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54

第54章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明清的话本小说中公案小说早已屡见不鲜。《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就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公案小说。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手法老到,让谜底在最后一刻才大白于天下。扑朔迷离的剧情和神秘又带有一定恐怖色彩的语言也使这篇公案小说成为《警世通言》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的故事,是从一个叫李杰的算卦人所算的卦象开始。李杰算到姓孙的押司“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一个好端端无病无灾的活人,居然被算出天寿将尽,这一凶卦到底能否应验,就此设下悬念。孙押司非常郁闷,回到家中同妻子说了这件事,押司娘的表现是“柳眉剔竖,星眼圆睁”。这一描写非常形象,我们似乎能看到这位有些泼气的俊俏妇人对给丈夫算此恶卦之人是如何的气愤,愤愤然的押司娘还要替丈夫去算卦人那里问个明白。这寥寥数笔,不但写出了押司娘的形态,还让人们对他们夫妇之间的关系有一种非常恩爱的感觉。结果孙押司“喝酒消遣了一夜”,等到夜里三更三点子时,孙押司却突然以手掩面向屋外跑,押司娘连同丫鬟迎儿追赶不上,孙押司竟然自己跳到奉符县河里,连尸首都找不见,果真应验了李杰算出的凶卦。至此,读者不得不佩服算卦人的先验灵异。

三月之后,媒婆前来说亲,押司娘提出了三个在旁人看来非常苛刻的条件:其一是前夫姓孙,如今也非孙姓不嫁;其二前夫为押司,如今也要找个一般是押司的人;其三此人必须入赘。但是媒婆满口答应。没过几天,一个小孙押司就出来迎娶了押司娘,并按押司娘的条件入赘。故事到这里,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而且十分怪异。某日迎儿在灶上烧火的时候,看见大孙押司“顶着灶床,脖项上套着井栏,披着一带头发,长伸着舌头,眼里滴出血来,叫道:‘迎儿,与爹爹做主则个’”,迎儿当即吓得昏死在地。迎儿醒了之后,把这件事跟押司娘一说,不但没有引起押司娘的重视,反而得了她的一个漏风掌!押司娘仍是那个泼辣的押司娘,但对迎儿所描述的已死丈夫的冤魂惨相竟然丝毫不为所动。这种无情与决绝让读者有了一些疑问。此后押司娘与小孙押司之间的言语也颇为怪异,两个人私下交流,觉得迎儿不能留在身边,赶紧将她随便嫁了个地痞类的人物王兴。王兴是个败家的主,迎儿被迫向押司娘借钱,押司娘以一两银子打发了迎儿。再次去借钱时吃了闭门羹。就在此时,迎儿又一次遇见了死去的大孙押司,这次他不再是一个屈死恶鬼的形象,而是“舒角幞头,绯袍角带”,立在人家屋檐头。大孙押司送了她一包碎银子。迎儿回家向丈夫王兴诉说这件活人见鬼的怪事。之后押司娘叫迎儿一同去东岳庙上香,迎儿在速报司系裙带的时候,见到速报司里有一个“舒角幞头、绯袍角带的判官”,自称是大孙押司,他交给迎儿一首诗,并嘱咐迎儿替他申冤。最终等来了包龙图,揭开了诗的谜底,抓了小孙押司和押司娘这对奸夫淫妇,替大孙押司申了冤。

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在于小说在全知的叙事模式中包含着限知叙事模式,在描摹生活场景的背后隐藏着部分不为人知的故事。如小孙押司本来就认识押司娘,两人还有奸情;再如押司家的火灶建在井上等,让读者跟随着迎儿夫妇一起,到最后一刻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这种叙述视角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因为在故事的发展中,其实作者时时刻刻都在精心安排,巧妙设置伏笔。比如押司娘跑出去追大孙押司的时候,故意把迎儿叫醒,是为了有证人和目击者;押司娘第一次听说大孙押司鬼魂现身时,猛地打了迎儿一个漏风掌是因为心里恐惧;急急忙忙将迎儿嫁人也是心中有鬼的表现。当包龙图破解了大孙押司的字谜,抓住疑犯时,读者再回想前面的种种细节,不禁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的恐怖预言,大孙押司“披着一带头发,长伸着舌头,眼里滴出血来”的形象,还有他留下的“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来后人饵。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来年二三月,句已当解此”的诗谜,使整篇小说充满了恐怖和神秘的色彩,这一切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忍不住要往下看个究竟。

除了情节上的巧妙布局,在《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中,对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富于特色的,比如押司娘这个形象。押司娘可以说是整个案件的幕后操作者之一,而且还是重要的操作者。在大孙押司面前,她表现出维护丈夫的模样,但是背后却又包藏祸心,想要害死大孙押司,并与奸夫共享他的财产。这是一个非常狡黠的负面形象。她善于伪装和演戏,在听说丈夫算到的卦时,她以“柳眉剔竖,星眼圆睁”来掩饰心中的恐惧,却在夜里串通奸夫将大孙押司勒死,并神不知鬼不觉地扔进灶下的井中。在左邻右舍面前,她跑到河边号啕大哭,以取得邻里的同情。在与小孙押司的婚事上,她巧借媒婆,先提出“何年月日再生得一个一似我那丈夫孙押司这般人”,为自己留下贞洁的形象,再运用看似苛刻的三个条件,顺理成章地与小孙押司结为夫妇,并占有了大孙押司的财产。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其中两个也是与前夫有关,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口碑。在迎儿遇见大孙押司鬼魂的时候,她又果断地将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迎儿狠心嫁给无赖一样的人。除了大孙押司被扔进井里的尸体,她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整个杀人行为设计得天衣无缝。如果不是大孙押司的鬼魂前来申冤,她那用尽心机的杀人计谋将永远是个秘密。如此毒辣,令人心生畏惧。这一阴险狠毒而又狡黠的反面形象,使人不禁想起了《双城记》中的得伐石太太狄安娜。她表面内敛稳重,不苟言笑,使人在故事初往往会忽略这个一天到晚织毛衣的普通女人。而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却在命运的背面露出阴险的笑脸,她的心早已被仇恨所吞噬,她用毛线记录下要杀戮的人,成为大革命爆发后最嗜血的恶魔。虽然这两个人物所处的年代、国家和故事都截然不同,但是却是同样狡黠而复杂的女人,在小说中都是非常饱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中,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整件事情,在小说前部分层层铺垫,而最后一刻才揭开谜底,使整篇小说的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环扣一环,一步一步地吸引着读者往下看。其间作者很少用长段落来正面描写人物形象,却用具体的事件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独特。加之充满神秘感的叙述语言,整篇小说可以说是公案小说的上品之作。

(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