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8035200000047

第47章 擅长类比:“比”出来的幽默感

古人说:“无反则正不显。”这就是所谓的对比映衬,即把性质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以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将这一在写作上运用比较多的技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抖出极强的笑料来。

在一次“七天乐”上,应毕福剑之邀,金巧巧来到节目现场倾情献艺。除了多面才华之外,金巧巧还展示了其端庄典雅背后幽默搞笑的另一面。节目现场金巧巧模仿舞蹈演员跳起芭蕾舞,还即兴添加了很多动作,专业水准不亚于舞蹈演员,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不仅如此,金巧巧还大搞怪,拉主持人毕福剑一起跳“小天鹅”,其动作的优美和毕福剑动作的“笨拙”形成鲜明对比,央视名嘴台上遭金巧巧“戏弄”,惹得全场爆笑,就连评委梦鸽都笑称:“想给巧巧亮灯,但想给老毕灭灯。”

因为有对比,才会有差距,处于弱势的那一方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参照物,将对方映衬得更加优秀、强势。正像老毕,他那样“粗壮”的身材,做些比如踢球跑步之类的运动还好,但跳起舞来想必许多人都不敢恭维,更何况是美丽优雅的小天鹅!这样一来,由于对比鲜明,大家看到在风姿绰约的金巧巧旁边跟不上节拍手忙脚乱的老毕,想不笑都难。

对比映衬是产生幽默的基本手法。在幽默中,对比双方的差异越明显,对比所造成的不谐调程度就越强烈,对比所造成的幽默效果也就越强烈。在一些节目中,运用对比映衬的语言表达方式,能轻而易举制造出一个个“包袱”,逗乐全场。

当然,对比映衬的说话方式也要讲究技巧,将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纯粹地进行比较,哪个哪里差了点,哪个哪里优秀些,视觉、听觉上都没有什么冲击,也就失去了幽默趣味,当然也就不会打动人心。只有寓意丰富、内涵深刻的对比映衬,才能在说出口时令人眼前一亮,惊喜不已。

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乞丐沿街乞讨,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四个字,结果每日所得甚少。大诗人拜伦看他很可怜,提笔把牌子换了一句话“春天来了,我看不见”,一时行人纷纷解囊。

拜伦所写的八个字,看似平常,但其实隐含了对比映衬的方法。起先牌子上的一句话“自幼失明”是没有参照的,是一种简单的陈述,行人对此司空见惯,印象并不深刻,自然不会对老乞丐有所怜悯。

但拜伦提笔一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和老乞丐悲惨无助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身处春天却无法欣赏的凄凉,与行人们能自由自在地欣赏春景的愉悦互为映衬,于是在一幅美丽的图画上,老人就像一段枯枝在风中瑟缩,强烈的反差让人过目难忘,同情心油然而生,施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只有对比才能使我们在平凡中发现特异,在正常中发现荒诞。而对比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反对比

正反对比就是把同一事物前后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造幽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次应邀到广播电台发表重要演讲。途中车出故障,他从路边招来一部计程车,对司机说:“请载我去BBC广播电台。”

但是司机却说:“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赶回家听收音机,听丘吉尔的演讲呢!”丘吉尔听了这话非常高兴,马上掏出一英镑给司机。司机一见有那么多的钱,也很高兴,他叫道:“上车吧!去他妈的丘吉尔。”这两幕场景的对比或许会使丘吉尔尴尬,但是却制造了非常幽默的对比。

2.相关对比

所谓相关对比,是将两个相近似的对象加以对照,从而发现出其中的趣味性、荒谬性与哲理性。

比如两个富婆在宴会上炫耀自己家境富有,其中一个说:“我常用温水洗钻石,用红酒洗红玉,用白兰地洗翡翠,用牛奶洗蓝宝石,你呢?”另一位说:“哦,我根本不洗!只要这些东西沾上灰尘,我就把它们扔掉。”

3.巧换词序

语言的次序,往往都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排列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常会有这种现象:说话人有时只要把原有的话语词序调换一下,不另增添新的词汇,就能产生出新的意义,在原有句子的映衬下,显得造语新奇、意境深远从而给人留下幽默的印象。

如《不差钱》中,小沈阳说:“钱乃身外之物,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而赵本山对的是:“人的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活着,钱没了。”这里的笑点就是通过颠倒语序形成对比进而产生幽默。

4.自相矛盾

主观与客观反差太大,或互相矛盾,容易产生幽默的效果。

一个男青年给他的女朋友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为了你,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跳入深渊;为了见到你,我会克服任何困难,星期天我准备到你那儿去,如果天不下雨的话。”信誓旦旦地说要克服任何困难,一场雨却能使他止步,言行不一致造成的矛盾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