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好心态
8050500000011

第11章 做人做事的好心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心态本身是无形的,似乎难以捉摸和把握,但是影响心态的各种因素却是有形的,就存在于我们每天的工作、说话、做事的过程中。抓住这些因素做文章,好心态便会不期而至。

1.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也许有些人的积极心态是天生的,他们注定会成功,而有些人却不得不去学习掌握这种积极心态,使自己逐步走向成功之路。许多人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却苦于无头绪,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教你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一、先让自己积极地行动起来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行动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心态。心态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心态开始,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就永远成不了他想成为的积极心态者。

二、要心怀必胜、积极的想法

卡耐基说:“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当你积极地把自己看成成功者时,那么你也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谁想收获成功的人生,谁就要当一个好“农民”。绝对不能仅仅播下几粒积极乐观的种子,就指望不劳而获,你必须不断给这些种子浇水,给幼苗培土施肥。要是疏忽这些,消极心态的野草就会丛生,夺去土壤的养分,直至使“庄稼”枯死。

三、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别人

随着你的行动与心态日渐积极,你就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信心日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帮助别人获取这种积极态度。

四、使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被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别人对他的需要与感激。这是普通人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如果你能满足别人心中的这一欲望,他们就会对自己,也会你抱积极的态度,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就将形成。正如美国19世纪哲学家兼诗人拉尔夫·沃尔都·爱默生说的:“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使别人感到自己重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反过来会使你感到自己很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就像那个讲述两个不同的人迁移到同一小镇的故事一样。

第一个人到了市郊就在一个加油站停下来问一位职员:“这个镇里的人怎么样?”

加油站职员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的人怎么样?”第一个人回答:“他们真是糟透了,很不友好。”

于是加油站职员说:“我们这个镇的人也一样。”

就在此时,第二个驾车人驶进同一加油站,问职员同一个问题:“这个镇的人怎么样?”

那个职员同样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上的人怎么样?”

第二个人回答:“他们好极了,真的十分友好。”

加油站的职员也回答:“真是好极了,我们这个镇的人全对您十分友好。”

五、对人对事心存感激

拿破仑·希尔认为,如果你常流泪,你就看不清楚星光。对人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心存感激,人生才会显得美好许多。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女孩因为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人。”世间很多事情,常常是由于你没有珍视身边所拥有的,而当失去它时,才又悔恨。

六、学会称赞别人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会增强这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你存在的价值也就被肯定,你就会得到一种成就感。丘吉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当然,这里指的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同时,为了不辜负别人的赞扬,他会在受到赞扬的这些方面全力以赴。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的真诚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

因此,生活和工作当中,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人们内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去责怪、去埋怨会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人们都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而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由衷的赞美所带给对方的愉快及被肯定的心情,也使你分享了一分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七、学会微笑

微笑是上帝赐给人的专利,微笑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表情。面对一个微笑着的人,你会感到他的自信、友好,同时这种自信和友好也会感染你,使你油然而生出友好来,使你和对方亲切起来。微笑是一种含意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是在说:“你好,朋友!我喜欢你,我愿意见到你,和你在一起我感到愉快。”微笑可以鼓励对方的信心,微笑可以融化人们之间的陌生和隔阂。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绍信。”微笑,将为你打开通向友谊之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积极的心态。

八、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有积极心态的人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心态者的成功潜力。正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没有任何东西的威力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

有些人认为,只有天才才会有好主意。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不轻易扔掉一个主意,直到他对这个主意可能产生的优缺点都彻底弄清楚为止。据说,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托玛斯·爱迪生的一些杰出的发明,是在思考一个失败的发明,想给这个失败的发明找一个额外用途的情况下诞生的。

九、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积极心态的人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人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做出反应——小题大作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以下这种小事情的荒谬反应就值得参考:瑞典于1654年与波兰开战,原因是瑞典国王发现在一份官方文书中他的名字后面只有两个附加的头衔,而波兰国王的名字后面有三个附加头衔。

