲜产品的采购上,市场上价格变化比较大,因而采购方缺乏固定价格标准,完全授权采购人员决定,这很容易滋生采购舞弊行为。超市生鲜产品的损耗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采购损耗。

这个环节的损耗主要是对商品品质的控制不严格,对商品的规格控制不严格,以及供应商的欺诈所产生的;

②生鲜配送中心损耗。

收货标准的制定,商品的储存管理,产品的二次加工,中央厨房的管理,门店订单处理,发货处理,这些环节都将直接影响到损耗率的高低;

③运输损耗。

冷链的管理,运输车辆的管理,周转筐的使用和管理,装卸货物的科学性等都将影响运输损耗;

④营运损耗。

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坏,产品卫生问题,店内调用商品没有登记建账,盘点误差等。

在连锁商超市系统里,采购有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划分,一些贵重大额的品类会由总部专员集中采购,而一些小额的生活用品、地区性特产和生鲜产品,就将授权各店采购主管执行。然而,这种放权却给采购经理制造了腐败舞弊的机会,特别是在生鲜产品上,生鲜品一般品类的采购结构不稳定,价格也是经常变动,利润非常高,因而采购经理便时常会在这其中玩些猫腻,上面即使追查下来,也很难发现漏洞。因此,生鲜产品的经营要重视各个环节及细节,尤其是采购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降低产品损耗,有效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