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穿越生死线日记
8042500000136

第136章 反思罗京病逝,要汲取沉痛的教训

罗京患病后,由于他的影响力与地位,分别在国内三家著名的医院治疗,即北京肿瘤医院、北大医院与307医院,也就是说最少有几十名国内顶尖权威专家为其诊断,除沿用中国当前主流的放化疗外,罗京还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许多罗京的朋友,都反复说罗京未住院前,在足球场上体力充沛。不到一年的时间,罗京就离开了,罗京的头发掉光了,这是放化疗的必然结果。

假如,罗京是普通老百姓,现在,罗京还活着。

媒体现在说:罗京很乐观。

现在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没有事先提示罗京及家人,罗京会因为“心衰”去世,罗京为何会“心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了,他们永远不会公布罗京的诊治病历。

我们只能从罗京去世这件事情上反思。

我将媒体的相关报道摘要一下,就能发现罗京的治疗过程中,方案众多,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有病乱投医”,不同的专家提出不同的诊断方案,进而将罗京推向了生命的倒计时。

以下是媒体的报道:

罗京爽快承认自己的确患病,并已向央视请假3个月进行治疗,语气非常轻松。他还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关心他的观众表示感谢,并透露自己最快休息两个月,就会重返《新闻联播》,岂料这一离开,竟成永别。

不过,罗京发现病情较早,又积极接受治疗,病情曾经一度缓解,淋巴瘤细胞消失。去年9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透露自己已经出院在家休息,而且表示并没感到病情有多严重。

今年2月7日,罗京转移到了307医院,在相关专家参与会诊后,罗京于2月9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1个月后,罗京在身体复查时发现,淋巴结淋巴瘤细胞消失,病情缓解。随后,罗京进行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

5月29日,罗京在医院度过了自己48岁的生日,当时他的精神状况还非常好,与在场的主治医生、家人和同事愉快地聊了1个小时。但是6月1日,他的综合并发症突然暴发。6月4日下午2点,全国专家对其进行会诊。下午4点左右,他出现心衰,虽然已进行了抢救,病情也逐渐平稳,但昨日早上仍不幸去世。在昨日的临时发布会上,郎永淳非常痛心地转述央视播音组组长的话,“罗京是一个能打硬仗的同志,只要有重活儿,他会在最快的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平常人一次两次容易,他一干就是25年。”在他的眼里,罗京在工作中的业务水平、态度、和人相处的能力等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

病情回放

●2008年奥运会前夕检查出淋巴肿瘤,随后在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2008年8月31日,录完最后一期新闻联播

●2008年9月11日,承认需要动手术治疗

●2009年2月7日,转移到307医院

●2009年2月9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009年6月1日,病情突然恶化

●2009年6月4日,下午出现心脏衰竭

●2009年6月5日早上7:05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