虽然普通人不大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发动一场战争,但肯定能因为小事而使自己周围的人不愉快。要记住,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而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少一些计较,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许多不愉快也就会烟消云散。

总之,积极的心态要靠培养,就像酒一样愈久愈香,而心态经培养和磨炼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向上、更乐观。

2.内省,帮你看清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内省就能帮你做到这一点,它会帮你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人的八大智能中,内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智能。它又叫自省智能。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消除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健康完善,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畸形,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强者伦理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成为强者的特征之一。

自我省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更困难得多。能够自省自察的人,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自己的了解不仅仅是最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残酷的事情。

心平气静地对他人、对外界事物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这不难做到,但这把“手术刀”伸向自己的时候,就未必能让人心平气静、不偏不倚了。然而,自我省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前提。要超越现实水平上的自我,必须首先坦白诚实地面对自己,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

在人生道路上,成功者无不经历几番蜕变。蜕变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觉醒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蜕变,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对自己认识得越准确越深刻,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面:善与恶,好与坏,创造性和破坏欲。你将成长为怎样的人,外因当然起作用,但你对自己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在灵魂世界里进行自我扬弃,内省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在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充分看透自己。

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有些缺点那么令人讨厌:他们或爱挑剔、喜争执,或小心眼、好忌妒,或懦弱猥琐,或浮躁粗暴……这些缺点不但影响着他的事业,而且还使他不受人欢迎,无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的缺点仍丝毫未改,细究一下,他们的心地并不坏,他们的缺点未必都与道德品质有关,只是他们缺乏自省意识,对自身的缺点太麻木了。本来,别人的疏远,事业的失利,都可作为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提醒。但都被他们粗心地忽略了,因而也就妨碍了自身的成长。用诚实坦白的目光审视自己,通常是很痛苦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人有时会在脑子里闪现一些不光彩的想法,但这并不要紧,人不可能各方面都很完美、毫无缺点,最要紧的是能自我省察。

凡属对自身的审视都需要有大勇气,因为在触及到自己某些弱点、某些卑微意识时,往往会令人非常难堪、痛苦。不论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偏爱物、对自己的民族传统、对自己的历史,都是这样。但是,无论是痛苦还是难堪,你都必须去正视它。不要害怕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要害怕发掘自己内心不那么光明,甚至很阴暗的一面。

勇士称号不仅属于手执长矛、面对困难所向无敌的人,而且属于敢于用锋利的解剖刀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和超越的人。

当然,自我省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缺点勇于正视,它还包括对自己的优点和潜能的重新发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白省发挥自己的优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成功。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的潜能和独特个性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反省,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3.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人们常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你能适时地做一个倾听者,那么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益处。

勒顿在纽约的一家百货商店买了一套衣服。可这套衣服穿上却很令人失望:上衣褪色,把他的衬衫领子都弄黑了。不得已他又来到该商店,找卖给他衣服的店员,告诉她事情的情形。勒顿想诉说此事的经过,却被店员打断了。店员一再声称:他们已经卖出了数千套这种服装,勒顿是第一个来挑剔的人。正在勒顿和店员激烈争论的时候,另一个店员也加入了,他说所有黑色衣服都要褪一点颜色,并强调这种价钱的衣服就是如此。

勒顿听到这些,简直气得冒火,店员不仅怀疑他的诚实,而且还暗示他买的是便宜货。勒顿正要骂他们,正好经理走过来。他懂得他的职责,正是他使勒顿改变了态度。

他先静静地听勒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勒顿说完时,店员们又开始插话表明他们的意见。而此时经理却站在勒顿的立场与他们辩论。他不仅指出勒顿的衬衣领子明显地是被衣服所污染,并坚持说,不能使人满意的东西就不应在店里出售。他承认自己不知衣服褪色的原因,并请勒顿提出他的要求。

