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73

第73章 挖掘员工潜能,培养有潜质的下属

通常以为,有才华的人都非常厉害;其实并非如此次,真正厉害的是善于驾驭人才的人。刘备庸碌无为,但是非常善于使用人才,刘备的祖宗刘邦在这一点上更是做得炉火纯青。他是一个流氓,可是他知人善用,韩信、萧何、张良都发挥了他们了他们的极致作用。反观诸葛亮,作为一个国家和军队的最高实际统帅,他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事必躬亲,整天都累个半死不活的。

相对一个企业组织而言,要保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员工的潜力发挥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管理当中,若是掌控得当,则可以开发出无穷的潜力,给企业带来的良性效益也是非常庞大的。

IBM就实行了不一样的激励制度,对于那些优秀的创新者来说不但是一种有效的报酬,也是强有力的兴奋剂,更是一种最经济的创新掌控手段。他最大的目的就是开动员工的创新精神,来进行诱导,从而辅助和开发他最大的潜能。IBM为当代的企业奖励制度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公司,该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促进创新成功的进程,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一整套别出心裁的奖励创新人员的制度。该制度规定:对于有创新成功经历的人,公司不仅授予他“IBM会员资格”,而且对于获得这种资格的人,还提供给他5年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从而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创新研究。

员工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其表象能力,二是其潜在能力,表象能力就是一个人现今拥有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而潜在能力则包括一些还没有表现出来的能力,这就是人的潜能。这些能力的开发需要以下几个因素:

1、需要自身具备吐故纳新的强烈愿望;

2、需要对外在因素具备一定的整合力;

3、需要经过一定的环境影响和外力的诱导发掘出来。

培养员工的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先解决心意问题,再解决智能问题

实际上,只有先解决了心意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解决行为技能的问题。

这里的心意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主管本身,我们确实有训练和培养员工的愿望吗?其次才是员工。有些员工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和主管配合,在接受公司和主管培养方面持消极、懒散的态度,这种情况的确存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主管的心意问题解决之后,才可以考虑到员工的心意问题。而解决员工的心意问题,其关键要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诚”。如果我们主管在与下属接触过程中都能做到开“诚”布“公”,那么公事如培养员工之类,就不在话下。

如何全面培养下属

培养下属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态度、技能和习惯。知识可以一起大家分享,态度可以通过启发而得到,技能需要慢慢训练,习惯也是一点一滴养成的。

主管一定要切记:培养员工时不能只是培养其劳动和工作技能。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员工造成“又他娘的拿老子当驴呢”的感觉,于是产生消极的态度,不配合,导致培养效果大大降低,得到吃力不讨好的效果。

总之,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组织内部营造出一种体贴下属、尊重员工的气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主管就需要外力进行修心开智,否则就一定会陷入“不浚源而求流之远,不固本而期木之长”的僵局,长此以往企业就麻烦了。

一位专门研究人力资本的学者说过一句话:“发现并掌握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算是及格;如果你想得优秀的话,就必须包涵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发现并、对他的缺点和不足合理利用。”这话既有新意,深蕴着哲理智慧,它告诉我们:换个角度去掌控,短处也可以变成长处。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策略。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非是绝对存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长,也没有绝对不变的短。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长与短都有可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也可以变长。这种长与短彼此消长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令人忽略的一部分。用人的关键并不是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样掌控自己的每个下属都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因此,一个睿智的管理者应学会容忍员工的缺点,同时积极地发掘他们的长处,尝试以长补短,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他的专长。有人性格比较倔强,固执己见,但他同时颇有自己的主见,不会随波逐浪、轻易跟随别人的意见;有人办事比较缓慢,手里不出活,但他同时往往办事井井有条,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随和,经常独来独往,但他同时可能他的创造性更强一些,甚至硕果累累。主管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

当前企业中善用人短的企业家也有很多。

据说我国南方有这样一位老板,他让喜欢用吹毛求疵的人去去担当产品质量管理员;令谨小慎微的人去担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一些斤斤计较的人去负责财务管理;让爱道听途说散布小道消息的人去做信息采集员;让性格急躁争强好胜的人去担任青年突击队长……结果,这个工厂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工厂效益成倍增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有其长处,就一定会有他的短处。人的长处当然很值得发扬,而从人的短处中也能挖掘出他的长处,由善于用人的长处发展到善于用人的短处,这就是用人的最高境界了。长短消长的规律告诫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不能太过僵化地去看待,不要一成不变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他的短处,要积极地创造让缺点变为优点的条件,同时也要防止优势变劣势的情况发生。

此外,主管要做到将一个人的长处和他的短处相统筹起来。善于巧妙地运用别人的短处,这首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需要积极地去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完成“使用别人的短处”,达到人的“短处”得到“长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