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57

第57章 面面俱到,做决策要照顾大局

管理的过程就像是“V”字,落笔下去的时候就是坟墓,提笔上来的时候是胜利。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经常用脑子的工作,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面面俱到,千万不能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就武断地下决定。应当一切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合理利用作为目标,考虑周全了,才能做出比较妥善的决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前进的过程。主管就是把握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一定领导环境中出现矛盾运动的规律,从而推动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主管所面对的许许多多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既不能草率地进行简单取舍,又不能不置可否,而必须通过组织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把握两者平衡,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可以说,平衡是主管掌控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管要在在集权和分权上取得平衡。

领导是影响对他人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权力是领导者让自己的部属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的能力,没有权力就很难进行领导。作为一名主管,要拥有一定的奖赏性权力、强制性权力、知识性权力、参照性权力等等,才能行之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从而推动组织发展。否则,主管如果缺乏足够的职务性权力,个人性权力又不够强大,那么就很难对他人产生影响,就不能有效地实施主管,就会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主管必须集中掌握足够的用来奖赏的资源,能行之有效地利用强制性手段、较广阔的信息知识资源和较高的威信来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而集权则是其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即主管必须要适当地集权。然而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权力如果过分地集中在主要主管手中,虽然便于主要主管有力地实施管理,但本级副职领导、下级中不同层级的主管以及被领导者没有什么权力,就不能在其职权范围内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恐怕很难完成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分配给自己的本职任务,最终对单位目标任务的完成产生不良影响。

相反地,假如权力太过分散,本级副职主管或下级不同层级的主管权力过大,虽然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管作用,却有可能导致各做各的,而主要领导又会因为权力过少,很难对他们产生应有的影响,对协调整合不同主管、下属的行为也力不从心,将会导致组织无序失控,组织整体目标也不能实现。从这个层面上讲,组织要生存发展,必须需要强有力的主管,必须集权;同时,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发挥各方的作用,就必须要分权。因此,主管必须善于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只有将集权和分权平衡起来,让各方都各负其责,又不会因为无人无权从中控制和协调而致使组织行为丧失控制力,组织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管理的过程就像是“V”字,落笔下去的时候就是坟墓,提笔上来的时候是胜利。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经常用脑子的工作,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面面俱到,千万不能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就武断地下决定。应当一切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合理利用作为目标,考虑周全了,才能做出比较妥善的决定。

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核心内容就是管理,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在多层次的纵向管理和多部门的横向管理当中,人员具有的复杂性和机构所具有的繁琐性,往往成为对工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应该更灵活,可是受到规模,技术、品牌等当面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很难突破“分一杯羹”的瓶颈。因此,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掌控模式成为企业获得利润之外的最为重要的任务。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管理模式,这和企业的传统的模式、规模的大小、经营的范围、企业的文化以及主管人自身的水平大有关系,管理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建立一种平衡的掌控模式是不无裨益的。平衡掌控模式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组织和环境之间、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能够做到相互联系、协调发展,权利和责任可以相互制约,人际关系和企业制度能够和谐稳定,组织结构和整体性能够达到完全统一,利益和风险达到最佳结合点的双赢管理模式。