就在几分钟前,勒顿还预备要店员留下那套可恶的衣服,但现在却决定听取经理的意见:再试穿一周,如果到时仍不满意,就来换。勒顿非常满意地走出了那家商店,一周后这衣服没有毛病,勒顿发现那家商店还是可以信任的。

从人性的本质来看,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论自己。这样,不但能够让你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喜欢,还能够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对方,认清自己,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家鲍威尔曾说:我们要聆听的是话语中的含意,而非文字。在真诚的聆听中,我们能穿透文字,发掘对方的内心。

人们都喜欢倾听者,有同情心的倾听者和亲密的朋友一样重要,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体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让人们感觉他们相当可靠、值得信赖。

倾听者会在考虑自己的需要前,先考虑他人的需要,并且会支持和帮助他人。倾听者喜欢进入他人的心灵和头脑,他们乐于分享他人深层次的感受。人们倾向于向倾听者打开心扉,是因为人们渴望被关怀,而且真诚的倾听者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当他人受到伤害时,倾听者也同样有受伤的感觉,就如同他自己经历过一样,当他人心痛的时候,他们的心也真的痛了起来。为了帮助他人克服这种伤害,他们总是和他人更接近,所以他们愿意听更多人诉说以达到心灵的相通。

倾听者充满人性,并且极为忠诚。如果他们的需要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他们会更加努力,愿意倾听所有的声音,而不论其身份,他们对任何人都有同情心,这就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都喜欢倾听者,倾听者是无法抗拒的,因为他们富于同情心,愿意分享人们的弱点,愿意听人们诉说不愉快的情绪。如果你想要其他人喜欢内在的你,那么你就去做个倾听者,真诚地去倾听别人心里的声音。

从某个你感觉非常亲近的人,或者是与你有信任关系的人开始,不论他是一个家庭成员还是一个朋友,与他在一起度过一些不受干扰的时间,并且听他讲述他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篇章。

在这个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情绪可能会让你哭或笑。当你越来越多地尝试这一过程时,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讨人喜欢的倾听者的特质。当这种特质增强时,你会擅长对情绪的掌控,更能够运用你对他人的感觉去判断他人。

艾略特是个熟练的倾听艺术大师。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士回忆说:艾略特的倾听并不是沉默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放在膝上,除了拇指或急或缓地绕来绕去,没有其他的动作。

艾略特面对着对方,似乎是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听他说话。他专心地听着,一边听一边用心地想你所说的话。最后,这个对他说话的人会觉得,他已说了他要讲的话。

如果,你在听别人倾诉时目光游移不定,注意力分散,甚至左顾右盼,你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当然,你可以在听的时候喝一杯咖啡或者抽一支烟。在倾听时,你还应该进行一些恰当的交流和引导,让对方在倾诉过程中,对于所面对的问题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鼓励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可以在谈话中采取下面的两种方法,引导别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你自己的话,重复一遍你所听到的,例如:“你认为……”一方面,你可以借此向他表示,你用心倾听了他讲的话;另一方面,你也给他一个机会,使他能够对他自己所说过的话,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

在谈话的过程中,你应该适当地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可以从你的角度评价对方的感情状态。

例如,“你这样生气,对……”你所说的,可能正是对方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事情,你有可能说中了问题的重点,同时也使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样一来你就做到了真诚倾听、帮助别人排除了忧虑,你的人际关系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既了解了对方的内心世界,又赢得了对方的喜欢,倾听确实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

4.不要乱下定论

如果你主观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人对事下定论,那么你所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因此,在下定论之前必须要以一定的事实做基础,对对方做全面考察。

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到他的医生那里接受心理治疗,医生说:“你能告诉我你有什么问题吗?”

该男子提到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负担过重的问题。他向医生详细地解释他要做的事是如何多,每天他要完成多少工作,他每天要处理多少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时间。

医生耐心地倾听着,当这个男人终于说完了之后,他问这个男人:“你对我说,每天你都要忍受很重的负担。可是为什么你还这么自豪地对我讲述这一切?为什么你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脸上始终洋溢着高兴的神情?”

