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8042100000009

第9章 开国与固权·做大事要有大决断

【引言】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是许多有志之士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这条经验决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用无数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如果对此还不理解,请看看下面的事例。

【事典】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看到隋朝将要灭亡,就暗中积极准备起义。他散施财物,接济贫穷,供养门客,许多贤能的人和侠义之士都聚集到他的门下,李世民不仅声名鹊起,也为自己日后谋事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积聚了大量的人才。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时任太原留守,李世民与早就有意造反的晋阳令刘文静密谋,劝说李渊兴举义兵。李渊在考虑了利害之后,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将自己家族的兴亡交给了李世民。当年五月,李世民设计杀掉反对自己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李渊正式宣布起义。

当时正逢阴雨连绵,李渊的军粮即将用尽,李渊与大将军府长史裴寂商议,决定暂时撤军返回太原,等准备好了再图进取。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李渊建议说:“我们本是兴大义以拯救天下百姓的,应该尽快进入京城,向天下发号施令;如果遇到了一小股敌人就撤军,恐怕跟随我们起义的人就会不相信我们,人心就会涣散,义军就会解体。我们如果撤回太原,那仅仅保守一城之地,和贼寇又有什么两样呢?又如何保全自己?”李渊仍然采取保守的态度,不采纳李世民的意见,催促军队准备撤退。

李世民见一般的劝谏没有作用,就横下一条心,在中军帐外放声痛哭,哭声传到帐中,李渊忙把李世民召入帐中,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哭泣。李世民说:“如今,我们是为伸张大义而起兵,若前进则必能取胜,若撤退则必然导致军队离散。如果我们的军队离散在前,敌人就会乘势袭击,死亡顷刻就到眼前,因此,我万分悲痛。”听了这番话,李渊顿时省悟过来,立即取消了撤军的命令,准备进攻。

八月己卯日,连续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停了。李渊立即率军进逼霍邑。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交战,李世民带领数员将领骑马来到城下,装作察看地形部署的样子,借以激怒宋老生,诱使他出城交战。宋老生果然中计,领兵出城,背城列阵。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列陈,与宋老生周旋交战,李世民与柴绍率军从城南冲击宋老生的军队,宋老生的军队禁不住两面受敌,阵脚大乱,四散奔逃。李渊的义军终于杀掉宋老生,攻占了霍邑。

从此以后,李渊的义军声威大震,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就争相前来投奔义军。此时,李世民又请求进兵入关,夺取永丰仓,以救济穷困的百姓,并收编各路义军,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准备攻取京城。

这次李渊十分赞同李世民的意见,派李世民率领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渭河以北地区),三辅(指京城长安周围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的官吏、百姓、豪侠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义军,每天有一千多人。军队在泾阳(今陕西泾阳县)驻扎时,数量已扩充到了九万多人,再加上击败刘鹞子后收编的军队,义军的力量就更加壮大了。

此后,李世民留下殷开山、刘弘基等将领驻守长安故城,自己率军前往司竹,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义军的首领都率军前来投奔,这样,李世民的军队又增加了十三万。不久,义军就平定京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受禅登皇帝位,改元武德,唐朝建立。

宋朝的宰相吕端被宋太宗称为“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大事有大决断。宋太宗病危,内侍王继恩等人嫉恨太子英明过人,就私下里同参知政事李昌龄等打算立楚王元佐为皇位继承人。宰相吕端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就觉察到其中有变化,马上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自己身边可靠的官员请太子立即入宫侍候。

太宗死后,李皇后叫王继恩召吕端进宫。吕端预料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领着进书阁查检太宗先前亲笔书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趁势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使他一时不能出来,这才入宫。皇后说:“皇帝已经去世了,立太子应当立长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才刚刚一年。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吗?”于是,拥戴太子继承王位。

宋真宗登上王位,在举行登基仪式,天子座位前垂着帘帏,接受群臣的拜贺。吕端平静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帘帏,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确是原太子,这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万岁。

南宋宋高宗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因金兵南侵,皇帝跑到钱塘,而留下张浚在平江镇守后方。当时,汤东野听说有皇帝的赦令将到,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怀疑,便跑去向张浚禀告。张浚听到这一消息,因为当时朝廷中很乱,立即警觉起来,说:“马上派遣懂得公务的官员前去看看,让驿站的坐骑走得慢些,让前去的官员先把诏书拿回来给我们看。”

汤东野派去的官员打开诏书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由于杭州发生兵变,逼宋高宗退位,改由太后听政,宋高宗是迫于无奈才写下的诏书。汤东野考虑到情况复杂,不能宣读这样的诏书。但有诏书要来这儿的消息已经宣扬出去了,将士们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汤东野担心军队得知杭州发生兵变、高宗退位,可能会发生变乱,所以同张浚商量这件事。张浚说:“马上打开府库拿出钱来,作出要犒赏众军的姿态,先使军心安定。”

于是,他们就把这封假诏书藏了起来,私下里把州府中过去收藏的高宗皇帝登基时大赦天下的诏书放在车中。等到迎来诏书后,他们把那张大赦天下的诏书张贴在城楼,但那城楼的台阶立即禁止通行,没有人敢上去,因此谁也看不清诏书,也就看不出诏书上的破绽。同时,他们就按照皇帝祭天地时赏赐的惯例,把钱银、布帛赏给将士,于是军心大悦。随后,张浚就决定兴兵勤王,保卫宋高宗。

相反的例子则是明代的建文帝。朱元璋为了为儿孙的权力铺好道路,几乎杀尽了所有的功臣。功臣是不能谋反了,自己的兄弟子孙呢?那就难说得很。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掌政不久,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前来朝见,户部侍郎官卓敬秘密上书说:“燕王才智过人,酷似先帝朱元璋皇帝的头脑,而他所在的北平也强手如林,才子辈出,金、元就在北平建立都城。依我看,应该将燕都迁到南昌,以断绝祸根。刚萌生而没变化的事称为苗头,有了时机就发展的称为势力。如果不趁早而为,恐怕将来无法收拾。”建文帝看了奏文,大为吃惊,第二天对卓敬说:“燕王是我亲叔叔,同我是骨肉至亲,足下怎么说出这种话?”卓敬回答说:“杨广和隋文帝难道不是父子关系吗?后来还不是子篡父位。”建文帝没有采纳卓敬的意见。不久,燕王以“靖难”为名起兵北平,攻破南京,建文死于宫中。燕王在北京即位,是为明成祖。

【评议】

可以说,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决断,就没有唐朝的诞生。如果真的是按照李渊的部署撤兵了,那义军只有灭亡一条路。何以见得呢?道理很简单,正如李世民所说,在当时,义军凭的是一股气,而不是凭借粮草和实力,义军其聚也快,其散也快,如果与对方打持久战,必然会挫折锐气,很快就会成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之势。只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正确的选择。而建文帝无论是政治才能还是军事才能,都远不是朱棣的对手,又没有适时地采取正确的策略,仅靠妇人之仁,没有大决断,所以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果。因此,做大事者必须要有大决断,事事优柔寡断,是自取败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