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毕福剑说:“我觉得他首先得对节目有一个准确的思维把握。比如在主持《秋菊打官司》中,从头到尾我说的话开的玩笑都围绕《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或者都围绕陕西话,或者都围绕张艺谋一个主线去组织,绝对不会乱。”
许多人说话的时候,运用幽默过多,常常是笑话接笑话,就像连珠炮一样。这样一来,谈话内容往往会脱离主题,对方听起来,也会感到云山雾罩,不知道你究竟要说什么,甚至还认为你在向他展示幽默才能呢!因此,即便是幽默,我们也应当有的放矢,紧扣主题。
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文系老师郭良夫结婚,马寅初先生应邀参加了他的结婚典礼。当贺喜的人群发现马校长到来时,顿时情绪高涨,并鼓掌欢迎他为新人致词。
马寅初先生并没打算要讲话,但大家如此热情他又不好意思拒绝。马寅初先生擅长做学问,可现在谈论这些又不合时宜。忽然他灵机一动,只说了一句话:“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刚听到马校长这句话时,大家没反应过来,都觉得莫名其妙。很快,众人联想到新郎的大名,方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好丈夫的意思吗?于是,众人大笑,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一边鼓掌一边称马校长讲得好。
马寅初先生借题发挥,用新郎郭良夫的名字适当地联想,既紧扣主题,又风趣地增添了喜庆气氛,更是表达了校长对教师的良好祝愿。
一切事物都有必然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说话也是一样,它是服务于一个最终目的的。不论当众发言、谈判、采访,还是汇报工作、谈恋爱,甚至聊天、拉家常、倾诉感情……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所以在谈话时,要坚持话由旨遣,时刻围绕主题。
“跑题”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明明谈论的是“如何合作”,结果谈着谈着就跑到了“个人主义”上,结果说了半天,说了一堆不着边际的无用话,脱离了主题,偏离了目的。这样一来,即便很幽默,也不能顺利达到目的。
古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口才好,其实并不是指他在别人面前如何会侃侃而谈,或同样一件事经他嘴一说就能天花乱坠;而是说他说话总是紧扣主题,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会说话的人,往往都是语言简洁明了;口才差的人,则往往会喋喋不休,说了一大堆,其实早就已经跑题了,但他反而还认为自己说的幽默。
明确了目的的谈话,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每一个人在说话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说?”并且预先想一想可能产生的效果。只有主题明确了,说出的话才能更加有说服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试图劝说他抓紧进行原子弹研制,以便赶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有一次,他甚至带着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给罗斯福的信去见了罗斯福。
萨克斯从科学家发现核裂变讲起,详细地讲述了这种武器的原理和威慑力,以及纳粹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的信息。但是,罗斯福对冗长的科学论述难以理解,最后他说:“虽然你讲的这些都很有趣,但是,现阶段政府对此进行干预看来太早,还不是时候。”
在婉拒了萨克斯之后,罗斯福也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特意邀请他第二天共进早餐。次日早餐时,罗斯福抢先说明:“今天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萨克斯闻言笑了笑说:“那我就讲一点历史。”
看到罗斯福默允以后,萨克斯接着说:“曾经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对英国的海战中却屡战屡败。当时有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叫富尔顿,他向拿破仑建议,把所有法国战舰的风帆撤了,砍掉桅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可是,拿破仑却认为富尔顿是在胡说,船没有帆怎么走呢?木板换成钢板船就会沉没!于是他把富尔顿轰了出去。”
萨克斯说完,向罗斯福问道:“总统阁下,如果当初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那么19世纪欧洲的历史会不会重写呢?”罗斯福听了这话一时愕然,在沉思了几分钟之后,他斟满一杯法国白兰地递给萨克斯,并说:“你胜利了。”
萨克斯之所以能够说服罗斯福,就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目标明确,紧扣主题,无论是直言,还是他所讲述的历史,其实说的都是同一回事。
我们谈判的时候,也一定要懂得抓住目标,懂得在谈判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有时,也许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使谈判偏离了主题。这时,就需要你自觉自控,及时调整对话内容,以便回到原定话题上来。
说话要有的放矢,这就好像走路一样,要有方向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使你在说话中避免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提高谈话效率。一个人说话倘若失去了目标,话只会越说越多,东拉西扯,结果让别人不知所云,甚至索然无味,倘若再闹出笑话,可能对自身的形象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