通过提问和观察,医生很快就意识到,在生活中逼迫该男子的并不是这些工作,虽然他的工作的确很多,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他的自我价值观念,他需要这么多的工作来维持自己是个大人物的感觉:他很自豪,他是如此重要,有那么多的事情要他去做,有那么多的人需要他的帮助。

不只是医生,对每一个希望了解别人的人来说,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你只要提出你看到的和感觉到的,而不要根据你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出解决别人的问题的办法。比如你应该这样说:

——“你今天脸色有些苍白”,而不是“今天你看上去好像很累(或者是病了)”。

——“你今天根本不能安静地坐下来”,而不是“你今天非常激动,烦躁不安”。

——“你今天一点儿也不健谈”,而不是“你今天怎么又发脾气了”。

——“你今天穿得很时髦,很漂亮”,而不是“你今天是不是与你男朋友有一个约会啊”。

为什么前一种表达方式比后一种表达方式要好一些?非常简单,你能从别人身上观察到的表现,可能对应很多的事实。比如说某人脸色苍白,可能是因为疲劳,也可能是由于生病,或者他把自己化妆成脸色苍白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由他自己告诉你而不是乱下定论。

如果你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对别人状况做出判断,那么你的判断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压力,使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解释和辩解。即使他不想对此说些什么的时候,通常他出于礼貌,将不得不向你做出一个合乎情理的回答,而这种回答很可能不是你想了解的实情。

因此,想正确地了解别人的心理,应避免用自己的观点来解说从别人身上看到的现象,而应该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5.交流时应变换角度

所谓的变换角度交流,其实就是说说话不能太直,要兜个圈子,这种方法在打探对方真实意图或解决两难局面时非常有效。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在对方没亮明态度之前,双方都难以识别对方的情绪和意图。眼看时间越来越紧,双方都是欲说还休。杨虎城部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面晤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表明自己的观点时直接切入主题有一些好处,但在许多特殊情况下,这种方式往往会带来许多不便,正如张杨二位将军在西安事变问题上双方面晤时一样。他们都怀有同样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关系到许多利害得失。因此,变换角度进行交流就成为一种首选的交流方式。

生活中,你如果能够变换角度进行发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这对你识别他人真正的内心世界更有帮助。

一个青年人在一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了30%和20%。洋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很显然,如果这个青年直接问“你准备给我多少钱,”或者“你怎么做才会叫做不亏待我呢?”这种发问方式显然难以让人接受。

王某准备和好友赵某一起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妻子;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这样对赵某的妻子说:“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这番话说的实在太高明了,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巧妙而委婉的一句话,既让赵某的妻子得到安慰又让赵某的妻子把钱还给了自己。

变换交流角度不仅可以让你赢得别人的好感,而且还会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这种能力对一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6.不要给你的懒惰找借口

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这是一个人不能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为了赶走懒惰的心态,你就必须向借口开刀。

一个小姑娘对自己的妈妈说:“妈,我什么都懂,就是不想去做。”

其实,每个人都懂得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就像一个小学生明明知道学习不好以后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就一辈子都会受累,却不想好好学习,上课的时候别人听课他逃课,别人上学他逃学。什么原因?“懒!”成年人也会为自己的“懒”找借口,以致于小孩子都学会了赖床迟到时对老师说:“报告老师,昨天晚上我们家有客人,所以我睡晚了……”

孩子的借口可以原谅,因为他们毕竟还小,没有自控力,但成人的借口却不容宽恕。因为,成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同时还必须对自己的家人负责。懒惰是没有借口可以推托的。

既然你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这个世界中来,才不枉此生,要知道人生其实很短暂,活了一辈子的人回想自己的过去都像是做了一场梦。珍惜你的青春年华,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树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鸟儿飞走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而生命消失了,却没有再复活的时候。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永不停止;它一步一程,永不回头。它对每个人又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是勤劳者而多给,也不会因为你是懒惰者而少给。所以你就更应该珍惜时间,勤于劳作,而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借口上。

