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在杨素的支持下,靠阴谋手段夺得帝位。开始对杨素自然以恩相视之,礼遇备至,各种赏赐更不在话下。但杨素的骄横无礼使他逐渐感到难以忍受。尤其是杨素在平定汉王杨谅之乱后,更是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由此炀帝愈加忌之。而且每当炀帝想起杨素协助他阴谋篡弑的过程,心理便感到很不自在:杨素既然能谋废杨勇、加害文帝,难道今后能保证他不对自己下毒手吗?另外,杨素那威风凛凛的派头也足以令他畏忌。“一日,帝与素钓鱼于池,与素并坐,左右张伞以遮日色。帝起如厕,回见素坐赭伞下,风骨秀异,堂堂然。“帝大疑忌”。所以,杨素“特为帝所猜忌”,虽“外示殊礼”,但“内情甚薄”。
对于炀帝的猜忌,机敏的杨素早已观察到了,但他未动声色。
大业二年(606年)七月,虽然年老但依然精神矍铄的杨素突然病倒了。在杨素卧病期间,“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者,恒恐不死”。对此,杨素心里也完全清楚。终极的富贵,皇帝的猜忌以及疾病的折磨,此时已使杨素丧失了求生的欲望,他感到已不再有什么目标能鼓舞自己为之继续奋斗进取了,他对人生已失去兴趣。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须更活耶?”杨素终于一病不起而死去,结束了他功名显赫而又充满罪恶的一生。
关于杨素之死,还流传着一种被炀帝谋害的说法:元德太子杨昭自长安来朝,突然死去;数日后杨素亦死,这都是炀帝所致。《杂记》云:“初,太子之遘疾也,时与杨素同在侍宴,帝既深忌于素,并起一同至,传酒者不悟是药酒,错进太子,既饮三日而毒发,下血二斗余。宫人闻素平常,始知毒酒误饮太子,秘不敢言。太子知之,叹曰:‘岂意代杨素死乎?命也!’数日而薨,后素亦竟以毒毙。”但正史并无此说,姑录之以存疑。
杨素死后,炀帝对近臣说;“使素不死,终当夷族。”此事后被杨素之子杨玄感闻知。他“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见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乱”。后玄感兴兵叛乱,兵败自杀,杨素诸子皆坐玄感罪而被诛杀。杨素没能给他的子孙带来永享的富贵,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
杨素是历史上著名的权奸之一。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权奸,而具有自己的强烈特色。他是隋朝的开国勋臣,又是隋朝的祸国元凶;他在战场上不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而在朝堂内又是一个地道的谮妄小人;他有非凡的风采和气度,但又是一个贪侈营财的庸人。总之,杨素终未脱奸臣本色。这样的奸臣,更发人深思,因而也更能增强人们剖析研究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