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28

第28章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莫怪妇人无慧眼只叹悲剧终身误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分别叙述了妻弃夫以及夫弃妻的两个故事。作者以卓越的语言艺术,通过两个故事的比照,反映了古代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从客观方面来说,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截然相反,然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古代女性挥之不去的宿命。

该篇第一个故事写的是:朱买臣妻子因不堪忍受其夫一事无成终日砍柴,不顾朱买臣挽留,弃夫而去,嫁作他人妇。七年后,朱买臣终成会稽太守,衣锦还乡,其前妻羞愧,于后园投河而死。第二个故事则讲述金玉奴为团头金老大之女,莫稽贪其家道富足,与她结合。金玉奴倾力帮助莫稽考取功名,考取功名后的莫稽耻于金玉奴团头女的身份,在一次外出时将金玉奴推至江中。不料金玉奴未死,且被许德厚夫妇认为义女,欲为其出气。莫稽趋炎附势,欲攀高而中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前妻金玉奴再次拜堂,在洞房前被棒打。直到金玉奴上前阻止,夫妻两人终相认,化解前怨,和好如初。

表面上,朱买臣的故事看似悲剧,金玉奴的故事看似喜剧,然而细究起来,并非如此。金玉奴,名字中隐喻“金玉良缘”,在这段古代罕有的夫弃妻又和好的故事中,有着深刻的讽刺意味。事实上,莫稽是一个因为今日富贵而忘却昔日贫贱相守的人。莫稽当初贪恋金玉奴的金钱与之结合,这段婚姻本身就没有爱情的基础。古代社会,男女的婚姻往往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基础上,更不用说贪图富贵的莫稽与金玉奴的婚姻。莫稽对金玉奴没有丝毫情感可言,这一点,文章中有多处可以体现。莫稽新科及第后,耻于为金团头的女婿,闷闷不乐。赴任司户途中,恶念顿生,逼熟睡的金玉奴起身,将她推至江中,后来又攀附权贵再娶。莫稽对金玉奴毫无爱情可言,他把金玉奴当作自己飞黄腾达的跳板,一旦成功,便将这块跳板毁弃。当他把金玉奴推向江中的那一刻起,金玉奴的心应该就已经死了。

几乎丧命于莫稽之手的金玉奴,怎么还会对莫稽心存爱恋?她与莫稽的再次结合不过是一种无奈、一种责任。她的悲哀,在于古代的婚姻制度。古代有所谓的七出休妻礼制,只要妻子符合七个条件中的一种,丈夫就可以休妻。就算他们感情已经破裂,只要莫稽没有写休书,那么直到死,金玉奴在名义上也仍旧是莫稽的妻子。带着这种身份,她无法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被推下河侥幸生还的她,只能陷入两难的境地。她无法回到故乡,如果乡人知道她被丈夫抛弃,她将遭受怎样的唾骂和耻笑。古代婚姻制度的局限就在于将女性束缚在了男权的力量下。社会不认可,心理矛盾,在两难的境地下,她只能“转思苦楚,以此痛哭”。金玉奴还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同情她的善良的许德厚夫妇,她拒绝了许德厚夫妇再嫁的建议,“既与莫郎结发,从一而终。虽然莫郎嫌贫弃贱,忍心害理,奴家各尽其道,岂肯改嫁,以伤妇节?”这就是古代女子的贞节观,他们把妇道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而恰恰是这种妇道,导致了金玉奴更深的时代悲剧。死者,忘记红尘世事,任世间如何变迁,终将与死者无关;活着的金玉奴,日日面对曾经狠心想杀害她的丈夫,徒增伤悲,旧日的伤口,无法愈合。她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许德厚义女的身份,莫稽根本就不会答应这门婚事。莫稽倚仗的正是许德厚能够带给他荣华富贵。这样的一个人,谁能相信他在一顿棒打下便彻底悔悟呢?

如果说朱买臣妻弃夫,是一场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悲剧,那么,金玉奴夫弃妻,就是一场特定社会下的婚姻悲剧。“枝在墙东花在西,自从落地任风吹。枝无花时还在发,花若离枝难上枝。”若莫稽是那枝干,金玉奴就是那枝上芬芳的花,这首《弃妇诗》揭露了金玉奴悲剧的根源。男子是枝,女子是花,枝可离花再生花,花若离枝便无所依附。男子离开了女子,还可以寻觅其他的女子,而女子离开了男子便无所依靠,便被称为不守妇道。金玉奴就是在这种古代思想下成长的女子,冥冥之中有一股可怕的力量在束缚着她,暗暗地提醒着她,莫稽离开她,可以再娶三妻四妾,她若离开了莫稽,就是无依无靠之人,就是不守妇道受人唾弃之人。在此,又可见冯梦龙这篇小说的另一个重大主题,即家庭中的男女平等问题。

在古代,男女素来不平等,这从朱买臣妻和莫稽的不同结局就可以看出。朱买臣妻为了富贵离开了朱买臣,因为羞愧,选择自杀;莫稽为了富贵,致金玉奴于死地,因为金玉奴死里逃生,一变而成为官员的义女,莫稽只遭受一顿棒打,又与她重修旧好,从此生活安逸。两个性别不同的人,缘于相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作者是这样交代两个故事的不同结局的:在妻弃夫这个故事里,朱买臣妻“羞极无颜,到于后园,遂投河而死”;在夫弃妻这则故事中,“自此莫稽与玉奴夫妇和好,比前加倍”。自杀的朱买臣妻,备受社会的耻笑,因为她是抛弃丈夫的女性;自杀的朱买臣妻,最终没有得到朱买臣的原谅,因为她是女性。而莫稽呢?因为他是男性,他可以若无其事、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痛下杀手的妻子;因为他是男性,所以在背叛后的惩罚只是一场恶作剧、一顿棒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来都是存在的;但这样的差距,让人不能不感到悲哀。女性背叛了男性,就无法得到社会的谅解,只能选择死亡的道路;而男性背叛了女性,只要有悔改之心,社会都会不计前嫌地谅解他,只要懂得悔改,总会有得到幸福的机会。古代社会中,男女地位严重失衡,男性和女性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从这两则故事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在婚姻上的错误可以弥补,而女性一旦犯下错,毫无出路,甚至只能以死来寻求解脱。这就是古代的社会,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一个给女性带上“枷锁”的社会。

金玉奴,作者巧妙地在女主人公的姓名中设置一个“奴”字,道出了女性任人摆布的处境。“奴”从女从又,甲骨文中,“又”表示的是一只手,用手抓住了女人是“奴”的本义。“奴”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女子跪坐着,但其双手被反绑着,可见这个女人不过是一个俘虏,是男人争夺的财产而已。封建社会歧视女性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两则故事的社会根源——男女地位不平等。

在这篇文章中,冯梦龙巧妙地利用两个类似的故事及其不同的结局,无情地控诉了传统婚恋思想为女性带来的深刻悲剧,同时也揭露出了男女不平等所导致的女性悲剧命运,提倡男女平等,具有广泛的时代性,对后世的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