一个懒惰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无志者,他们习惯于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得过且过。而一个勤劳的人永远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这是他争分夺秒、辛勤工作的结果。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也非常珍惜时间,尽量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辛勤敬业的精神,鲁迅在他56年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猎了从自然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可能有人认为人生漫长,偷点懒没什么,但去做事的话,在一分钟之内,小学生可以写20个生字、朗读200多字的短文、口算20道试题;打字员用电脑可打字80多个,运动员能跑250米;消防员可以紧急集合,跳上消防车;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航行600米,火箭可航行450多公里,喷气式客机能飞行18公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辛勤工作的人尚且觉得时间太少,偷懒耍滑的人又能做出什么成绩?一个没有成就的人想让别人尊敬你,认同你,有什么理由?

所以当你疏懒的时候,你要想起林中的树木,哪些树才能长久于林?

那些又小又曲的树木,是没有人理睬的,如果理睬就是砍回家当柴火烧了;只有那些奋发向上,又直又高的树木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不是当栋梁材用就是留于林中成为参天大树。

疏懒的人,要学会歌唱播种。因为有了播种,才有收获。

疏懒的人,要学会歌唱消融。因为有了消融,才能清澈。

疏懒的人,要学会歌唱涌泉。因为有了涌泉,才有奔流……

7.高效利用你的时间

时间如同金钱,愈是懂得利用的人,愈感觉它的价值;愈是贫穷的人,愈感觉它的可贵。问题是当你富有时,往往不知如何利用而任意挥霍,真正需要的时候却已经所余无几了。因此你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把每一分钟都用来做有用的事。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调查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被下述“时间窃贼”给偷走的:

(1)找东西。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2)懒惰。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

①使用日程安排簿;

②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

③及早开始。

(3)时断时续。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职员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后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着干下去。

(4)惋惜不已或白日做梦。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5)拖拖拉拉。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6)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信息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至于往往需要推倒重来。这种人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7)分不清轻重缓急。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

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很关键的问题。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完全不考虑完成某个任务之后他们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或者,他们愿意做表面看来有趣的事情,而不理会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重要性排队,确定主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建议你在确定每一天具体做什么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我需要做什么?——明确那些非做不可,又必须自己亲自做的事情。

②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

③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

随时警惕你的“时间窃贼”,切记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就应该珍惜属于自己短暂的时间。并把这些时间用在工作上,这样一来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8.每个人都有潜能需要开发

威廉·詹姆斯曾经谈过那些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潜能的人。他写道:“我们在等待中只醒了一半,对我们身心两方面来说,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的一小部分。他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懂得怎么去利用。”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潜能,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相信自己,用行动去开发出潜能。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说起来,所有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体;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论好与坏,你都是自己创造一个自己的小花园;不论是好是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不论是好是坏,你都是在生命的沙漠上清数自己已走过的脚印。

卓别林、鲍勃·霍伯、威尔·罗吉斯、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等许多人,都是从自己身上发现了本来就具有的潜力。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学的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一直未获成功。直到他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现自己的笑话本事之后,才成名起来。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团里,不说话光表演抛绳技术,持续了好多年,最后才发现他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于是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才成了名。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刚刚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演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做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子,结果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二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高照,一片宁静。一名士兵巡逻时突然停步站立不动,他看到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浮着,他惊骇地看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可能是从一处雷区脱离出来的,正随着退潮慢慢向着舰身中央漂来。他抓起舰内通讯电话机,通知了值日官,值日官马上快步跑来。他们也很快地通知了舰长,并且发出全舰戒备讯号,全舰立时动员了起来。官兵都愕然地注视着那枚慢慢漂近的水雷,大家都了解眼前的状况,灾难即将来临。军官立刻提出各种办法。他们该起锚走吗?不行,没有足够时间。发动引擎使水雷漂离开?不行,因为螺旋桨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舰身。以枪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那枚水雷太接近舰里面的弹药库。那么该怎么办呢?放下一只小艇,用一支长杆把水雷携走?这也不行,因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拆下水雷的雷管。悲剧似乎是没有办法避免了。突然,那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军官所能想出的更好的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喊着,大家立刻明白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向艇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喷水,制造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然后再用舰炮引爆了水雷。

