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小故事大道理
8035900000139

第139章 摆脱心灵的枷锁

◎文/佚名

换一条思路,找一个方法,可能就会海阔天空,柳暗花明。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想的就是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

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于是,他弄了一群猴子,把猴子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很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

他手拿皮鞭,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只猴子偷偷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没多久,便把猴子们整治得服服帖帖,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不错,猴子们挺驯服,每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从此他的日子过得宽宽松松,逍遥自在。

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填饱肚子呢?猴子们饿得吱吱叫,他不但不给补充,还用皮鞭抽打它们,哪个叫得响,哪个就挨得重。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气,因为它们都知道皮鞭的味道。

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它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来,其他的猴子看见了,都一直咽口水。后来,实在耐不住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吃起来了。

一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吧。”

猴子们爬上高高的大树,捡最红最大的果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了个肚儿圆。猴子们边吃边议论:

“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

“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

“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让他那样折磨呢?”

“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

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呢。

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抓耳挠腮,扑闪着眼皮,一时不晓得该怎样是好。

还是老一点的猴子精灵,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立刻离开这里!”

那个野生的老猴儿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吧!”

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

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竖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儿也不见了。

开始的时候,这些猴子被主人打怕了,所以只好忍饥挨饿,拼命干活,也不敢偷吃果子。最后,在野猴子的开导下,它们终于醒悟,挣脱了心灵的枷锁,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无法挣脱心灵枷锁,墨守成规,永远处在痛苦之中。其实,你可以当机立断,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立即挣开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积极的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