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小故事大道理
8035900000223

第223章 永远都要坐前排

◎文/李华伟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激发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对她说:“孩子,永远都要坐前排。”父亲极力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思想。

玛格丽特在学校永远是最勤恳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她以出类拔萃的成绩顺利地升入当时像她那样出身的学生绝少奢望进入的文法中学。

在玛格丽特满17岁的时候,她开始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政。然而,那个时候,进入英国政坛,要有一定的党派背景。她本身出身保守党派氛围的家庭,但想从政,还必须有正式的保守党关系,而当时的牛津大学,就是保守党员最大俱乐部的所在地。由于她从小受化学老师影响很大,同时又想到,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女孩子几乎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少得多,如果选择其他的某个文科专业,那竞争就会很激烈。

于是,一天,她终于勇敢地走进校长吉利斯小姐的办公室说:“校长,我想现在就去考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

女校长难以置信,说:“什么?你是不是欠缺考虑?你现在连一节课的拉丁语都没学过,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语我可以学习掌握!”

“你才17岁,而且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你必须毕业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可以申请跳级!”

“绝对不可能,而且,我也不会同意。”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回家后她取得了父亲的支持,开始了艰苦的学习备考工作。这样在她提前几个月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后,就参加了大学考试并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玛格丽特离开家乡到牛津大学去了。

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考试成绩。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活动方面也颇赋才艺。所以,她所在学校的校长也这样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40多年以后,这个当年对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的姑娘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党魁,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从小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永远坐在前排”,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胆气,勇于探索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勇气;是一种不甘落后的气势,奋起直追的气概。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每个人都要有永远争夺第一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达到你理想的事业高峰!“永远坐在前排”,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激发你勇往直前的勇气以及争创一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