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在危机时刻表现出了冷静和正确思考的能力。难道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吗?不,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体内部都有这种天赋的能力,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每一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如果你充分发挥你的潜能,你一定会为自己的成果感到惊奇的。

假如你是由于潜能受压抑而遭到失败,可以有意识地练习解除抑制的方法,让生活中的你不那么拘谨。拿破仑·希尔告诉你一些“释放潜能”的练习,以此戒除行动之前“过于仔细”的思考。

(1)不要事先考虑你“想要说些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

(2)不要做计划(不要考虑明天),不要在行动前考虑。

“行动,在行动中纠正你的行为。”这个模式看来有些偏颇,但事实上它符合机制开动的原则。一枚鱼雷绝不会事先“考虑好”它方向是否错误,也不事先试图纠正错误,它必须首先行动,朝目标发动,然后再纠正行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偏差。

(3)停止批评自己。

潜能受压抑的人经常沉溺在自我批评中,不管做出多么简单的举动,事后他都会对自己说:“我真不该这样做啊。”在鼓足勇气说完一句话之后,他立刻对自己说:“我真不该这么说,也许别人会有错误的理解。”心理学家奉劝每一位受压抑的人再也不要这样折磨自己,因为有意识的自我批评、自我分析和反省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作为一种经常不断的、每日每时都进行的自我猜测或者对过去行为的无休止的分析,最终只能导致你行动的失败。要注意这一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责备,要使它们立即停止下来。

(4)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

受压抑的人说话声音明显细小,表现得信心不足,尽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必对别人大声喊叫或使用愤怒的声调,只要有意识地使声音比平时稍大就行。大声谈话本身就是解除压抑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调动起全身15%的力量使人能比在压抑状况下举起更大的重量。科学实验对此的解释是,大声叫喊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阻碍和压抑的潜能。

(5)直接表露爱憎好恶。

受压抑的个性既害怕表现坏的情感,也害怕表现好的情感。如果他表示爱情,就担心别人说他自作多情;如果他表示友谊,又怕被当作阿谀奉承;如果他称赞某人,又怕人家把这当作虚伪逢迎,或者怀疑他别有用心。正确的做法应当完全不必考虑这些否定的反馈信号,你不妨每天至少夸奖三个人,如果喜欢某人干的事、穿的衣服或说的话,你就让他知道。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克服担心受怕的心理,同时释放受压抑的心理,这样,一些制约潜能的因素消除了,就更有利于潜能的发挥。

9.不要借口逃避责任

一旦养成了逃避责任的心态,就会不断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这样做只会使你越来越失败。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让你越来越成功。

丁彬是某外贸公司的采购员,一次他和泰国客商签完了订货单后,泰商又向他展示了一款草编凉帽,样式优美别致,夏季一定会受到女士的青睐。丁彬非常想订下来,但他却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他没有一次性在账户里存入足够的钱。他的主管是个非常严厉的人,该怎么向上司要钱呢?他找到主管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并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出乎意料的是,主管没有责备他一句,还很干脆地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后来草帽果然卖得很火,丁彬因此受到表扬。丁彬找到主管,他想知道,为什么主管愿意帮助他。主管严肃地说:“因为当时,你只是很干脆地说‘我错了’,没有推卸责任,没有找借口,因此我相信你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面对自己的失误,丁彬没有找借口推脱,而是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结果他得到了主管的信任。承认错误就代表你会努力改过;而推脱责任,则表示你还要继续粉饰你的错误。借口推脱的习惯,会把你推到失败的边缘。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失误,如果你能够大声地说:“我对这件事负责!”然后再想办法补救,别人就会对你信心大增;相反,如果你只是一味地逃避责任,用诸多理由来为自己卸责,渐渐的,你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借口——失败——借口,逃避——懦弱——再失败,悲哀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事例中,看看借口推脱的习惯给人带来的影响:

3个月试用期的第一个月,陆亨所在的销售部门就出了一起生产责任事故:因为错过了发货的最佳时机而给公司带来了2万元的经济损失。损失虽然不大,但按照公司的规定,是要追究责任的。

在处理这件事的会议上,陆亨客观地分析了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主动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对以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积极的态度赢得了公司领导层的信任。所以他顺利结束了自己的试用期,也为自己在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任同做事干练果断,有一股子冲劲。到这家中德合资公司上了半个月的班后,经理让他参加与一个大客户签单,意图很明显:给他历练的机会。

签单前,对方征询任同这方对项目还有何建议。其他人都摇头,只有任同站起来发表意见,指出对方在协议书上的多处纰漏,其实这些小纰漏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他的语气很尖锐,让对方代表几乎都坐不住了,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任同出言不慎,致使谈判失败,经理非常生气。

事后,任同找到经理为自己百般找借口,说自己指出协议书的纰漏是为公司着想,并没有犯错;自己语气尖锐是因为对方有意欺骗公司,自己对对方的行为非常气愤……经理更加生气,当即宣布任同结束试用,提前走人。

初入职场的新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不能正确认识。如果你是因为业务不熟悉而犯错,除了承认之外,向部门领导和“老同志”多多请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因你而失去了客户,这时你更要诚恳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犯了错误还拼命找借口,那样人家就该怀疑你的人格了。

英国人哈罗德·埃文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以失败为阶梯。换言之,成功包含着失败。关于失败,我想说惟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敢于对自己的失败负责。这么说,并不是指我必须受到责备,也不是指我会承认自己有罪。不,失败从来就不是什么罪行。而我敢于对自己的失败负责,只是表示承认这种失败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这也是一种责任心。如果我千方百计地为某次失败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如果我绞尽脑汁地试图证明某次失败是正当的,或者,如果我觉得失败是有害的,我就会失去这种责任心。一旦失去了这种责任心,我就无法取信于人,甚至无法取信于自己了。而一旦能容纳自己的失败,我就会变得比失败更强大。”

任何一个人在追求人生胜局时,必然面临挫折,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真正的失败是犯了错,却到处找借口为自己辩解,而不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10.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

投机取巧的心态是成功的杀手,即便你学识再高,本领再大,如果好耍“小聪明”,那么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所以你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张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张阳身体似乎有些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张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张阳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从此,大家再看张阳时,顿觉他很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说来也巧,在参加会议的众多职员中,有一个刚好是总经理的小舅子。结果不用说了,张阳以后再也没被重用过。

张阳因为耍“小聪明”而被老板“冷冻”了起来,他为他的“聪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张阳式的人,他们养成了在工作中投机取巧的习惯,认为只要老板在身边的时候表现出色就可以了,老板不在,又何必拼命呢?像这种“聪明人”只能一时得利,他们的“聪明”迟早会害了他们自己。

马昆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十分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马昆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孙亮,此时已经成为一家日化用品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马昆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就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马昆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马昆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马昆不能“忍受”的。

马昆后来又在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的公司工作过。这几年,马昆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马昆却还是在职场游荡。

孙亮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日化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使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地检讨过自己呢?他们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的“一般的小事”,认为他们被大材小用。只要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蒙混过关。但他们能蒙得过一次、二次,能总是混过去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坏印象却在一瞬间形成。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老板以后就可能不再信任你,因为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在老板的心中,他们以往的投机取巧已经被打上不踏实、不可靠、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记。

投机取巧的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永远被你的“小聪明”蒙骗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